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山西運城鹽湖重現古老傳承“五步產鹽法”

山西運城鹽湖重現古老傳承“五步產鹽法”

6月6日,運城鹽湖重現久違的“五步產鹽法”。這種古老的生產工藝2007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的產鹽史始於山西運城,運城鹽湖是人類最早開發的鹽湖。據有關記載,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曾為爭奪生活資源——運城鹽湖的鹽發生過戰爭。隋末唐初時“五步產鹽法”的出現,將鹽湖千百年來靠“天日曝曬,自然結晶,集工撈採”的自然生產方式轉變為“集滷蒸發、過‘籮’調配、儲滷、結晶、剷出”的產鹽生產方式,這被稱為“五步產鹽法”。

五步產鹽法(墾畦澆曬法)的出現,是河東鹽池產鹽工藝的重大創新,是鹽業生產技術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中國鹽業生產史一個劃時代標誌。到宋代以後,此法傳到了沿海,取代了那裡的煎煮成鹽法。這一先進生產方式被英國近代生物化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稱為“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的活化石”。

但是,五步產鹽法這種技藝主要是以口傳心授和典型的以師帶徒的方式來傳承。加之傳統產鹽是露天作業,異常辛苦,很多年輕人不願學習和繼承,故使得這種手工技藝難以保護、傳承,如今只有少數老工人掌握,如不及時搶救和保護,這種寶貴的傳統技藝將面臨失傳的境況。

2010年起,“河東大鹽”另一項功能逐步被人們再次挖掘。運城鹽湖所產之鹽俗稱“潞鹽”,又稱“河東大鹽”,是滷水經陽光暴曬,南風攪拌,吸收天地精華自然結晶而成,特點是晶體潔白、顆粒大、質味純正、雜質少,並含有鎂、鈉、鉀、鈣、鋅等多種礦物質,具有很高的醫藥價值,於2013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明代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多次提及河東大鹽——《本草綱目·金石五·食鹽》中記載:“大鹽生河東池澤,粗於末鹽,即今解鹽也”、“鹽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大鹽,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他認為:河東大鹽是既能治病,又是“使人肌膚潤澤、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的良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始,由於生產成本過高,運城鹽湖就已逐步停止河東大鹽生產。2010年起,為充分釋放河東大鹽的醫療功效,適應現代人群的康養需求,運城鹽湖逐漸恢復這種古法產鹽生產工藝,以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探索“河東大鹽”的更多價值。如今,運城鹽湖景區利用河東大鹽,在原有礦鹽理療體驗項目的基礎上,自主研發出礦鹽理療袋、礦物鹽雕、鹽霧清肺等一系列河東大鹽的衍生產品。其中,運城鹽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熱型礦鹽理療袋在2017 年正式提交醫療器械申請,於今年1月3日完成國家醫療器械註冊,取得了山西省2018年第一張醫療器械准入證書,拿到了進入醫療保健市場的“身份證”。

未來,我們期待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步產鹽法”在河東人的傳承下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源自運城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