01.21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郭庭榮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今山西省高平市古稱泫氏,因其故城位於泫水之濱而得名,泫水即今丹河上游之舊稱。《竹書紀年》記載:“晉烈公元年,趙獻子城泫氏。韓武子都平陽。”“周威烈王十七年,晉取泫氏、獲澤。”其中的泫氏指的即是這裡。三家分晉後,韓國出於政治目的,將趙獻子所築的泫氏城改稱“長平”,即“長平之戰”之“長平”。長平之戰後,秦佔領長平,為掩蓋秦軍在長平犯下的“坑趙卒四十萬”滔天罪行,不再用“長平”之名,將此地歸入秦上黨郡高都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古泫氏,舊長平,短高都”。如果從秦公元前260年佔領長平地區,到秦公元前207年滅亡,今高平屬高都縣也只有53年,在歷史長河中不能說長,故有“短高都”之稱。西漢立國後,為了加強統治,漢武帝於元封五年(前106年)將全國分為十三個州,秦始皇的“郡縣”二級制,變為了“州、郡、縣”三級制,山西屬幷州,領上黨、雲中、太原等幾個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上黨郡包括十四縣,其中就有晉東南地區的泫氏、高都、陽阿等縣,由此可見,泫氏縣是從秦代上黨郡高都縣分置的,這是泫氏立縣的最早記載,以前的泫氏只是一座邑城,泫氏設縣後,泫氏縣的治所在泫氏城,即今高平市寺莊鎮王報村附近。漢之後的三國兩晉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朝代更迭頻繁,戰亂不斷的時期,區域劃分也很混亂,但隸屬於上黨郡的泫氏縣未變。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西燕慕容永稱帝於長子,從幷州上黨郡中分置建興郡,泫氏縣歸入建興郡。北魏統一北方以後,將隸屬於建興郡的泫氏縣改為元氏縣。正史記載,太和二十年,魏孝文帝下詔:“北人謂土為拓,後為拔。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拔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這可能是將泫氏縣改為元氏縣的原因。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529年)廢除了建興郡,改置建州,下屬四個郡:高都、長平、安平、泰寧,高都郡下轄高都、陽阿兩縣;長平郡下轄泫氏(此時,元氏又改為泫氏)、高平兩縣;安平郡下轄端氏、獲澤兩縣;泰寧郡下轄東永安、西河、西獲澤、高延四縣。其中長平郡的高平縣,是從泫氏縣分出來的,這是“高平”作為縣名第一次出現,但所轄範圍並非現在的高平,而是相當於今陵川縣大部分。《魏書·地理志》記載:“長平郡,永安中置,治泫氏城,領縣二。高平,永安中置,治高平城;泫氏,二漢、晉屬上黨。郡治有羊頭山。”不難看出,因泫氏很古老,很有名氣,當時都知道它的治所未變,還在泫氏城,故無需專門指出。 長平郡的治所在泫氏城,泫氏縣的治所也在泫氏城,這就好比現在晉城市治所在晉城市,澤州縣治所也在晉城市一樣。但分出的高平縣治所“高平城”在哪呢?這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謎。以前的舊志多回避,或者說忽略這個問題,但在同治版《高平縣誌》“古蹟”一節中有這樣的記載:“高平城 魏志曰:永安中置高平縣,治高平城,未詳其地。府志曰在陵川。”其中“府志曰”指的應是明清《澤州府志》。 現在我們先放一下“最早高平縣城在哪?”這個話題,把今高平的來歷先捋清楚。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以後,長平郡屬東魏勢力範圍。北齊代替東魏之後,仍置有建州,但在文宣帝天寶七年(556年)將北魏所設的四個郡合併為兩個郡,即長平郡和高都郡,還把隸屬於長平郡的高平縣改為平高縣,泫氏縣不變。到了北齊末年,再次調整行政區劃分,把泫氏縣和平高縣合併,重組成高平縣,歸入高都郡。《隋書》卷三十:“高平 舊曰平高,齊末改焉,又並玄(泫)氏縣入焉。”這時縣治既不會在泫氏城,也不會在陵川縣某地,應該重新選址,這就出現了現在的高平城。這和唐《元和郡縣誌》所記載的相吻合。《元和郡縣誌》卷十九記載:“高齊文宣帝省泫氏,自長平高城(今陵川平城或長平舊城之訛)移高平縣理之。”北周滅掉了北齊後,於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廢除了高都郡,設置高平郡,郡址在高都縣(今高都鎮),下轄高都和高平,高平此時成為高平郡的一個縣,從此以後,高平縣址和縣名基本未變。 大家可能會問,高平縣城不是宋開寶六年(973)所築的嗎?是的,但那是指在城周圍築土城牆,和明代築磚城牆一樣,而現在的高平城在宋代之前早已存在很久了。至於宋之前有無城牆因缺乏歷史記載,不敢妄斷,但今址高平城在宋之前已存在的證據比比皆是,毋庸多言。現在我們再回到“最早的高平縣城在哪?”或者“北魏時期高平縣治所在哪?”這個話題上。《澤州府志》記載“高平城”在陵川,那麼,陵川哪兒會有“城”呢?當然不會是在今址陵川縣城,今縣城始於隋開皇十六年。除去縣城之外有兩個村子名字帶“城”(不包括附城,因附城原名附庸,屬蓋城的附屬地而得名):一個是蓋城,一個是平城。蓋城是唐武德元年在今高平米山置蓋州,下轄丹川、蓋城、陵川、高平四個縣,其中蓋城縣治所在今陵川縣蓋城村,它的東邊現在還有“城東村”存在,儘管這地方已式微為村,不再是縣城,但還保留了“城”的身份。顯然,從時間看,最早的高平城址根本不會在蓋城,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平城”了。平城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名鎮,屬陵川四大名鎮之一,它的名字可以詮釋它的身份,它一定有過輝煌的過去,否則,一個太行之巔的村鎮名字不會帶“城”。平城很可能就是“高平城”,或“平高城”的簡稱。在陵川,平城是一塊難得的作為縣城的風水寶地,周圍群山環繞,崗巒疊起,地處"萬峰環列,突中一窩"之心,典型的“地勢高峻而平坦”,且有通往潞州和豫州的千年古道。 陵川很早隸屬於泫氏,隋開皇十六年,才從高平縣分出一半成立陵川縣,縣址選在了崇安寺的旁邊,這就有了“先有崇安,後有陵川”之說。不難看出,高平和陵川在歷史上經歷了“泫氏(包括今陵川大部)——泫氏(今高平大部)和高平(今陵川大部)二縣並存——高平(泫氏併入高平)——高平和陵川分置”這樣“合——分——合——分”的傳奇演變。 不僅是陵川帶“城”字的村莊有著不平凡的身世,在其它地方也是如此,如沁水鄭莊附近的西城村,那兒是古端氏縣的故城;陽城縣城西12公里處的澤城村是秦置獲澤縣的故城所在。儘管這些“城”已式微為“村莊”,但我們應當銘記它們曾經的歷史地位。 綜上所述,我認為最早的“高平縣城”應是陵川縣的平城,因北魏永安二年(529年)至北齊末年(577年)的“高平(平高)”縣僅存在48年時間,故志書上多將其忽略。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作者系高平市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最早的“高平縣城”在陵川平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