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參觀過海康大華展廳,這不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安防……

4月19日至20日,在深圳安全防範行業協會副會長楊鵬、副會長王達,中國安防系統集成科技創新產業聯盟理事長沈衛民的帶領下,由麥馳物聯、達實智能、朗尼科、旗雲智能、昌恩智能、廣東兆邦、源茂升、創顯光電等10餘家深圳知名的系統集成、工程企業負責人組成的深圳安防協會考察團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等杭州優秀安防企業考察學習。

筆者有幸作為其中的一員,也參與其中。兩天下來,感觸頗深,和大家交流一二。

全球安防的中心?

此次杭州學習之旅,恰逢杭州安防展舉行。在開幕式上,從主持人到致辭嘉賓再到企業代表,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全球安防看中國,中國安防看杭州”。而在五六年前,這句話的“主人”還是深圳。現如今,作為“世界安防之都”的深圳,也只能靠量取勝。

無論是安防企業的研發投入、創新程度,再到政府的扶持力度,深圳和杭州都不可同日而語。這個話題,討論過很多次,便不再多說。

“安全防範”不再是唯一目的,泛安防時代來臨

每次參觀海康和大華的展廳都會發現他們的展廳又多出了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海康前兩年推出了無人機,現在又有了反無人機系列產品;大華新推出了智能應急指揮機器人、機器視覺系列產品。(PS:還是建議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去他們的展廳看看,一定會有所收穫)

參觀過海康大華展廳,這不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安防……

參觀過海康大華展廳,這不是我以前認識的那個安防……

安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現安全防範已經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如何實現智慧的可視化管理是今後安防發展的一大趨勢。在座談會上,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談到,海康威視要做的是,如何在以可視化的基礎上,提高生活/工作/管理效率。所以,你看到了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智能分揀機器人是如何助力物流行業的,你看到了智能泊車機器人是如何助力停車行業的。

表面看起來,他們在做著和安防毫不相關的事,但處處顯露著他們的優勢,他們涉足的每一個領域都是他們最拿手的。我們以大華的“零跑汽車”為例,未來汽車的核心技術將不再是傳統的底盤、車身、發動機,而是電池、電機電控、智能駕駛、智能互聯。在這些方面大華都有相關積累,特別是智能化技術已經在交通領域有很多應用案例,網絡互聯、軟硬件結合、嵌入式應用更是大華的看家本領。

簡單說來,以視頻為中心,強大的技術儲備、行業級解決方案以及龐大的供應鏈體系都能夠支撐海康和大華在其他領域馳騁。

如果細心的朋友,你一定可以發現,早在前兩年,海康和大華的官網對於自己的定位就已經發生了變化。現階段,他們分別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海康: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全球提供安防、可視化管理和大數據服務。

大華:以視頻為核心的智慧物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

不僅如此,除了以海康、大華為代表的設備廠商以外,來自上游產業鏈的芯片企業也在做著“泛安防”業務的嘗試。以地平線推出的最新人工智能芯片“旭日“為例,”旭日“可服務於人像布控業務,適用於人流密集的通道、出入口、大型活動安保等場景,在商場裡,以人為中心對每一位顧客什麼時間進入商場、關注的商品、停留時間、是否產生消費等行為數據化並進行流量統計、人群畫像、停留點和移動軌跡分析,洞察顧客行為挖掘其喜好和價值,深入挖掘人、貨、場之間的關係,為商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因此,我們可以說,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雲存儲等新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現在的安防行業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簡單的人防、技防,而是日益向著高科技、智能化、專業化發展,呈現出以需求為導向、業務細分更加完善、技術與產品的應用範圍逐漸擴大並服務於更多行業的顯著特點,昭示著泛安防時代的悄然來臨。

所以,當你有一天看到安防企業推出了無人駕駛車、人臉識別自動取款機等等產品的時候,請不要覺得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