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中國是武術的發源地,武術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之一。在我們國家,歷來不缺少優秀的武俠影視,80年代興起的香港古裝武俠影視劇,以《霍元甲》、《少林寺》為代表,大陸拍攝的《黃河大俠》、《自古英雄出少年》,《神鞭》等,這些優秀的作品都讓國人振奮,甚至掀起了學習武術的熱潮。

但同時也看到,我們的這些武術類電影一直在國外熱映,而在國際上並未得到太多的認可,直到2000年,由中國臺灣導演李安指導的《臥虎藏龍》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臥虎藏龍》海報


這種情況不免讓人深思,我們此前的武術片不可謂不優秀,為什麼獲獎的是這一部,或者說,這部《臥虎藏龍》真的代表了武術電影的最高水準嗎?它真的反映了中國武術的內涵嗎?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導演李安


詳細分析這部電影

當時我看這部電影感受還是相當震撼的,主要是這部武術電影的風格和此前的電影有很大不同,在很多地方有了對武術新的認識和突破,讓人意外的是,老外對這種突破很認可,拿了奧斯卡就是明證,也很好地說明:藝術是無國界的,好的藝術作品不會因為文化的隔閡而被埋沒。

1、武術拍出了浪漫風格

武術不光是殺戮,也是一種瀟灑飄逸的浪漫,這部電影中,最重的一段武戲就是兩位女俠在黑夜中追逐打鬥,這段戲運用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特技手段,人物真正做到了飛簷走壁,讓人看了後耳目一新,這不光是先進拍攝技術的體現,也說明了導演對中國武術的一種唯美化,浪漫化的意識取向。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這段打戲的拍攝動用了很多的高科技設備


當然了,另一種可能是此前的電影技術達不到這種風格的展現,不管怎麼說,這段風格飄逸的打戲讓整部電影增色不少,這段戲也是影片拿獎的一個重要砝碼。

2、重情節

中國此前的武術類電影更注重武術動作的展現,有時候一個打鬥場景長達幾分鐘,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但同時也削弱了電影的戲劇性和內涵,甚至《少林寺》這樣的電影,其情節都是非常簡單的,無非就是惡霸欺凌,忍無可忍,苦練神功,大仇得報,這種形式基本成了老武術影片固定的套路,沒有新意了。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劇情塑造了一個被壓抑束縛的女子


觀眾除了熱血噴張外,沒有別的收穫。但《臥虎藏龍》不同,它描述了一個戾氣十足的女子,逐步被教化的故事,在武術的表皮下,講述了一個心靈救贖的故事,這樣一來,整部電影的價值就昇華了,作為奧斯卡的候選,如果沒有很深的內涵,絕對是會被排除在評選之外的,從這點上來說,李安做到了此前武術電影一直忽略的要點,把打鬥轉變為了心靈的碰撞和融合,價值馬上就提升了。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李慕白,代表的是中國的古典品格和意識


從這點來說,給大陸武術電影人了一個很深的啟發和反思。

3、儒和俠的結合

作為導演,除了應用新技術和加入新的理念外,導演對中國古典文化也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儒和俠的結合,比如片中的李慕白,青衣長衫,儒雅靜謐,符合中國雅人的形象,既有中國古代儒生的氣息,又有大氣沉穩的俠義靈魂,讓觀眾迷戀不已。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儒和俠的完美結合


反觀我們此前的電影,大多英雄是高大陽剛的,陽剛加俠義,這種是此前電影的經典形象,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審美,這裡不是說這種方式有問題,是錯誤的。而是說《臥虎藏龍》中,對這種風格做了180度扭轉,從陽剛大氣變成了陰柔儒雅,這和導演李安明顯的個人風格分不開(從他此後拍的《斷背山》可以看出),這種風格也讓我們大陸電影人看到了武術電影表現形式的另一種可能。這種人物思想性更強的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更被現代人所理解,接受。

4、中國藝術,東方藝術的展示

《臥虎藏龍》中的筆墨、刀劍、驛站、寺廟、客棧、竹林、山水,素衣,都表現得中國古典味道十足,看《臥虎藏龍》就像回到了古代,作為一箇中國觀眾,看起來是那麼熟悉,親切,有種天生的親近感,不僅僅是一部武術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中國的古典文藝電影,歷史電影。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白牆青瓦,田間巷陌,青衫布衣


特別是用竹海作為載體,竹子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有太多的寓意:高潔,素雅,正直,文靜,深邃,用竹子做為中國的文化符號再完美不過了。

我們此前的武俠電影,甚至古代電影,都比較缺少對古代元素的還原,作為一個有豐厚歷史文化的國家,確實做得不夠。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茫茫竹海


其實,整個電影,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老外居然也能體會,並認同中國人的這種文化情感。我當時看的時候,《臥虎藏龍》還是評選階段,還沒有拿獎,當時真是為奧斯卡的那幫評委心裡打鼓,好在他們最終能慧眼識珠。

5、對武術儘量真實的表現

不像我們現在的電影,用一些流量小生通過鏡頭切換和各種特技,表演幾個玄而又玄的動作就算是武打了,《臥虎藏龍》的幾位關鍵角色都是有武術功底的,比如張震,楊紫瓊,還有拍攝前一直在武術訓練的章子怡,所以,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很多處都是長鏡頭的實力打鬥,這種視覺衝擊力,讓人大呼過癮。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打鬥逼真,動人心魄


總結

我上面列舉了一些這部電影的特質,一般來說,做了其中一個,兩個就算是非常大的突破了,而這部電影的震撼之處就在於同時有了多項重大的超越和變革,這是李安導演實力的表現,也是他深厚的文藝素養的體現。

略感諷刺的是,這部電影是中國臺灣籍導演李安的作品(這裡無關zhengzhi),我們大陸導演眾多,作為一個武術發源地,本身又長久以來受著傳統文化的浸染,但卻沒有拍出這種水平的電影,也確實讓人感慨。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武打動作真實到極致


至李安的這部電影后,大陸很多導演像是突然找到了武術電影的新思路,幾個知名的大導演在隨後的幾年相繼推出了自己的武俠電影,如張藝謀的《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陳凱歌的《無極》,馮小剛的 《夜宴》,這場由李安帶動的古裝武俠類電影風潮持續了十餘年,但從產出來看,和《臥虎藏龍》的差距還是很明顯。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馮小剛《夜宴》海報


這裡提一部電影《劍雨》,是由吳宇森監製,和蘇照彬一起執導的,影片於2010年上映,我個人認為,這邊電影也是這場武俠風潮的跟風之作,但這部電影是其中做得最好的,或者說是模仿得最像的,其中的文藝風格,複雜的劇情,整體色調氣氛,武術的表現都不錯,而且還加入了一些鬼魅的懸疑元素,稍微缺少的是中國文化這部分的展現。


大陸拍了海量武俠片,為何是李安拍的《臥虎藏龍》拿了奧斯卡?

吳宇森《劍雨》


李安就像一個天才,一部電影包羅了幾個重大元素的革新,讓後來者無從突破,真是一位實力強大的導演界巨擘。時至今日,《臥虎藏龍》依然像橫亙在電影版圖上的一座高峰,讓眾多導演驚歎。

今天就談到這裡,有機會,小夥伴們再找出這部多年前的電影,仔細觀摩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