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長三角一體化後,安徽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

奔波霸233


這些年來,尤其在“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安徽經濟發展十分迅速,2018年安徽GDP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具體為30006.8億元,位居全國第13。如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無疑是安徽又一次重大機遇,把握新機遇,安徽經濟發展有望更上一層樓。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城市群也被公認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重要平臺,但長三角原本的核心區域是蘇南+上海+浙北,並沒有包括安徽在內。其實安徽早前在長三角地區一直擔任勞務輸出和能源輸送大省的角色,但如今長三角地區擴容,安徽的滁州、合肥、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池州和宣城8市被納入其中,合肥也被定義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這對安徽來說,無疑給它的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長三角一體化本來就是國家戰略,會優先享受國家的各種政策扶持。相比蘇南、浙北、上海長三角原來的三大核心區域,新加入的安徽部分區域的發展水平明顯是落後一大截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必然會實現互聯互通、快聯快通、軌聯軌通等,而安徽也會承接來自上海等其它發達城市的產業梯度轉移,助力安徽產業快速轉型升級,促進安徽經濟發展。

雖然安徽這些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但目前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其2018年的人均GDP只有4.75萬元,低於全國6.45萬元的平均水平,安徽經濟發展仍任重道遠!


錦繡中源


眾所周知:長三角城市群範圍是:江蘇浙江上海三個行政區的全部轄區。但是,2016年,國wu院關於長三角城市群的批覆,去掉了江蘇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東部。同時,明確上海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安徽猶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驚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國家科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全國僅三個:北京、上海、合肥)。

2,長江中下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原本是南京的,現在南京升格為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後,把這個定位給了合肥)。

3,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會。

綜合以上4點國家定位,誰還敢說合肥不如一個普通地級市蘇州?無錫?











浙A太牛cool


①長三角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也是幅況最大的經濟區,包含上海、江蘇、浙江三大發達地區。安徽能夠融入長三角,意味著將從“待開發區”踏入“準開發區”。

②安徽融入長三角經濟區實施一體化進程是國家層面的重點規劃,關乎著“承東啟中”,將發達元素從長三角延伸至內陸省份,有效促進安徽省加快構建全域小康示範省。

③由此可見,安徽省的發展前景是領先於大多數省份。作為中部崛起和長三角一體化雙重戰略規劃重點實施區,有望帶動中部更好更快的發展。


結論:背靠長三角,把握新機遇,仰望大未來,這是安徽省邁向發達地區的基礎,也是全省人民迎接偉大復興的根本所在。只有搶抓戰略合作契機,共建世界級長三角城市群才有更大的發展。


看鑑襄陽


在清朝的時候安徽跟長三角就是一個省啊,叫做江南省,是誰分開來了啊,明朝的時候中國的皇上都是安徽人


進步青年18


安徽發展的前景無疑是驚人的,以往制約安徽發展的障礙是國策給安徽的錯位使然。以往安徽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完全靠自身奮鬥發展到國家各省中等水平。安徽納入長三角,無疑算有了上馬石。以後安徽在各省的排名一定會更靠前,這是毫無疑問的。


蓮池狂瀾


第六大城市群?不知世界上哪個國家還有這麼大的城市群,長三角應該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群。


白髮漁樵江諸上


安徽有發展大方向了,南京是最大的贏家,區位中心秒殺合肥。


用戶6180126809155


安徽承接了很多的江蘇浙江地區的落後產能


輝騰精鍛Hteam


如今安徽名正言順加速融入長三角。然而,相比江浙滬一體化的順理成章,安徽被劃入長三角卻多少招致不服,被認為“反正放在哪裡都不會顯眼,總是處於被支配地區。長三角26城中有5個城市的城鎮化率低於59.58%的全國平均水平,分別是安徽銅陵、宣城、池州、滁州和安慶,其中安慶尚不足50%。這也說明,安徽皖江城市群的城鎮化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未來這些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都將大幅提高。


若追根溯源,滬蘇皖在歷史上隸屬同一地緣,明朝為南直隸,清初改稱江南省,直到康熙年間出於權力制衡的需要才一分為二,有了今天的江蘇與安徽。因此,安徽的融入,本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迴歸,亦是對區域一體化的內在需求的順應。

只是,安徽作為後起之秀,究竟如何破局?
在過去並非是安徽“不思進取”,而是受制於地緣生態的割裂、國家政策的邊緣化與資源稟賦的束縛。因為安徽地跨長江、淮河南北,是承接南北、溝通東西的過渡地帶,在中國非均衡國策下恰恰落得個“不東不西、不南不北”的尷尬,從而成為過去發展長三角和沿海省份最大的被虹吸對象。計劃經濟時,國家投入集中在“大小三線”,就沒安徽的份;到了改革開放,安徽既沒湊上東部沿海開放,也沒趕上西部大開發,基本都被國家政策所“遺忘”,即便來個中部崛起,也因周邊強省的虹吸而被壓制。


安徽“北部平原、南部山區”的地形,北部因歷史上的黃河氾濫而土地貧瘠,皖北以資源型產業為主;南部則受地形約束無法大力發展農業與工業,西有大別山阻擋武漢經濟圈,東有皖南大山區阻隔杭州經濟圈,以致皖中一帶(合肥為中心)孤掌難鳴。

更何況,安徽被長江、淮河橫向截斷成三個差異明顯的地理單元:淮北、淮南、江南,又有中原、皖江、徽州不同文化圈的縱向攔截,以致在中國沒有哪個省份比安徽的方言更多、文化習俗更煩瑣、人心更分散。



這直接導致安徽區域離散度極大,而且各地各自為戰,更間接致使合肥等地發展戰略左右搖擺並缺乏連貫性。加上,安徽東有富庶江浙,西臨華中大武漢,自身又沒有形成超強中心,以致全省不但被地緣生態肢解,還在周邊虹吸下因離心力太強而“精神分裂”,自然在凌亂步伐下發展遲緩。所以導致過去安徽多年發展一直搖擺不定,從皖北農業振興,到皖江城市帶,江南江北集中區,再到現在的以江淮為中心的省會合肥都市圈。

以前國家“犧牲”中西部地區來補貼東部沿海地區發展,中部“受傷”最大,安徽又為中部之最。

可到如今,長三角內部能量巨大,尤其是上海已成資源集聚高地,未來將從原來的虹吸走向外溢輻射,安徽離得最近,自然受惠也就越大。可以說安徽加入長三角是安徽的即將融入也是長三角地區融入全國發展所需。新時代是一個改革創新的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本身就是一場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
如今,安徽不斷加大人才和科研投入,科技創新層出不窮;立足產業特色參與區域經濟協作,助力長三角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保護好山好水好空氣,為區域生態營造濃濃綠意。安徽正為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俗稱“人造太陽”的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實現了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朝著未來核聚變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託卡馬克是最有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裝置,物質只有上升到1億攝氏度以上才能局部帶電,如果將來實現持續放電且能夠被約束,則有望為人類提供終極能源。”位於合肥的中科院等離子所副研究員鄢容說。 除了託卡馬克,合肥還擁有穩態強磁場和國家同步輻射裝置兩個大科學裝置,以及在建的核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不久的將來,合肥將加快形成大科學裝置群,並啟動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建設。目前,安徽正在加快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等“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安徽省實驗室、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建設,推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融通發展。

 “這些創新支撐平臺,可為長三角建設國際創新高地提供不可或缺的科技基礎支撐。”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說。截至目前,安徽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成為令人矚目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在此基礎上,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全球首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
科技創新的背後,是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和科研投入。安徽還擁有高等院校110所、科研機構5360個。近年來,安徽深入實施“江淮英才計劃”,充分發揮高端創新人才領軍作用。去年,安徽人才總量達到800多萬,其中研發人員22.8萬、皖籍院士124人、柔性引進院士235人次。目前,安徽正在牽頭編制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規劃,把長三角區域打造成全球原始創新核心區、產業創新先行區、一體創新示範區、開放創新引領區,以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安徽位居華東要地,是東部經濟帶與中部經濟帶的戰略連接樞紐,在承接中西部資源轉移中,安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果。前勢尚未平息,新的國家級戰略利好又將賦予安徽這片騰飛之地。
從國家戰略層面講,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優化提升核心地區,培育發展潛力地區,促進國土集約高效開發,長三角城市群形成由上海龍頭帶動和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的同城化發展,沿海發展帶、沿江發展帶、滬寧合杭甬發展帶、滬杭金髮展帶的聚合發展的“一核五圈四帶”網絡化空間格局。
位於安徽的合肥都市圈是長三角城市群快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三市。發揮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創新資源富集優勢,提升合肥輻射帶動功能,打造區域增長新引擎。同時,安徽位居滬寧合杭甬發展帶。依託滬漢蓉、滬杭甬通道,發揮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寧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綜合服務優勢,積極發展服務經濟和創新經濟,輻射帶動長江經濟帶和中西部地區發展。


根據長三角發展規劃,整個長三角依據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三種類型,而以合肥為代表的安徽地區,位居國家重點開發區域,成為長三角整體發展的優先戰略發展區。

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還具有較大潛力的區。在政策指導下,安徽要強化產業和人口集聚能力,適度擴大產業和城鎮空間,引導人口加快向合肥等重點城市及開發區域集聚。合肥作為安徽地區中心城市,要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合理佈局產業空間,促進產城融合,提升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水平,營造宜居環境,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長三角副中心城市。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年底,G60高速公路沿線的上海、合肥、杭州、嘉興、蘇州等城市在安徽蕪湖成立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產業聯盟,進一步優化九城市範圍內機器人產業的科學佈局,有效提升機器人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迎來機器人產業的大智能時代。
2019年4月26日,商合杭鐵路蕪湖長江公鐵大橋順利合龍,商合杭鐵路是有效聯接中原、江淮與長三角重要的交通幹線,被譽為“華東第二高鐵通道”合蕪馬聯合才叫真“合肥”在向長三角融入的過程裡,安徽內部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才是戰略的重心。合肥,蕪湖並稱為安徽的雙核,是安徽發展的雙子星,馬滁為安徽融入長三角排頭兵。不過,從近些年發展成績和效果上看,被尊稱為霸都的合肥已經一騎絕塵,成為近幾年來中國內地發展最快,發展最好的幾個城市之一。

第一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5月22日在安徽蕪湖舉行,今日的安徽正不遺餘力地推動長三角區域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去年貫通長三角省際“斷頭路”2條、開工建設4條;合蕪宣加入G60科創走廊;長三角產業合作示範基地規劃編制、港口群協同發展;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試點等工作順利推進……風起長三角,安徽的蓬勃生機將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學霸鐵軍


安徽必須壯大蕪湖,培養一個明星城市,才能在全國有地位,才能配得上‘長三角’。建議:撤銷馬鞍山和銅陵,設縣級馬鞍山市和縣級銅陵市規劃蕪湖市管轄,壯大蕪湖市升格副省級(或計劃單列市)。這樣提升蕪湖與蘇州,無錫,寧波並列的知名度,成為真正的‘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城市。同時也把縣級馬鞍山和縣級銅陵躋身‘全國百強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