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高中時期,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專注於學習,不玩手機,不和同學出去聚會吃飯,那麼對整個一生產生什麼影響?

Royal_往事隨風


對於一個高中生,專注力就是成績;如果沒有分心,方法得當,高中三年下來必然成績優異。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的是學生強大的自制力,管得住自己,經得起誘惑,也就能靜下心來學習。

高中是典型的應試教育,分數決定了高考的成色,也決定了人生的新起點。我們主張並鼓勵學生在高中階段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衡水中學的學生在三年的軍事化管理之後並沒有變成書呆子,在大學裡、在社會上同樣過的很出彩。

我最早帶畢業的學生,工作已有八年,其中幾個所謂的書呆子現在都發展的很好。他們重點大學畢業,對工作認真、執著,很快得到單位的認可。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他們在人際關係、溝通協調方面並沒有缺陷。


曾經專注學習的人,將來走向社會,他也會專注於社會賦予他的角色。

當然,在高中玩遊戲玩手機,同學聚會一個都不耽誤的學生中,也有些會成績很出色,將來也很優秀;不過,整體來看,這樣的學生不多。

最後,藉助這個問題我想說,高中課程是很難,但比它更難的是戰勝自我,始終對學習保持熱情。把一種好的學習狀態堅持三年,這非常難,但最終的結果也必將非常棒。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微信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感覺大家高中時候基本上都是隻認真讀書的狀態,比如我這樣的.

高中時候還是比較聽話的,所以都是隻認真讀書不管其它事情的,基本上是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狀態.



一般高中時候的課業負擔還是比較重的,平常時候都是在教室認真的聽課,課間休息就休息一會兒,然後繼續的去上課;吃飯時間了就去食堂吃飯,但是一吃完飯都還要到教室學一會兒的,比如那時候中午飯的時候僅有一個小時,去食堂快快的吃了飯需要十幾分鍾,然後快快的到教室再學一會兒,然後才回到宿舍休息;大家都形成了中午休息的習慣,在宿舍的時候稍微休息一會兒就可以了,然後再去教室上下午課;下午吃飯的時候也是快快的吃了飯,然後可以去一下宿舍,然後就回到教室繼續學習了,偶爾可以去健身器材上面運動一下;晚上的時候也都是在爭分奪秒的學習的狀態的.


晚上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是學習到11點多才回宿舍的,所以平常時候大家基本上完全是投入 到高壓力的學習狀態的.

到了週末時間,也是僅僅有周六下午晚上、週日下午沒有課的,這個時候我會去親戚家 ,去外面轉轉等方式排解一下,也會在宿舍好好休息一下,洗洗衣服、看看雜誌什麼的,當做一種排解方法.

因為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大家一般是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的.這樣到了大學的時候,很多大學生還是表現的比較單純的樣子.假如在大學期間還是沒有應聘上學校學生會、學院學生會、班幹部等職位的話,在整個大學期間基本上還是處於一種比較缺少社會經驗的狀態.



1927年的古董先生


作為學生,學習肯定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而且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好好讀書,考取好的大學,獲得好的學歷文憑是得到優秀崗位的敲門磚。但是在具備學習能力的同時,社交能力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


以我個人為例。我們上高中是在封閉的學校,幾乎不外出,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一個月就一天半的假期,別說跟同學聚會了,連電視都沒有的看,那時剛剛興起的網絡更是一竅不通,我們班上有同學晚上下自習逃出去上網都被點名批評,甚至請家長。

後來考上大學,接觸很多時代訊息,發現自己特別落伍,與很多大城市來的同學格格不入,話題說不到一起,交流都有些困難,感覺被排斥在外,莫名產生一種自卑的情緒。這種自卑情緒一旦產生,對整個人生都會有著深遠的影響,自卑的人都具有攻擊性,性格偏激,敏感,暴躁,怪異,難以相處等等,都是表現之一。這些都是社交障礙。

社交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甚至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到初中,到高中,不同階段,人的心理成熟狀態不一樣,都有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也是受社會信息影響的,那麼在各個時期正常接受這些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不然這一段就會缺失,那麼就會對後期的社交產生影響。


其實對社交後期影響的實例很多,嚴重的,走極端的,比如十幾年前的馬加爵事件,去年的武漢一名大四學生刺傷同學等等,這些都是社交障礙造成的嚴重事件。

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關注培養孩子社交能力,孩子不僅要成才,最重要的是成人,當某些不良事件發生的時候,我相信父母都會選擇讓孩子成人而不是成才。

所以,讓我們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成人成才的能力,讓孩子在後續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的順利。


陽光讓我更燦爛


其實高中時期兩耳不聞窗外事,是大多數同學的一個現狀,因為高中時習學習特別的緊張,面臨考大學的壓力,至於說高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對以後的人生有什麼影響,這個要根據具體的人來具體分析。

比如說有的同學他性格其實是比較活潑的,而且本人的情商智商都比較高,它只是在高中的時候對自己的學習時間管理比較嚴格,那麼將來對自己的人生不會有特別太大的影響。他只是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用來學習而已。並不代表他的情商沒有。

再比如有的同學性格比較內向。但是不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太大的影響。畢竟,高中不是人生全部。還有大學呢,大學就是小社會,可以改變人。


獨立疏籬趣味濃


高中時期,是人身體發育的高峰時期,這個時候你的自我意識已經逐漸成熟。按照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八階段理論,12——18歲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階段。

這一時期,青少年從心理發展規律上更專注於做一個他人眼中的正常人,以尋求與群體的一致性。又因為這段時間,大部分的人都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學習上,所以認真讀書是沒有錯的。可是要想兩耳不聞窗外事,是不大可能的,凡是需要在群體中生活,就必須遵守群體制定的規矩。你無法把自己獨立於整個班級之外,這樣就會成為被群體排斥和孤立的對象,這樣反而會讓你的身心陷入更鬱悶的境地。

若是如題主的假設,之專注於學習,連人際交往捨棄了。這種想法也是太過極端了。若真是在高中時期沒有人際交往,沒有團體活動,獨自一人學習,那麼你的心理在未來和可能有以下幾種問題。

1、 無法融入集體

沒有學會協調和群體的關係,在成人後,也是註定不能融入社會這個大群體的,說的更具體點,和同事關係如何相處,和陌生人的關係如何相處,在過去的經歷中你都是缺乏的。所以說沒有成功經驗的你,很難融入群體生活中。

2、 社交能力匱乏

因為專注於學習,你最擅長的是一個人待著,不與他人有交集,成年後,如何經營自己的社交關係,將對你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需要從頭學習,經歷失敗。這個過程會不會讓你心灰意冷產生其他負面的想法影響你的生活呢?


高中確實是一個應該好好學習的階段,但是你的生活也需要繼續。


心理諮詢師四四


這種情況如果真的做到,影響有多大我不知道,不過這樣的人最後無疑是有大成就之人!


被科技產品圍繞著長大的00後馬上要成為高中生的主力,不像我們這些90後“大叔”,小時候還會和玩伴一起玩彈珠、卡片,他們的玩具一開始就是手機、平板,各種新潮的信息和娛樂方式,讓他們上高中之後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除非這個人有很強的目標和執行力,而且可以做到不受環境影響。

不難想象,他會如何遭受身邊同學的“非議”和“譏諷”,這種情況每個上過學的人我想都有體會,“裝B”之聲會不絕於耳。


在越來越浮躁的當下,取得成績的必然是專注之人。


我高中復讀那一年,在封閉的管理下,做到了沒有手機,沒有聚會,只專注於學習。

也就是過了那樣一年的生活,我發現每天面對海量信息,無用的佔據了絕大多數,離開手機你也不會消息漫天,離了你,每一個人活的都很好,你的同學享受著大學生活,你的父母依舊在努力賺錢,你的國家依舊在發展。。。而你卻無比有效的利用這些時間,做著最大效率的自我提升。


這種“專注的時間”一過去,回到生活,你便會愈發的羨慕當時的那種簡單,自由。未來的你在有這樣可以一個獨自擁有的時間不會在多,而你在想改變之時,內心也會告訴自己,你曾經可以做到專注,現在仍然可以,如果這個目標依舊讓你心潮澎湃。


有回聲的樹洞


兩耳不聞窗外事 ,一心只讀聖賢書。面對物慾橫流,一心只為學習,哪怕外面風雲變幻,在內都能做到雷打不動。如此毅力,非常人所能比擬。這樣的學生走上社會若成不了社會精英絕對不可能是社會庸才。

第一:人要有毅力,否則一事無成。

愛迪生曾經說過:“偉大人物的最明顯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高中階段能夠耐得住寂寞的學生,毅力非常強大,超強的自制力決定了他的學習不可能很差,因為他們面對困難從來不灰心喪氣,認定了的就始終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絕對不會半途而廢。

第二:忍耐和堅持是人生成功的鑰匙。

高中能夠不參加同學聚會、不玩手機,對於學習好的同學高中畢業後一路碩士、博士,在學業上終究擁有一席之地,因為科學研究最主要的就是要堅持和忍耐,而不是全憑聰明才智,因為許多科學成果的獲得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畢竟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對於高中學習成績差的這類學生大部分考上了師範院校或者醫學院,最終也從事著平凡而又能成就別人的事業,最終也混的出類拔萃,因為他們的堅持將會導致他們的成功。如果這類高中生最終選擇了仕途,人生或許有所痛苦。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們不善與人交、不善隨波逐流的秉性決定了官場不是他們的最好選擇。

總之,作為學生安守本分是必須的,但是必要的活動還是參與為好,獨木不成林,人生還是需要豐富多彩。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老王的教育情緣。”


教育情緣


這樣個案比較奇葩,但不一定是學霸哈!

如果是學霸,這樣的同學也是極品!不過進入社會之後的的發展真的很不好預測: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玩手機,和同學朋友可供交流的方面就很難說,如果說他能博覽群書,對考試書之外的學習也極為熱心,那麼他可能就是大家眼中的學神,只要他性格好,是不會缺少朋友的。不過如果他專注的一直是考試內的學習,那麼可供交流的就很少了。會比較孤單。

不過現實中這樣的學霸學神很少。因為十幾歲的孩子內心極為活躍,對他們來說外面的世界實在很精彩,專注於考試內的學習,他需要多麼大的定力呀!

也可能是非常想取得好成績、壓力極大、性格又內向的同學。我似乎曾經有一個這樣的同學,因為他是男生,我們當時男女生很少說話,等到上了高中也就是三年的同學情分漸漸地消失在了空氣中,實在話現在連名字也記不起來了,曾經問了一位和老同學聯繫比較密切的同學,也沒有能記起他的名字。

我想高中同學可能情況不會相距甚遠。

一個人的一生,十幾歲也只是很短的幾年,可這個年齡段所學、所思、所結交對一個人的一生可能有很重要的影響。不僅僅是考試範圍內的學習,而是一個綜合的思維、學習和同學之間的相處。如果高中苦讀上了大學後恢復了年輕人的熱情青春的本性,那麼高中的苦讀就是利大於弊,就是沒有讀大學,能學得一技之長也是以後幸福生活的基本,不過高中除了為考大學而拼搏,我想也沒必要如孤獨的苦行僧般“折磨”自己。這樣的生活對一個人一生髮展的影響還要看他的心胸和與人相處、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


快樂庭院



凡是看過武俠小說,或是電視劇的都知道,有一種功夫高人,時不時的就要來個閉關修煉;國家隊在備戰奧運會期間,也要搞封閉訓練。

那可能有人要說,閉關哪行,不是得需要交流嗎?其實就算是交流,也是在行業內部,也不是去外面做應酬,也屬於閉關修煉的一項內容,從沒有偏離過自己的目標。

那麼為什麼閉關修煉這麼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謂一心不得二用。尤其在學業以及技術的提高方面,最需要集中精力,不被外界干擾。

其實我剛看到這個題目時,就想說:小夥子,你想多了!

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每天即便是被動的,也要接受很多信息。就像是池塘裡的魚,當池塘被汙染時,所有的魚都沁潤其中,沒有哪條魚會倖免,沒有哪條魚會獨善其身。所以說,不要擔心把注意力集中到一點,你將來會後悔,不會的,相反的,如果你做的是你該做的,就從來不會後悔,並且還將成為你未來的驕傲!

要說對將來的影響,那只是想象中的事,因為人的適應性是很強的。不是說60天就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嘛,所以說,不需要擔心這些。就像一個笑話所說,“從小我的心裡就一直在糾結,將來到底是要去清華,還是要去北大,後來漸漸發現,嗨!原來想多了!”


高考志願肖老師


不會有什麼影響。

高中是學習打基礎的階段。至於人際交往,社會經驗,整個高中就3年。整個圈子撐死了,也就是學校以及周邊熟人。

人生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對很多高中生來說,三年好好讀書,能好好讀書最最重要。

至於人際交往,至於社會經驗,進入社會後,自己有心,放下姿態,及時學習,是很容易學會並處理好的。

好好讀書,獲得的機會是進入更好的一片天地,獲得完全不一樣的社會體驗。

而過早去學會所謂人際互動,人際關係,社會經驗,只會讓自己侷限在很窄的社會圈子裡。對人生的拓展,沒有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