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對人類“情有獨鍾”的幽門螺旋桿菌,我們是否一定要將其“趕盡殺絕”?

對人類“情有獨鍾”的幽門螺旋桿菌,我們是否一定要將其“趕盡殺絕”?

幽門螺桿菌大揭秘!

來源|Emma說營養

今天之所以要寫這個話題,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以下簡稱HP菌),這個看似很專業的微生物名詞,在生活中已經被不少人似懂非懂地給記住了。

前幾天,一個妹子告訴我,已經有好幾個人和她講過有關HP菌致癌的話題,嚇得她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主動跑到醫院牆裂要求做關於HP菌的檢測。雖然最終被醫生給嚴肅地勸了回來,但她好像還是對HP菌心存疑點和顧慮。

如果你也剛好對這個幽門螺旋桿菌有些興趣,那就一起科普一下吧!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門螺旋桿菌(HP菌)的幾個特性

它對人類“情有獨鍾”,人是它的唯一自然宿主。

它在人體的寄居部位是胃及十二指腸球部。

它是唯一可以在胃酸中存活的細菌,胃酸濃度越大,繁殖得越快。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它還“擅長”分泌很多黏附因子,從而使自己能夠緊緊黏附於胃上皮表面,避免被胃排空。

它有雙側鞭毛,有超強的運動能力,能進行快速螺旋狀移動,穿過胃粘膜層。“口—口”和“胃—口”傳播是HP菌重要的傳播方式。脫落的幽門螺桿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過胃—食道反流可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感染。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門螺旋桿菌(HP菌)對人體的危害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後定居,經數週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後者是導致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所以,目前能夠肯定地說: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

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篩查,有90%-95%的人都是HP菌陽性,遠遠高於其他人群;同時如果對HP菌陽性人群進行胃鏡檢查,這些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幽門螺桿菌也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菌。

這裡的消化性潰瘍說的就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目前根治HP菌就是消化道潰瘍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和胃癌到底有多大關係

兩者有關聯,但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HP菌在發展中國家和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感染的比例更高。中國也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一般人群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高達50%-80%。但是,HP菌感染者中的大多數並沒有胃部症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患胃癌。

目前來說,胃癌早期診斷的標準方法仍然是胃鏡,而不是體檢的HP菌檢測報告。HP菌陽性並不意味著將來一定會得胃癌,HP菌陽性僅僅是胃癌發病的一個環節,人體自身的因素、環境因素對於胃癌的發生也是至關重要的。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檢測的意義在於提示:

HP菌陽性的人罹患胃病的風險會增高,但無需恐慌,平時對你的胃多關照一些,別總是刺激它就好,不需要採取啥特別行動。

HP菌陽性的人如果合併有明顯的胃部不適症狀,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的進一步檢查。也無需恐慌,因為這也不意味著就是胃癌了,只是儘早做一下篩查,避免漏診而已。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檢測陰性,並不一定就不得胃癌。

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P菌)是不是一定要“趕盡殺絕”?

既然HP菌是造成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的常見原因之一,也與胃癌有著“曖昧”的關聯性,似乎應該對其實施“趕盡殺絕”的策略才對。

然而事實未必如此!

HP菌的存在或許也有積極意義的一面,2011年,一篇題為《停止殺死有益菌》的文章發佈於著名的《自然》雜誌上,其中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缺少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哮喘、皮膚過敏等疾病。並且,作者表示:當幽門螺桿菌從人類的胃中消失後,人們更容易患上食管反流症,以及食道癌等疾病。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並不一定致病,有研究表明: “對於一部分HP菌陽性者而言,HP菌的感染是一種“因為消化道菌群失調,缺少了抑制HP菌的其他微生物”的結果。HP菌可能僅僅是一個起指示作用的微生物,它發出提醒,告訴人們其腸道菌群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了幽門螺桿菌對人體可能存在的保護作用。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HP菌在人類身體內的寄居史由來已久,除非用抗生素根除,否則HP菌通常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而濫用抗生素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其後果和代價將是巨大的。我國至少有幾億人群是HP菌陽性,若都通過抗生素來根治,那引起的抗生素耐藥問題將是非常嚴峻的。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所以,共識是:並不是人人都需要根除身體裡檢測到的HP菌!

哪些人需要根除?

對於大部分查出HP菌陽性的人來說,是不需要治療的,只需要中年後定期進行胃鏡檢查;或在有上消化道不適時進行胃鏡檢查。

真正需要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

除了有胃癌家族史人群,還包括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縮或糜爛,或是在病理檢查中發現有不典型增生的,以及計劃長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內的非甾體抗炎藥的人群(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這些藥物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的風險)。另外,胃食管返流、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癜患者也建議根除幽門螺旋桿菌。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同時,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主動去醫院或體檢中心要求檢測自己的HP菌是陽性還是陰性。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屬於胃癌的高危人群,篩查幽門螺桿菌是非常有意義,若查出是陽性應儘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病率。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其他人群,去篩查幽門螺桿菌意義不大,查出是陽性反而徒增沒必要的緊張。

對於經常上腹脹、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首選的檢查並不是幽門螺旋桿菌,而應該是胃鏡。

对人类“情有独钟”的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是否一定要将其“赶尽杀绝”?

研究顯示,只有大約10% 左右的HP菌感染者會患胃病,而得胃癌的概率只有大約萬分之五。但很多人卻由於過度關注HP菌感染的風險,導致抑鬱、焦慮等心理和精神障礙,這方面的困擾有時比HP菌的危害更大。所以,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