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我的讀者大部分應該都是普通人,大約沒有馬雲、馬化騰這樣的大佬,普通人中,很多人炒過股,買過房,搞過投資,甚至不少人都在其中掙過錢。

那麼,我問大家一句,你們真覺得,你投資掙了錢,都是憑你自己的本事嗎?都是憑運氣嗎?你能保證剩下幾十年,還有這樣的本事和運氣嗎?

劉德華監製的《東方華爾街》這部迷你劇,最了不起的是說了一句人話:“沒有什麼真正的自由市場”。

這部劇在試圖揭露資本主義的邪惡,在告訴所有人,我們普通人身在其中,無論多麼努力,都只是一個推著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贏家通吃,莊家通吃,無論是股市,還是房市,無論你多麼聰明睿智,你都是在追逐虛妄的成功。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其實大家早該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大富翁》遊戲,贏家最終只有一個,其他人不是破產,就是正在破產的路上。你以為這是一個真正自由的市場,是一個公平的賭場,所有人投入到其中,憑本事憑運氣掙錢,其實不是的,索羅斯等資本巨鱷無時無刻不想從你們手中把錢掏空,而政府也得隨時準備用國家的力量和戰略儲備去打金融戰。身在這樣一個漩渦中,普通人怎麼可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玩過《大富翁》的都知道,這遊戲的最終結果,就是其他玩家全部破產,只有一個人獲勝,你在初始階段的房產、投資,都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裳,這就像是科幻小說《贍養人類》中的“終產者”社會。人家不偷不搶,靠著“公平”的遊戲規則,就把所有人收割成了一無所有的無產階級。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這個規律都不會變,“馬太效應”貫穿人類歷史始終,土地、資源、財富都會越來越向少數人集中。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這就是一場大規模的大富翁遊戲,少數的人在賭桌上抓住了機會,脫穎而出,玩成了階層的躍遷,更多的人悲慘地跌落下去,淪為赤貧,這就是馬克思論斷的:“所謂小資產階級,最終大部分都會跌落為無產階級”。所以,現在所謂的中產積極,都是潛在的無產階級,現在的中小企業,都是潛在的破產企業。你不要拿那些創業神話來反駁我,我談的是大概率。

而對於大資本家來說,他們是不在乎地區、國家的未來,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未來的,他們本身也身不由己,被利益綁架著往前走,為什麼大資本家做到最後,都變成了金融投資商和房產商?因為這兩樣就像吸毒一樣,只要沾上了,就根本停不下來,搞實業是不會搞的,買下整條街,買下一大堆產業,總之壟斷才是最舒服的。

《東方華爾街》中提到的“數碼金融城”,我猜測應該就是當年李嘉誠父子搞的香港數碼港,香港長期以來,除了房地產,就剩下金融業了,香港的房地產泡沫,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之一,無數人蝸居在極其侷促的空間裡,一生為了一個小窩,披星戴月,做牛做馬,還未必能夠圓夢。而在高科技方面,香港是浪費了無數次升級的機會。1998年,在香港政府的支持下,曾想打造一個數碼港,改變香港的科技面貌。那時候,香港在軟件(可以吸引全世界和國內人才),硬件(比當時國內更優越的寬帶環境),資金(非常完善的資金渠道),都比國內強。為了配合這個政策,李嘉誠之子李澤楷還購入了騰訊20%的股份,當然第二年就賣了,數碼港也搞成了房地產開發項目。

在李氏父子經營下,最終數碼港沒建成,還是去蓋房地產了。做過房地產之後,賺錢太容易,就如吸毒之後,玩別的就很難再獲得快感了。一日房地產商,終生房地產商,別的是不會幹的。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的野心不小,它試圖講清楚那些高高在上的狗屁東西的本質——一切政治學,都是經濟學,一切經濟學,又都是群眾心理學,而群眾心理,往往又代表著政權的力量。一切的社會輿論、股價漲跌、項目的興廢,都和政府、資本、群眾的三方博弈有關。這其中,最弱勢的就是群眾,他們知識和信息有限,在金融漩渦中,處於單向透明狀態,大數據可以知道他們的一切,他們卻不瞭解他們買的股票、買的理財產品、買的房子,到底代表著什麼?運氣好的,算是投資,運氣不好的,那就是買了別人的負債和地雷,慷慨接鍋。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最有意思的是,最弱勢的群眾,偏偏又是最不團結的,短視而自私,逐利而排他,一個個總是想著鹹魚翻身往上走,想著在這場賭局中幹掉大部分同階層群眾,跨越階層,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幸運兒和天選之子,一點點利益就可以收買他們,分化他們,給他們一點幻想和期望,他們會幹出任何不可理喻的事情,結果,他們99%都是悲劇。

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華曾力推“八萬五”政策,目的是每年增加“八萬五千套住房”爭取10年內能夠讓香港7成人士擁有住房。今天,如果在中國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推行這個政策,底層人民肯定舉雙手贊成。但在當年的香港,中產階級卻上街遊行反對這個政策。最後因為壓力,這個政策被取消了,現在香港人都在抱怨房價貴。如果當年這個政策推廣成功,則能夠促進香港經濟良性發展,減少泡沫,也降低年輕人的生活,創業成本。中產階級為什麼反對呢?因為這個政策推出之後,就導致了房價暴跌,他們的資產就快成了負資產了,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樣炒房發財,實現財富自由了,於是——中產階級站到了底層人民的對立面。他們希望地產金融的“大富翁”遊戲繼續玩下去,他們總覺得——為什麼輸家一定是我?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這個世上,有一樣最值錢的東西,叫做“信息差”,人和人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葉抱一那樣的經濟學教授、政府高參、官員,瞭解的真相就比普通人多得多,所以他們可以翻雲覆雨,可以創造經濟奇蹟,打贏金融商戰,也可以撬動資本市場,為自己牟利,給民眾帶來災難。所以,你可以在這部電視劇中看到,一個電話,就可以讓股票漲停,一個八卦新聞,也可以讓股市崩盤,這一切的偶然,都是可以通過“看得見的手”製造出來的。

劉慈欣《三體》小說中,有個設想,通過楊冬和丁儀的嘴說了出來——世界上可能不存在什麼物理學!你所見的什麼宇宙,你所知的什麼自然規律,可能早就被人動過手腳了!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是你想象中“未經人事”的處女?怎麼可能是一場“未曾動過筷子的筵席”?

雖然有人說:“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群眾性的貪慾和盲動,確實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危機,但那些擁有內部消息的人,知道世界真相的人,只顧一己之私,不作為,或者幹出火上澆油的事情,那也是犯罪。

我們見過股災,見過互聯網金融P2P一地雞毛,見過房價崩盤,見過大規模的爛尾樓,見過各大城市的科創園、軟件谷一批一批圈錢跑路,見過有人炒股遭難站陽臺,見過有人炒房失敗砸售樓處,也見過投資理財失敗大爺大媽們圍著銀行和金融公司拉橫幅抗議,更見過那些年輕的孩子,被消費金融洗腦,打裸條的打裸條,跳樓的跳樓。

《東方華爾街》,講透金融遊戲的本質的“神劇”

這個世界的模型,說複雜也複雜,複雜到你沒辦法用數學模型去描述它,複雜到任何一個知名經濟學家說的話,都會變成無法應驗的屁話;這個世界說簡單也簡單,簡單到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當然,還可以更簡單——“凡人皆有一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