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應該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剛看了一個張文宏主任的採訪視頻,他說:不盡快復工,死亡率將高於新冠肺炎。

我想很多人感同身受。

很多人已經熬不下去了,特別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剛上班沒幾天的,特別是剛畢業要找工作的。

有人說:“你們在復工,我在快失業的路上,公司群裡壓根沒提開工的事”。


大家應該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大家應該儘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疫情下,企業生存艱難,某餐飲商業巨頭每天虧損8000萬,前兩天馬雲爸爸團隊呼籲大家收到貨後儘快確認,這樣很多商家資金能儘快回籠。看似一個簡單的呼籲,也許能救到很多商家。而今年的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874萬。比去年增加了40萬,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如此種種我們不一一例舉,相信很多人也在各種渠道瞭解到。

前段時間還能在家跟著抖音學做飯的人,現在還有幾個能坐得住呢?

儘快復工可能成為現在大家的共識。

張文宏主任認為:

發病率比較低的地區,區域間的一個互相交流是可以的,不能因為新冠病毒索性就不讓大批返程復工人員回來。

他舉例說,像我們城市的徐彙區和黃浦區之間,黃浦區和靜安區之間也需要交流,如果這種區域間的交流也不能有的話,整個城市可以停擺多久我們是經受得起的呢?大家不吃不喝,沒地方買菜,有病不能到醫院去看,那這個時候,死亡的人數要高於新冠病毒的死亡率,醫院如果不復工的話,腫瘤病人不能開刀化療,其他感染的病人不能得到救治,外傷病人不能得到很好的處理。

所以他認為現在復工是合理的,大家應該儘快迴歸到之前正常的生活中去。

我覺得張主任說的重點是現在這個時期復工是非常必要,因為恐慌而讓城市繼續停擺是得不償失的。大家不必談復工色變,聽鍾院士張主任的話疫情解除前戴好口罩,該復工時就復工。

無獨有偶,今天環球日報的總編老胡也呼籲到:

中國需要及時調整政策,真正推動復工復產,推動城市恢復活力。

雖然大規模復工復產,難免出現個別病例向周圍人的傳染,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隨著絕大部分省區已經連續多日病例零增長或偶發一兩個新病例而越來越小。我們不能被這樣的可能性嚇住,我們已經建立起了卓有成效的全民防控體系。

老胡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有了一套對付冠狀肺炎的辦法。而且很多城市已經很多天是0增長了。儘管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反彈,但是這些個例無法使整個防疫工作翻盤。偶爾新增幾個病例,我們要有足夠的信心和定力承受這樣的情況。

所以我們在不搞大型聚集活動,比如開大會、足球比賽、文藝匯演等等的前提下,一般性的商業活動應當開放了,在做好防控,該戴口罩繼續戴,這樣中國經濟真正恢復起來,我們的疫情才能最終被打一個高分。

這樣的呼籲我覺得很及時。

因為雖然現在很多地方鼓勵有序復工復產,但是很多工人無法出門,更別說到崗了。

2月16日至19日,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完成了一項涉及14省(不含湖北)98縣104個“零疫情村”勞動力流動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在2月中旬結束前,農村勞動力流動處於封凍狀態,12個勞動力流出省份的村莊勞動力跨區域流動比例平均低於10%。

拿山西來說,報告中顯示,山西省14個縣的14個村,村莊均無疫情,所調研的14個村莊,勞動力流出比例最高的為長治市屯留縣某村,總外出勞動力200人,已經流出90人,流出比例為45%;勞動力流出比例最低的是運城市萬榮縣某村,總外出勞動力1000人,流出40人,流出比例為4%。14個村莊的總體流出比例約22%。

主要困難有兩點。

一是嚴格管控的氛圍使農民工不敢流動。

二是公共交通難以滿足農民工出行需求。

這雖然是前幾天的狀態,但是現在也同樣有很多人復工之路艱難

現在的情況雖然還不能鬆懈,外國的疫情開始變化,輸入性病例也開始出現。但都是個例。有些人說新加坡沒有限制出行,不是也控制的很好嗎?有些人說是天氣熱的原因,但是有人說你知道新加坡人多自律嗎?是的,如果我們都能自律些,不大面積聚集,不一窩蜂地去某個商場吃東西,是不是我們的復工之路會更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