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紅樓夢》中賈迎春為什麼被人稱為“二木頭”?

水墨人間557


《紅樓夢》中沒孃的孩子或多或少性格都有缺陷。林黛玉,妙玉,史湘雲,迎春,惜春。這幾個女孩子都是自小沒有父母,除了史湘雲的性格發展成另一個極端之外,其他幾個都類似。今天說說迎春這個二木頭。


【一】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邢夫人說迎春是賈赦跟前人生的,如趙姨娘一樣,屬於侍妾,地位也不會很高。但性格人品卻要強很多,所以邢夫人用強十倍來形容。可惜迎春母親早死,父親一味酒色玩樂,全不將她放在心上。嫡母邢夫人更是說出:倒是我一生無兒無女的,一生乾淨。如此冷酷之言,根本不指望邢夫人能待迎春好。

迎春從小就是可有可無的人,幸好賈母將她接過來和姐妹們一起撫養。可祖母畢竟代替不了母親,迎春還是孤獨的。賈寶玉出生後更是將所有關注點搶走,賈母,元春,邢王二夫人全部圍在賈寶玉身邊,全然忘了身邊還有一個小女孩。迎春就在如此孤寂中成長,終日為伴的只有圍棋。下圍棋的人都專注,可能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她也無人可說,慢慢就從一個沒孃的小草,變成針扎不動的木頭。


【二】迎春是個聰慧的姑娘

迎春性格木訥,不愛說話,卻絕不傻。甚至她極其聰慧。圍棋是一項考驗智商的遊戲,非聰明執著者不可為。而且有大局觀。迎春雖然在姐妹中不言不語,看似無關緊要的。可每每開口都是一語中的。

三十七回,眾人商議起詩社,黛玉道:“你們只管起社,可別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誰還敢呢。”

最精彩的是詩社迎春限韻,她先說抓鬮就好,然後隨手拿起一本詩隨手翻開定下七言律詩,有讓小丫頭張口說一個字,定下“門”韻。十三元的韻牌依然讓丫頭抽出來四個牌子,定下“盆”“魂”“痕”“昏”四塊來。這是極聰明又不著痕跡的做法,既自己省力,又做到新奇。迎春這種做事方式,實用,睿智,不費腦筋,順其自然,是最聰明的人生狀態。


【三】曾對幸福有嚮往

迎春在賈家可有可無,沒人過多關注她的未來。即便賈母也覺得父母之命,不願多管,對她的婚姻放任自流。迎春更沒有反抗之力。

迎春嫁人之初未嘗不願意,與其在那個沒有溫暖的家裡,她對新的家庭抱有希望。所以孫紹祖不堪,以迎春的性格竟然鼓起勇氣勸過兩三次。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從小兒沒了娘,幸而過嬸子這邊過了幾年心淨日子,如今偏又是這麼個結果!”

迎春曾經以為跳出了苦海,不想又跳進了狼窩,如此多舛,讓迎春第一次對人生髮出質疑:我不信我的命就這麼不好。一個逆來順受的姑娘,發出如此之言,該是如何令人心碎。實在是可嘆。

賈迎春的悲劇讓人看到一個不受重視的小姐,還不如一個丫頭。看看襲人回家,王熙鳳安排的停停妥妥。讓她在家人面前有十足面子。可賈迎春卻成了家族聯姻的悲劇,找了一個根本不懼賈家勢力狼心狗肺的孫紹祖,再嬌生慣養,也命不久長。這是她的命,儘管她並不服!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稱賈迎春為“二木頭”,有兩個原因。一是排行為“二”。賈府有四個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迎春行二。二是迎春性格,膽小怕事,不敢反抗。



迎春性格怯懦隱忍,資質平庸。妾生,生母早死,父親兄長對她不理不問,繼母邢夫人只是一味貪財。長年陪伴她的奶媽媽又欺上瞞下,好賭貪婪的,怕從小已把她的剛性磨銷去了。因此雖養於賈母身邊,在處世為人上,只知退讓,任人欺侮。她的攢珠累絲金鳳首飾被奶媽媽拿去賭錢,她不敢追究,丫環繡桔要設法要替她追回,她卻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氣。”奶媽的媳婦要挾她去為奶媽求情,在她的院子胡鬧,她不理不問,自拿一本《太上感應篇》去看。探春,平兒要問,她還為她們遮掩。真真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因此,她給人的印象是“一味的懦弱”,是“心活面軟,窩囊無能,不及探春一半”,是“不中用”,是“老實仁德”,不像三姑娘“伶牙俐齒,會耍姑娘們的強”,是“有氣兒的死人,連她自己尚未照管齊全”;因此,下人們便為她取了個諢名“二木頭”,“戳一針都不知道“哎喲”一聲。



賈迎春後來被她父親賈赦嫁給忘恩負義的中山狼孫紹祖,僅僅一年便被折魔而死,其中重要原因便是因為她的膽小怯懦,不知反抗。


萍風竹雨123


迎春被人稱為二木頭,就是迎春不懂得算計人,她也不記恨人。而在那樣一個府邸,那樣一個社會只會捧高踩低。她自己的性格又是溫柔和順,針扎也不會噯一聲的人,那些人更加不會對她上心。別人不在乎她,她也慢慢的不注重自己的需求了。慢慢的就成“二木頭”了



比如王夫人,她不也是性格“木頭人”一樣?因為賈政慢慢的不在乎她了,她也就變得越來越沉默。當然他們的夫妻關係也就明存實亡,最後吃齋唸佛。

同樣,迎春的可憐之處就是,她是有父親的,但是父親根本不管她,她的母親是繼母,她從來沒有得到過母親的溫存。她有哥嫂,哥嫂也是對她漠不關心。

這樣的人,如果拿到現代社會來說,她們就是非常缺愛的人,因為缺愛,她們也反應冷漠。所以現代人意識到了孩子在幼年期陪伴的重要性。可是像那時候的大家族,覺得對自己的孩子,有保姆,有丫頭,衣食無憂就夠了,並且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的,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嚴重。



像她們這樣的孩子,往往有非常豐富的內心世界。比如迎春非常會下棋,會下棋的人腦子絕對不笨,反應也是非常迅速,應該是非常有決斷力的。可是因為親人對她的疏忽,父母不管,哥嫂漠不關心。她也就習慣了在自己的天地裡,無慾無求,因為本來就沒人管她的需求。她也就慢慢的不求,不要,慢慢的封閉了自己。

比如司棋事件,她竟然是說:“橫豎大家都是要散的,你不如早去。”她這樣不就像鴕鳥一樣,把頭紮在沙堆裡就看不到危險。以為自己不管不問,就會太平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封建禮法的虛偽性,而她太天真了。比如我們知道,寶玉要叫晴雯,襲人的姐姐,因為她們是賈母身邊的丫頭。而迎春的奶媽,想必也是按禮法是要尊敬她,並且她也非常缺愛,所以在她的乳母盜取她的“累絲鳳”上,竟然是委屈求全。她對別人好,別人就會感激她麼?不是更加變本加利?而她也就更加的會感受到別人更多的惡意。為了保護自己,她選擇了內心的明澈和寧靜。

這樣,在種種的外因作用下,她也就漸漸變成了一個沒有存在感的,可有可無的人。外界也就漠視她,因為外界的漠視,她也更加不理外界。惡性循環下,她也就成了二木頭了。


荷唯洛之戀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一句話用在迎春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作為“原應嘆息”中的四個悲劇人物之一,迎春可以說是最值得同情的!

迎春是典型的清代小白菜,從小沒了娘,親爹賈赦雖然是榮國府的長子,但是隻知道花天酒地,對迎春的生活從來沒過問過,後來還把她賣給了孫紹祖。可憐的迎春,只一年就被孫紹祖折磨死了!


雖然有賈璉這個親哥哥,王熙鳳這個親嫂子,賈府的當家人,可是對迎春沒有一絲一毫的的關心,連邢夫人這樣冷漠的人都看不慣賈璉兩口子對迎春的態度。

邢夫人對迎春就更不好了!遇到事只會埋怨她,把她教訓一頓,嫌她不如探春!自己的侄女邢岫煙來大觀園居住,王熙鳳故意安排邢岫煙到迎春的院子裡。邢夫人就囑咐岫煙把月例錢省下一兩給父母,缺什麼就用迎春的!

雖然邢岫煙不敢用迎春的東西,但是也說明邢夫人根本就不替迎春考慮,只會算計她,這一點和賈赦一模一樣!女兒就是搖錢樹,可以用來換錢!

賈母雖然疼愛孫女,把迎春也安排到身邊居住,但是絕沒有像對探春那般疼愛。南安太妃要見小姐們,賈母只安排探春陪著寶釵,黛玉和史湘雲,根本就沒把迎春放在心上!

賈母查賭博,聽說主家是迎春的奶孃,無論誰求情都不同意,因為賈母要殺雞給猴看,而迎春是最適合的人選。


迎春的奶孃確實也可惡,不光帶頭賭博,還偷了迎春的首飾累金鳳去典當當賭資。

總之迎春在榮國府毫無地位可言,名為主子,實際上沒人瞧得起她。連小廝興兒都說她是二木頭,戳一針也不知噯吆一聲!”

而迎春對這一切都是漠然處之,奶孃偷了她的首飾,她不過問,還說如果老太太知道了自己能替遮掩就遮掩,不能就算了。

丫鬟婆子在她的房間裡吵得不可開交,她也不拿出主子的威嚴來震懾,任她們吵鬧,自己卻拿起一本《太上感應篇》來讀,對房間裡的吵鬧置若罔聞!

邢夫人說她任由奶媽胡作非為,她卻說奶媽是媽媽,只有奶媽說她的,她不能說奶媽!多麼可笑,可憐,可嘆!

對迎春這個人物,我們除了嘆息,只有嘆息!


凡眼看紅樓


說到迎春,即使是熟讀《紅樓夢》相信你對這個名字也不會太熟悉。

大觀園裡,她是眾姐妹裡的一員,然而毫無存在感。說詩詞,她疏於詩詞。老太太行令,她是出錯被罰的那個。論美貌,她不如林薛,論才華她比不上釵黛,湘雲比她嬌憨,探春比她能幹。無事的時候,迎春老實。有事的時候她是懦小姐。她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眾姐妹裡的“眾”字。

說她是賈府小姐,似乎地位尊貴。然而她是賈赦之妾所生,庶出已經是矮了嫡出半截。父親雖然襲了官,也不過是個虛爵而已,既無實權也無升遷可能。何況不但身無所長人品不堪,更是一味巧取豪奪、貪財好色。對兒子賈璉動輒打罵,對迎春這個女兒更是漠不關心——難怪賈母不喜歡他。而嫡母邢夫人除知道奉承賈赦外就剩了搜刮錢財。自己當然沒有子女(也不配有),對丈夫的子女是順我者給我錢,不順我者給我錢。

鳳姐這樣評價:鳳姐知道邢夫人稟性愚弱,只知奉承賈赦以自保,次則婪取財貨為自得,家下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佈。凡出入銀錢一經他的手,便剋扣異常,以賈赦浪費為名,“須得我就中儉省,方可償補。”兒女奴僕,一個不靠,一言不聽。

邢夫人拿她和探春比,說她們都是妾室所生,迎春親孃比趙姨娘強,迎春也應該比探春強。

賈赦自然比不過賈政,邢夫人當然是比不上王夫人的,而探春親孃趙姨娘尚在,雖然兩個人常常表現得不對付,倘若有人敢欺負探春一點,毫無疑問趙姨娘會立刻廝打過去,趙姨娘此人又蠢又壞,但是對兒女,實在是真心實意的維護。而迎春親孃已經故去,賈母雖然疼愛孫女,兩個玉兒已經佔據她大部分的精力,而且是不省事的兩個玉兒;親戚裡寶釵、史湘雲又很出色,探春更是能幹。襯得迎春那一點溫柔如白開水一般毫無滋味。因此從身世親情上,我說探春可憐,而迎春又更比探春可憐。

沒有父母兄弟疼愛傍身,自己不是好強的性子。在賈府的婆子丫鬟都不是吃素的,平時有探春等姐妹們一點點可憐的庇佑,還可以說是老實。終於有一天她被無良的父親嫁給好色,好賭,酗酒的孫紹祖,可憐自身立不起來,又沒有孃家依靠。判詞說她一載赴黃粱,不知道她婚後一年是怎麼樣的一天天煎熬。

因此說探春的時候,雖然常常嘆息她空有一腔抱負一身才幹,然而到了迎春,似乎只有同情憐憫。探春固然薄命,迎春比探春更薄命。

迎春的薄命似乎在警示我們,一味的老實人要不得。

其實我也更希望,老實人也可以過得快活自得。


春秋隨話


賈迎春,賈府二小姐,賈赦侍妾所生之女,金陵十二釵人物之一。她溫柔善良又膽怯,只知一味忍讓退讓,任人欺負。王熙鳳說她“不中用”,賈府下人說她“針扎一下都不吱聲”故有“二木頭”諢名。

不少人看了《紅樓夢》,都覺得迎春容貌雖然漂亮,但在眾多的美女當中也顯不出來有什麼特別之處!何況每每作詩或大家聚會,她都是個不愛說話、隨大流,也做不出什麼好詩的人!可是這個姑娘還有兩樣特點是書裡明明寫著的:一是下棋,二是她的不爭和無為的思想。



依照賈府小姐琴棋書畫的設定,迎春善下圍棋。下棋需調兵遣將,生殺予奪,可見迎春還是有一番韜略的,並非真正呆呆愣愣的“二木頭”。況且,圍棋是黑白子之間的針鋒相對,錙銖必較。迎春擅下棋卻毫無勝負欲?那麼,她對棋局的參悟已到了何種境界?她的與世無爭,安然自得發自內心,並非膽小怕事地真懦弱。

而迎春貼身丫鬟名字叫司棋,諧音“死棋”,她的命運就是一盤死棋。她就像一粒棋子,命運從來沒有自己掌控過,完全交給別人,交給這個世界,交給她命中的所有定數,任它們擺弄任它們蹂躪最終落得“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的命運。她曾經打過一個燈謎,謎底是算盤,她就是一個算盤,別人可以隨便算計她她不會算計別人,她從來沒有自己坦坦蕩蕩地活一次,而是屈居於她人的安排在夾縫中艱難生存最後被折磨至死。她這顆棋子,讓人可嘆、可憐。




很多人說起迎春,立馬能聯想到她那本隨手不離的《太上感應篇》。什麼是《太上感應篇》呢??它是一名叫葛洪的人,託名太上老君寫的書,宣揚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甭管人生當中發生什麼榮辱得失,你都要無動於衷,就是老莊的無為,這是《太上感應篇》的主要的內容。

不可否認,迎春的個性與她的出身、她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但同時我們也可以做一種猜想,也許迎春本身就是一個不爭的人,有些人的個性就是相對和善的。迎春的思想、迎春的言語,我們一方面可以做她懦弱的解讀,另一方面,如果從老莊的思想來看的話,她說的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司棋因為和表弟潘又安的私情被發現,因此被逐出大觀園,在臨走前,司棋也曾向迎春求救,並責怪她心狠不為她求情,迎春含淚說:“我知道你幹了什麼大不是,我還十分說情留下,豈不連我也完了。你瞧入畫也是幾年的人,怎麼說去就去了。自然不止你兩個,想這園裡凡大的都要去呢。依我說,將來終有一散,不如你各人去罷。”



這說明迎春其實還是堅持原則的,並不因為與司棋感情深而徇私妄法,同時,她說的道理也不錯,大家終究要散的,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捆綁在一起。隨緣和看破的心態,讓人不由想起了莊子在妻子死去以後並不悲傷,而是鼓盆而歌。


在七十三回中,即使探春和平兒想為她撐腰,迎春也只說:“他們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討情,我也不去苛責就是了。至於私自拿去的東西,送來我收下;不送來,我也不要了。太太們要來問,可以隱瞞遮飾的過去,是他的造化;要瞞不住,我也沒法兒……”如果是僅僅作為個體的價值追求,並不在乎俗常事務,而在於心靈的修煉和自我提升,那麼這樣的思想,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迎春可以有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降狼伏虎卻難免天真,人無害虎意,虎有傷人心。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善良的付出,帶來的不一定是善良的回報,還談什麼因果!忘恩負義的孫紹祖就是明證。


小郭襄


身不由己,依風之萍,看透自然孤獨


三間小房


因為她的性格像個木頭,拿針扎也不知道
動一動。身為賈府的二小姐,連丫鬟僕婦都管不住。與賈探春同為姨娘所生,她們的身份相同但在賈府的地位可太不一樣了。性格決定命運還是有道理的。

可憐的她在賈府不為父母所喜,被僕婦欺負,她們拿了她的東西去當了還威脅她為她們去求情她也不生氣。真真像一個木頭人。更可悲的是偏偏嫁給中山狼🐺,活活的被欺負死。可憐,可悲。


歐陽976321


賈府二小姐迎春是賈府這些小姐主子中存在感最低的一個,從她的外號‘二木頭’就可知,她在眾人的心裡是個什麼形象和地位了。


她老實無能,懦弱膽小,凡事能躲就躲,就算被下人欺負到頭上了,都不知道反抗,逆來順受,任人欺辱,沒有絲毫主子的威嚴。她的奶媽偷拿她的累絲金鳳去變賣還賭債,這是有多大的膽子暫且不說,被揭露了以後,眾人不忿,都來要求迎春嚴懲,可她呢?竟然毫不關心,丟就丟,能找回來就找回來,誰拿去的不要緊,不想多事。氣的丫環司棋秀橘都直說她,姑娘太軟弱了,這樣縱容下去,將來把她賣了都不一定。探春黛玉也都來了,想幫著她教訓下刁奴,給她立立威風,可她呢,只說那是她乳母,不能說她,不想追究了,然後任你怎麼說,只是在看她的《太上感應篇》,真能活活把人氣死。



在全書中,寫到迎春獨立的行為語言的地方非常的稀少,大多是隨著眾人提及名字,一筆帶過,到她死之前的七十三回,只有三十七回給她寫了一次獨立的行為,‘眾人皆在園中玩耍,她只是一個人安安靜靜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安靜孤獨的讓人心疼。

迎春的這個性格,讓她父親不疼,奶奶不愛,哥嫂不理,就像扔在角落裡的小草,被人遺忘。真心對她好的,也只有她的丫環司棋秀橘了,可是她既無能軟弱又鐵石心腸,眼看著司棋被逼入絕境,任司棋如何苦苦哀求都不肯挽留解救,逼得司棋只有死路一條。隨後她自己也被抵債賣入孫家,被孫紹祖活活折磨致死。

對迎春,愛不起來又恨不起來,讓人對她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