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農村養老"輪流伺候",對子女來說公平嗎?網友:憑啥?這才是答案

農村養老“輪流伺候”的現象對兒子公平,對女兒,極其不公平。

我們先看,農村老人怎麼對待兒子的:

首先,農村老人的房產和存款,幾乎是均分給兒子的。而且,老人一輩子賺錢幹活,都是給了兒子。客觀的講,農村的老人,自從兒子出生後,就是給兒子打工賺錢,養家照顧的命。

農村養老


其次,農村老人,客觀的講,從老人四十來歲,一直打工到六十多歲,這二十年打工的錢,全部給了兒子了。而且,對兒子的後代孫子、孫女的照顧,那是從出生到上大學啊。全程照顧。

我們再來看看,農村老人,怎麼對待女兒的:

我們反觀女兒,農村老人,對女兒確實有生養的恩。但女兒成人後(一般不上大學,16歲就出去打工了),一直到26歲左右出嫁,打工十年的錢,至少15萬左右吧,全部給了農村老人,農村老人,再給了兒子。

農村養老


客觀的講,農村老人養兒子,就是精細,養女兒,就是放養。這是客觀的事實。

打工這十年賺的錢,真的,足夠報答了養育之恩了。

女的結婚以後,一年逢年過節三趟,又買東西(至少花費上千),又給錢(至少兩三千)。

可是呢,女兒的後代,農村老人,就照顧一個月子(有的地方是一個月,有的地方是三個月),然後,就永遠的絕緣了。

農村養老


這真正是一句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對女兒,只有索取,沒有幫助。

這樣的情況下,你讓兒子和女兒輪流撫養伺候老人,極其不妥。

我的觀點是:如果兒子在,兒子伺候老人。如果兒子去世了,沒問題,女兒來伺候。只要兒子活著,不至於不能自理了,這個責任是兒子的。

農村養老


女兒,依舊:一年逢年過節三趟,又買東西(至少花費上千),又給錢(至少兩三千)。就可以了。

什麼是傳統,這就是傳統。女兒家,人家老公,也要公婆要撫養的。當然,只有女兒沒有兒子,輪流伺候就無可厚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