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凶”

清晨時分,賣菜的小攤小販以街為市做起了小生意,吆喝聲、叫賣聲不絕於耳,讓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很鬧心;中午時段,商家們任性地開起“店外店”,將桌椅擺上人行道,行人只好無奈地繞道而走;華燈初上時,商販們湧入不寬的路面,各自為營做起小買賣,造成路面混亂擁堵……

以上佔道經營現象,出現在中心城區的部分路段。這些不文明現象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影響市民的正常交通出行。


現象一:

商販佔道賣菜 居民苦不堪言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說起佔道經營的問題,家住中心城區三蘇路的李女士有些鬱悶。

李女士所居住的三蘇路屬於青江片區,該片區有多個小區。李女士說,近年來,許多小攤小販在三蘇路擺攤設點賣菜,雖然滿足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所需,但佔道經營現象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同時,由此帶來的噪音,也讓附近居民感到不適。

5月30日8時許,記者在三蘇路看到,道路兩側的人行道、車行道,已被賣蔬菜、水果和花草的攤販所佔據。商販的吆喝聲、市民的討價還價聲和車輛的喇叭聲混合在一起,讓街道環境顯得嘈雜、混亂、擁堵。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不僅清晨該路段很熱鬧,到了晚上這裡仍舊熱鬧非凡。

當天19時許,記者在該路段看到,商販們紛紛將攤位擺在路口車行道上,有的商販為了招攬顧客,還點著燈並使用喇叭叫賣。居住在附近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叫賣聲已經影響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現象二:

餐館擺上人行道 行人需要繞道行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5月30日11時許,在中心城區柏楊西路附近,不少賣盒飯的攤販正忙碌著,他們將爐灶、餐桌和凳子擺在人行道和車行道邊,街道顯得極為混亂。

同樣在中午時段,嘉祥路的各家餐館人聲鼎沸,有些商家就在人行道上開起了“店外店”。一家賣蹺腳牛肉的店鋪外面擺放了近10張桌子,將店外面的人行道塞得滿滿當當,行人只好繞道。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在翰園街,佔道經營現象更為突出。做餐飲生意的商家將凳子、桌子擺在道路一側,許多取餐的外賣小哥也將摩托車停放於此。道路的另一側,則被其他商家和攤販們“佔領”。其中,賣雨傘的商家將大約20把傘一一撐開放在地上,供市民挑選;賣衣服的商販將掛滿衣服的架子擺在街道上。佔道經營行為,讓該段路變得狹窄和擁堵。

現象三:

佔道經營 影響城市整潔通暢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日前,根據市民和網友的反映,記者還對中心城區海棠廣場、普賢街、上土橋街、樂青路等地進行走訪,發現以上路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佔道經營、亂擺攤設點現象。這些路段大多有學校和商場,是中心城區人流密集路段,亂佔亂擺不同程度造成學校、商場周圍出現交通混亂和擁堵。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在採訪中不少市民表示,中心城區部分路段佔道經營現象已存在很久,這些不文明現象影響了城市的整潔和通暢,讓樂山旅遊城市形象受損。

以街為市開起“店外店”,這佔道經營有點“兇”

“賣菜和賣小吃的小攤滿足了部分市民的生活所需,給大家帶來了便利,但佔道經營現象也破壞了城市的整潔,損害了城市的形象。”市民曾先生說,有關部門應在中心城區科學合理地規劃建設公共設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同時,加大對佔道經營現象的長效管理,讓城市變得更整潔有序、和諧通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