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几乎每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录片都有这样一个镜头:远远的空中出现一群秃鹰般的飞机,它们轰鸣着遮天蔽日而来。忽然间,这些秃鹰一边发出尖利的怪啸声一边以近乎与地面垂直的角度向下俯冲……这就是著名的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这一概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当时英国皇家空军试制了世界上第一架俯冲轰炸机一SE5a。自1933年开始,德国空军为了即将到来的“闪电战”也紧锣密鼓的研制用来支援陆军突击部队的俯冲轰炸机,这种新飞机称为“斯图卡”。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英国空军的SE5a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JU87V1型正在试飞


1934年,容克斯公司制造出了第一架Ju87V1原型机。经过严谨而细致的改进和测试之后,容克斯公司在1937年初生产了10架A-0试生产型Ju87。A-0型使用尤莫210Ca(640HP)引擎,在后部坐席加装7.92毫米MG15机枪1挺。由于当时的飞行服和减压技术无法防止在大角度俯冲时飞行员出现“黑视”现象,从而导致有坠机危险,因此飞机还装有自动操纵装置,可以在到达危险高度前自动拉起。但是因为投得越低炸得越准,因此技术娴熟的老飞行员都不愿用自动操纵系统。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JU87和他的竞争对手们


1937年初,第一种正式量产型Ju87A-1面世,它使用尤莫210D(680HP)引擎,制造中途又换装新的HPAIII螺旋桨。Ju87A-1在空载时最高时速为320公里/小时,挂250公斤炸弹时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的时速飞行时航程为998公里。与Bf109一样,Ju87也经受过西班牙内战的考验。

西班牙内战后开始大量生产经过改进的斯图卡B型。它采用双人机组。推进动力为一台1100马力的Jumbo211Da液冷V型12缸发动机。防御火力为由驾驶员控制的固定在机翼两侧的两挺MG17型7.92毫米机枪和由后座无线电员操纵的一挺MG15型7.92毫米机枪。机身腹部中心线可悬挂一枚500公斤重型炸弹,两侧翼下另可加挂110公斤炸弹各一枚。斯图卡机体非常牢固,故能以80度的角度向下急剧俯冲。它所装备的自动计算装置可正确计算出开始俯冲和拉起机头的时机,在前翼梁下装有一对俯冲减速板,而其肥大的主起落架在飞机俯冲时也起到减速的作用。这些特点使斯图卡具有极高的轰炸精度,圆径误差在25米以内。在斯图卡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空气驱动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利的尖啸声,在炸弹还没落下以前,已对地面的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加强了打击效果。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经过改装的JU87B型


1938年,B系列的斯图卡问世。与A型相比,B系列除了机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动。由于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驾驶员和机枪手都在舱内也可以携带500公斤炸弹;另在每侧机翼下面新增的2个挂弹架增加了4枚50公斤炸弹的携带量(但是这时机腹炸弹最重只能为250公斤,也就是说总载弹量最大为500公斤);在左翼加装的MG17型机枪也加强了空中生存能力。1939年9月1日,斯图卡是第一批越过波兰边境实施空袭的飞机。Ju87B向波兰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第一枚炸弹,在历时4个星期的波兰战役中被敌军地面火力击落的斯图卡仅有31架。之后,斯图卡轰炸荷兰兵营,摧毁比利时坚固堡垒,粉碎法国坦克部队的反冲击,扫射敦刻尔克海滩上等待撤退的英国远征军,斯图卡作为德军闪电战的先导纵横欧洲战场。除了轰炸交通枢纽、军用设施等固定目标外,斯图卡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德军装甲部队提供近距支援。在德军每个坦克师都配备有空军的联络员,一旦遇到敌军的抵抗,立即呼唤空中支援,大批斯图卡随之而到,以准确的轰炸迅速瓦解对方的防御,可以说斯图卡就是德军装甲部队的飞行)远程火炮。由于有斯图卡开道,德军坦克才能以令所有军事评论家膛目结舌的速度快速推进。斯图卡也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德军闪电战的王牌。在1940年夏季的大不列颠空战中,斯图卡同样充当轰炸英国南部的主力之一。但此时由于缺少已方战斗机的护航(作为德军战斗机主力的Bf109因航程所限,无法提供全程保护),斯图卡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因为自身防御火力的不足,在英军战斗机的攻击下,斯图卡损失惨重,不久就不再出现于伦敦上空。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bf109为斯图卡护航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不列颠之中远程护航主要有BF110提供但他面对英军战斗机自身都难保


早期斯图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过短,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容克斯公司紧急研制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侧机翼内加装150升油箱并在翼根处加装250升油箱,此外还备有容量300升的副油箱一个,虽然航程大增但是载弹量锐减至仅250公斤。1938年,德军决定为在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配备俯冲轰炸机大队,为此特别开发了舰载型Ju87C。此型号以B型为基础加装了离舰弹射装置、着舰钩和气囊(可在水面迫降时保护乘员),最大的特点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抛弃(兴许还能砸死个把敌军)。和很多舰载机一样,Ju87C的机翼可以手摇折迭以节省空间。可惜“齐柏林伯爵号”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完工,因此斯图卡并没有得到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机会。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舰载型的JU87C型,折叠机翼


1940年5月,Ju87D-1定型。它采用了1400HP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进气口后移,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变得更加流畅。D系列的机身装甲和后部武装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机身下最多可以搭载1,800公斤炸弹!自Ju87D-3开,从此成为不再“咆哮”的秃鹰。此外,D系列中还有Ju87D-4型鱼雷机,后来发展为Ju87E型鱼雷机。而Ju87D-5则是最后一种俯冲轰炸型的斯图卡。它的机翼延长并将机翼武器加强为MG151型20毫米炮,机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弹处理。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JU87D型咆哮鹰变成了沉默鹰


德军在东线战场上一度掌握了空中优势,此时的斯图卡依然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大逞淫威。当德军第六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挺进途中,德军先头部队在一个小镇外遭到顽强抵抗。他们马上召唤空中支援,片刻后十余架斯图卡马上飞临小镇上空,只经过一轮俯冲轰炸,镇内的苏军即宣布投降——斯图卡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装有2门37炮的JU87G型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其装备的反坦克炮结构


随着苏军重型坦克如潮水般地出现在战场上,专门用来反坦克的Ju87G被开发出来,它在两侧机翼下部吊挂一门Flak18型37毫米反坦克炮。虽然为了装载重型武器而取消了原有的一系列部件,可是G型的载弹量还是不够——每次升空只能携带12枚37毫米炮弹。虽然弹药不足,但G型的战绩相当不错,以至于有、了“坦克开罐器”的绰号。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图卡始终是德军有效的战术支援武器,实为同类机种中的经典杰作。但随着德军在东西两线空中优势的丧失,斯图卡也逐渐失去了一展身手的机会,最终大批的Ju87飞行员被抽调到战斗机部队,这只曾经不可一世的“秃鹰”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东线的JU87D-5型


说到JU87就不能不提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少校,他并不是如米歇尔·魏特曼和厄斯特·巴克一样的“装甲王牌”,但他击毁的苏联坦克却超过了二者的总和一一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Ju87“施图卡”飞行员。在鲁德尔的飞行生涯中,他一共执行了2530次战斗任务(大约400次是在Fw190战斗机上,他赢得了11次空战胜利)。他在战斗中飞行了60万公里,用掉了500万升汽油;他一共投掷了100万公斤的炸弹,发射了100万发机枪子弹,超过15万发20毫米炮弹以及超过5000发37毫米炮弹。他摧毁了150个炮兵阵地、530辆坦克他的总战绩包括了530辆苏联坦克(足够组成5个完整的苏联装甲军)、近1000辆轮式车辆、70艘登陆舰、2架拉3型战斗机、1架伊尔2型强击机,还击沉了战列舰“马拉”号、击伤了“红色十月”战列舰、击沉了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这个空中魔王对苏联红军的伤害程度极大,以至于约瑟夫·斯大林本人悬赏十万卢布要他的脑袋。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鲁德尔和他的勋章


鲁德尔于1916年出生于西里西亚,他是一个牧师的儿子。在学校时他的成绩很糟糕,只受了有限的教育。是战争激发出他的飞行天才,他像只自由的飞鸟一样狂热地痴迷于飞行于在右腿因作战受伤而高位截肢后仍然不放弃飞行。1944年3月29日,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少校被授予当时德国最高军事荣誉一一带钻石、宝剑和橡树叶的骑士十字勋章。在最后的绝望日子里,1945年3月鲁德尔曾自愿要求飞往被苏军包围着的柏林以救出希特勒。德国投降后,鲁德尔带领自己的整个大队从苏占区飞到美占区投降,1982年,这位施图卡王牌在德国静静地死去。他的格言是:“只由那些放弃自己的人才会失去信心。”。

空中的飞行火炮,呼啸的飞鹰——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