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眼镜蛇机动

,这是俄罗斯苏-27战斗机的招牌表演动作,操作步骤就是疯狂拉杆,呼啦抬头,然后自动恢复,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看苏27飞行表演,眼镜蛇表演都让人心动,最近几年有了苏-35眼镜蛇机动还升级了,无限制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一直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眼镜蛇机动在实战当中真的有用吗?

其实眼镜蛇机动是“非法”操作,设计师在设计苏27的时候严格限定了飞机的迎角,最大不许超过26度,眼镜蛇机动如何来的,就是试飞员普加乔夫,拉杆动作过大,超出限制之后的意外惊喜,本来以为飞机要失控,准备跳伞,最终发现苏27,自带救命属性,飞机能自动恢复平飞状态,这就由非法操作转正规动作。

于是乎,眼镜蛇机动同时又叫做“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虽然说眼镜蛇机动转正了,但是实际上,眼镜蛇机动所需要的条件是非常苛刻的。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根据李中华试飞员在《飞行力学》上的文章指出,“飞行员在开始机动之前,应检查是否具有如下的进入条件:高度(h)为 1,000~11,200m,速度(v)为 310~420km/h,俯仰角(θ)为 22°~24°,发动机转速(n1)为 53%~99%,剩余油量为 1,220~4,775kg(对应的重心位置为 36%bA)。”

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做这个动作的飞机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显然,实战中不可能会给飞机这么凑巧的条件来做标准的眼镜蛇机动。

尤其是一旦在速度过高的情况下强行进行眼镜蛇机动,飞机结构强度就会吃不消,会直接空中解体。在苏27试验机试飞阶段曾经发生过,高速飞行,轻轻一拉杆,飞机四分五裂,人机俱灭。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同时,进入缠斗的战斗机想要保持优势,抢先占位,速度就不能过低,需要保持在800-1200千米每小时,但是在这种时候,眼镜蛇机动是做不出来的。上面中国试飞员也说过,想要眼镜蛇机动,速度必须在500千米/小时以下。

那么眼镜蛇机动就真的这么毫无用处了吗?那倒也不是。胸口碎大石有没有意义?后空翻有没有意义?没有人打架的时候会真的后空翻,但是会后空翻的人在能力上绝对比不会后空翻的人强。这一点在飞机上也是一样的,眼镜蛇机动的出现不是说真的有飞机在实战中会去做这个动作,而是这种战术动作为空战提供了全新的姿态。

每种战斗机在空战时候都可能发生各种意外情况,某些时候敌人咬尾很近的时候,采用眼镜蛇机动类似的减速动作可以改变敌我态势。划重点哦,是采用与眼镜蛇机动类似的减速动作,不是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从本质来看,这也是一种减弱可控版的眼镜蛇机动,不过速度限制小得多,可以在高亚音速做这个动作,唯一的缺点是,动作要有隐蔽性和突然性,假如让敌人有准备,那就妥妥的死定了。其实这就牵涉到一个战斗机空战的问题,普通的战术,就是靠站位发射武器,为此需要拼速度,拼高度,这也是飞机典型设计点之一。但是空战也很复杂,不是所有时候都拼速度,拼高度,有时候会翻过来。拼减速度,拼滚转,这就是俗称的角度机动。减速度快,有时候也是某些战斗机的杀手锏,让敌人猝不及防冲到前面。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我国飞行员最近年也开发挖掘战斗机的减速性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一对一空战对抗,侯兵林处在极为不利的防御位置。面对紧追而来的“劲敌”,只见他收油门、放减速板、急剧拉杆,操纵飞机进入失速临界状态。很显然,这个特技飞行动作让对手猝不及防:前一刻还在侯兵林机后瞄准,后一刻就变成了被瞄准对象。态势即刻反转,侯兵林成功占据有利进攻态势。“只有飞过临界点,才能真正摸准战机脾性,从而能抓住失速前的那一秒进行操控,让脱缰的野马变得温顺听话。”今年年初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的侯兵林这样告诉记者。

眼镜蛇机动小儿科:有推力矢量,歼20战翻F-22不是梦

从四代机开始,普遍采用推力矢量技术,眼镜蛇机动已经过时,可以做到完全无忧虑操纵,飞行员可以完全放开飞,假如自己认为战术动作合理,能赢对手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