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人到老年,準確說接近老年,應該怎樣享受生活,才算完整和完美?

本是文創人


老年人有上進心、有追求固然好,但僅僅熱愛生活、追求幸福還是不夠的,老年人要想保持一個健康心理,就要學得散淡一點。面臨外界困擾時,要學會心胸開闊,用豁達的心態,不要去管太多,不要太為他人操心,讓自己的心境儘量保持在一種愉悅和平靜的狀態中。不過話雖如此說,但想要學會散淡並非一件易事,現實中許多老年人都做不到這點。很多老年人都在操心兒女們的婚事、工作,也在為此不停地奔波忙碌;有的老年人甚至會與鄰居或是兒媳之間的關係而煩心惱怒;或者為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小事而徹夜不眠;還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而自尋煩惱,結果勞神損身。老年人要認識到,生活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做生活的奴僕,老人在晚年更要學會放下,要明確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拘束,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學會散淡一點,不僅可以化解不愉快的事情,而且還可以活出一種味道、一種境界來,並且還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標峰理評論


老年人吃好,喝好,只能算是生活,那不叫享受生活。享受生活是享受生活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我的觀點是,老年人一定要找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做,而且是可以做到自己做不動了為止。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工作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師,兩年前回到了我的老家,自己動手將我爺爺留下的百年老宅改造成了一個小酒莊,不是為了釀酒賺錢,而且為了朋友來了有好酒。我就非常享受我的酒莊生活。歡迎朋友們有機會來我的酒莊看看,共同享受一下美好的田園生活。


遠志長在精釀葡萄酒莊


接近老年,基本就是50大幾歲到65歲之間。

這樣的一批人,大部分已經退休或剛剛退休,下有孫輩需要照顧,有一些還上有八九十歲的老人要侍奉,而且自己的身體也有些不如從前了。

怎麼享受生活,不一樣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但首先說明,一定要把身體搞好,否則沒法享受生活。

鄰居鄧姐58歲,孃家爸媽前兩年相繼去世,婆家公公早已去世,現在有一個89歲需要天天吸氧不能離人的婆婆。他老公是老大,其他兄弟姐妹還都沒退休,照顧婆婆的任務落在他身上。她還有一個4歲的孫子,好在親家幫忙照顧。

鄧姐非常樂觀,她是勤快人,婆婆伺候的好,屋子收拾的利索。她還有一個攝影的愛好。都是週六日或者中午他老公在家的時候,抓緊去附近公園攝影。她拍的迎春花、嗷嗷待哺的小鳥都很好。

在家不能出來的時候,她就編輯自己的攝影照片。分類美圖加說明發朋友圈,一天天忙碌也充實著。

人到中年,有一個自己專注的愛好,平靜心態,過好每一天。自己身體健康,是自己的福,也是孩子們的福!


王趙旺


我願用閱讀和旅行迎接暮年與死亡。

人的一生不過百年,看起來很短,其實很長。漫漫長路,我走過了天真爛漫的童年、青春飛揚的青年,還有柴米油鹽的中年,此時的我,已經站在了五十半百的路口。

過去的幾十年,我在懵懂中尋找未來,在夢想中堅持自我,用一顆感恩的心,完成了金榜題名、洞房花燭、膝下有子,此生雖然平凡,卻也算精彩。接下來的幾十年,就是要讓自己過得沒有遺憾。

半百的中年,正是一生最深沉的年齡,我學會了反思,也看懂了人生;學會了放下,也看懂了歲月。

現在的我,已在反思和放下中,找到了下半生的路,那就是用閱讀來點亮黃昏的暮年,用旅行來打敗死亡的恐懼。

年輕時,曾在佛前求得一卦,卦簽上說,“覽讀詩書方可見,閱盡人生亦可書。書中自有悟道處,何必在意書外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人生似乎就是在遵循佛的啟示走過。既然如此,我願繼續攜此示而行,走萬里路,讀萬卷書,用文字和旅行走過半百,度過耳順和古稀,在耄耋之年,平靜地接受生命的終結。

我在想,如果能夠做到,此生或許並不完美,但足夠完整。有些事,有些夢,就放到來生再做,也不遲。

這是一封寫給自己的信。此時的我,正在人生的閱讀和旅行中繼續前行,仰看夕陽餘暉,靜待夜空星辰。

(圖片源自於網絡)


父文子畫


老師你好?我非常高興的回答;人到老年,準確的說接近老年應該怎樣享受生活,才算完整和完美?這個問題。人生經過歲月的洗滌,步入到老年行列,以對人、對事物都有了大徹大悟。會變的從容談定的理性。總的來說從充實自己來尋找快樂。身體健就是完整完美的老年。我想;一,要看淡生活中的瑣事,尋找自娛自樂。年輕時脾氣暴躁,對一些人、事看不貫,說話不考慮如果一吐快樂。老啦對生活瑣事看淡了,都有新的理解認識,能客觀公正的看待。步入老年行列,多陪陪老伴去公園散散步。和老同事去老年大學練練毛筆字,參加一些娛樂話動,更要學會自娛自樂、樂在其中。二,現在孫子繞膝,享天倫之樂。年輕時為家庭,工作,培伴孩子家人時間少,現在退休啦,比較消閒幫兒女看一下孫輩。減少一下他們負坦。每天能看到兒孫滿堂歡聲笑語。這份天倫之樂何等令人羨慕。三,享受大自然之樂,遊遍祖國山山水水。老啦現在還身體好,頭腦請醒,看看蘇洲園林,故宮,長江、黃河,西湖、廣闊大草原。賞盡各地美食。剩餘時間可在我的家鄉《龍城大峽谷》景區。每天帶上老伴和我的攝影機。拍攝遊客愉快的記錄。總之,就是了卻一生遺憾,充分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天然之樂。老師不知是否正確請指導,謝謝,在見[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靖邊縣小河龍城大峽谷


完美完整的享受生活,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老年人,他們與年輕人也一樣,同樣是會有“人無遠愁,必有近憂”的紛擾。

完美完整的享受生活,是人性的理想而已。對於老年人完美完整的生活,因人而異。因為生活的幸福感,沒有一個完美完整的標準。知足,是最好的答案。

老年人,對完美完整的享受生活,不要持有奢望,偏執的觀點。人生無常,老年人活到這個歲數,已經是造化了,還有的人還沒有活到年老,就匆匆而離世了。因此,要感恩自己的生命,能活到今天就已經是好運。

老年人,不要倚老賣老,不要覺得全世界都欠你的,或者沒有人管你了,可以不自律,任性妄為。過去日子很苦,都一路走過來了。餘生享受生活的意義,在於在享受生活的同時,還要講自我奉獻的價值。當孩子們需要幫忙時,無論是經濟上,還是幫忙帶孫輩的問題上,能幫就幫一下,出門注意形象,不要大聲喧譁,上車不要和年輕人搶座位。

在家裡,對待女婿、兒媳婦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不要護短,不要過多幹預兒女的私生活。老夫老妻過了一輩子,吵也吵了,鬧也鬧了,晚年就不要再鬧了,能忍就忍,能讓就讓,息事寧人,老人是孩子們最好的人生榜樣。這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狀態。

人活一世,不可能有完美完整的人生,不要強求難為自己。生活來源有保障,沒病沒災,身體基本健康,家庭和諧幸福,兒女能夠獨立生活,尊重父母,夫妻和睦相處,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每年外出一次旅遊,欣賞一下祖國各地的大好河山,這就已經是高質量的在享受老年生活了。人生,永無滿足,知足就是完美的人生。人,因知足而感到人生的完美完整。


晨曦74876505


人到老年,看慣了人世間的大風大浪,應該也沒有什麼奢望了。最切合實際的是可以安享晚年,好好的享受生活。但是人各有志,所以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方式也會不同,但是殊途同歸,不管怎樣生活,都是為了可以完美的享受晚年生活。

現在社會各項制度都很完善,老年人應該都有退休金。所以,在生活上一般不會依靠子女們。自己喜歡什麼就買什麼,比如,美食,栽花種草,跳廣場舞等等,只要自己喜歡並且身體允許,我們都可以憑喜好去參加,豐富我們的老年生活,精神愉悅了,自然就快樂了。

第二方面應該絕大部分老人都會去做,照看孫子孫女。照看孩子,接送孩子上學,對老人們來說應該都樂意去做。這樣既可以解決子女上班孫輩沒有人帶的問題,還可以充實老年人的生活。退休後則可以更好地關愛家人。都說抱孫不抱子,老年人可以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擔負起教養孫輩的重任,為子女分憂解難。這樣子有利於家庭的和諧歡樂,維持幸福的家庭環境。

第三可以參加志願者。今年的新冠肺炎的爆發需要大量的志願者,很多老人都是工作了一輩子的老黨員,只要身體允許可以去當志願者,孩子們應該也會同意的。這是繼續發揮退休人員的作用,帶領大家共同抗疫。

最後,也可以和老伴一起出去旅遊,在有生之年去想要去的地方,老夫妻兩個一起旅遊,互相照顧,更好的度過晚年。

人到老年,享受完整完美生活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只要身體允許,完全可以去實現年輕時的願望。





櫻艾琳


其實世界上每個人對享受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樣了,老年人也一樣,現在的我也老之將至,對於老年生活的完美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要保證自己身體健康,只有健康地活著,才能保證生活質量,也不會給愛你的家人增加負擔。

人老了到了退休的年齡了。終於有了大塊的時間了,要發展一樣自己的愛好,最好是自己一直想做以前一直沒時間做的事情。一方面實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另一方面也讓自己充實起來,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悅。

老了,身體健康,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要在適當的時候退出孩子們的生活。

老了,對錢財也不要太看重了。留出自己認為適合的那部分。平時生活不要太節儉了。

身體健康,有老伴,有老底,有老窩,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統一的標準,適合自己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尋找情緒的出口


人到了老年後,首先要把人生基本任務完成,才算完整和完美。我常常從老年人對話中聽到相互問候對話是:"你多大了?我60多了。孩子們都結婚了嗎?孩子們都結婚了,都自己過的好挺。老爹老孃都好吧?老爹老孃去世二年了。你好,沒心事了,都完成任務了,該享福了……。"

當然,有兒有女是受一輩累,可是大多數老人為了後代不感到累。但要想享受完整完美的生活,就得有兒孫後代,他們過好了老人才放心,不愁吃不愁喝不生氣就是好日子,就是老年人的完美。


馮鐵奪


答:按照孔老二“朝聞道、夕可死”的說法,老年人要想晚年生活完美和完整,先得“聞道”。

不知“道”,難上“道”。不懂“道”,什麼也享受不到。

我是斗大字不識幾個的退休工人,我在〈悟空問答〉上回答問題,主要靠蒙,蒙著一題是一題,蒙不著散夥。我答題的看家本領,就是不懂裝懂的薄積厚發。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就是在蒙孔孟之道。我個人理解孔子的“道”,就是帶有辯證邏輯的生存識別之道、生存開悟之道。

辯證邏輯的本質特徵是相反相成,是運動變化,是對立統一。

從這個邏輯特徵出發,提問中所謂的“完整和完美”,實際上就是不完整和不完美,就是缺陷和遺憾。

沿著這個思維路線往前走,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物極必反?為什麼吃虧是福?為什麼少了一條胳膊的大衛雕像更美?

好事能變壞事,壞事能變好事!理清了這些道理後,我對這個問題,給出我的答案是:老年人,要想真正享受完整和完美生活,就必須學會:

在個體中看到整體。

在不幸中看到幸運。

在清貧中看到財富。

在疾病中看到健康。

在寂寞中製造喧譁,

在痛苦中感受幸福,

在冤屈中尋找慰籍,

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在瞬間中看到永恆!

老年人,是從限量版的年輕人中,走過來的即絕版。我們每個老人,都應該用自己獨一無二的視野,從物質和精神這兩個頁面,去用心詮釋“享受”這個概念的內在含義,去真正讀懂“完整和完美”這個標籤。(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