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廣東揭陽哪個旅遊景點比較出名?

陳探長


揭陽又稱“榕城”,是粵東潮汕地區三市之一,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揭陽市內著名的景點有揭陽學宮、興道書院、德安裡、盤龍閣古寺、霖田祖廟、百潭谷、黃岐山風景區、大北山森林公園、黃滿磜瀑布等。

德安裡

是廣東省內罕見的大型府第式建築組群,位於普寧市洪陽鎮區東南,是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府邸,始建於1871年,前後用了20年時間才建成。德安裡分老寨、中寨和新德安裡三部分。建築格局上,老寨屬“百鳥朝凰”,中寨與新德安裡為“駟馬拖車”。三寨相連,共有773間房屋,佔地面積近6萬平方米,集齊了潮汕民居建築形式的大全——下山虎、四點金、五廳通、獨腳獅等,堪稱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

黃滿磜瀑布

位於揭西縣京溪園粗坑村粗坑河上游,是一道落差近百米的天然瀑布,享有“嶺南第一瀑”之名。黃滿磜瀑布所在山谷幽深,山間草木繁盛,最適合夏日消暑。對於攝影愛好者而言,這也是一處極佳取景地。天氣晴好時,傍晚四五點左右可以在此看到瀑布最美麗的一面。斜射的日光照進谷底,整個瀑布周圍的植被猶如鍍上一層金光,幸運的話,還能拍攝到彩虹。

瞭解更多精彩的民俗人文旅行資訊及攻略線路,請關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旅遊網,帶你遊遍56個民族


56民族行旅遊網


1、興道書院

興道書院興道書院在棉湖鎮之東南,前臨雲湖。湖兩旁,一為“之”字形橋,一為拱形橋,各有千秋,湖邊木棉挺立,直刺雲天。站在書院之前,近望隔湖嶺頂埔,有如硯臺。遠望則層巒疊嶂,正中有鐵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並排,有如筆架。真個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書院正座寬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門樓高聳,屋簷凌空,大門上有石刻“興道書院”四字,有聯雲:“興紀五百年,見知聞知,自古皆稱名世;道傳十六字,同學同鄉,於今共頌作人。”門背則刻“砥行立名”。門樓內為天井,步入大廳,為文昌爺寶座。再過一天井,是一排高樓。樓下一廳二房,樓上斗拱交錯,畫棟雕樑,脊簷巍峨,祀魁星爺。樓前掛木匾書“造鳳樓”。又有聯雲:“是樓上主人,雲水湖橋資覽勝;幸棉中學子,鳳龍臺閣定初基。”書院左側為瑞制祠,寬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

2、龍頸水庫

龍頸水庫龍頸波光(龍頸水庫)在(揭西縣)五經富鎮之北,處於龍江上游。龍江發源於豐順縣之八鄉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縣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為南河最長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興建水庫,歷二年餘而竣工。在與豐順交界處建上庫大壩,又在下游的龍頸口建下壩。蓄水量達一億多立方米,是縣內首屈一指的水庫。上庫大壩,高達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壩上寬闊平坦,將兩旁高山連成一片。右側有樓閣,紅牆綠瓦,古色古香。左邊水中有圓形放水臺,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縱橫十餘里。上游山貨,在此集散,為繁忙之轉運站。壩左側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宮殿,因處水平線之下,又稱水晶宮,內分四層樓,裝電機三臺,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機輪飛轉,馬達轟鳴。控制室中,銀光屏閃閃發亮,似珠光寶氣。各層之間,迴廊相接,長梯相通,迂迴曲折,可從另一洞口而出。

3、方方紀念館

方方紀念館方方紀念館,建於洪陽文化廣場,為四層樓房建築,面積約2700m。該館是為紀念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的先驅、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和國家僑務事業的卓越領導人方方而建。方方同志是洪陽鎮西村人,青少年時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1919年“五四”運動時任普寧學生會會長,1926年春轉為0黨員,歷任0潮安縣支部書記、普寧縣委書記、汕頭市委書記、福建省上杭中心縣委書記、閩粵贛邊區省委職工委書記、福建省委宣傳部長兼武裝部部長、南方工委書記、0中央香港分局書記、華南分局書記等職。解放後,任0華南分局第三書記、廣東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長、中僑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等職務。曾當選為黨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屆人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文革”期間,方方同志受到殘酷-,1971年9月含冤去世。

4、神泉勝蹟

神泉勝蹟在惠來縣城南7.5公里處,地處廣東省東南沿海,西臨南海,背靠文昌山,是縣內龍江、鹽嶺河和雷嶺河匯合出海港口,是粵東地區歷史上著名的海港。建於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勝蹟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說。(“三奇”即奇物——絲線吊金鐘,奇魚——拜魚,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樓海市、海角甘泉、煙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筆高標、晚霞歸帆、書院青松、古井通海。) 相傳隋朝年間,神泉四面環海,是一個孤島。唐朝時,島上已有居民,以捕撈為生。爾後,因泥沙沖積,島嶼與陸地相連,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勢,居民倍增,逐漸於神山古廟前後創建神前、神後、神山等13個村落,合稱“神山巨鎮”。海角甘泉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代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其時潮汕神童蘇福為其題寫獨腳聯“抉(快)取攜而不竭任滷浸鹹蒸獨標平淡”,一時成為絕對,擴大了此泉影響,並被人們編寫出許多神奇傳說。

5、天竺巖

天竺巖天竺巖位於揭西縣城河婆鎮南面4公里的明山東麓,創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為佛殿,今增新宇,風光如畫。1989年7月1日列為縣級文保。1995年被批准開放。巖所處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與毗鄰的巾山、獨山成為隋代創建三山國王廟之神話出處,馳名兩岸,堪稱“揭西第一洞”。清《廣東通志》載:“招仙觀在揭陽縣西明山(今屬揭西縣),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傳有羽士隱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釗和尚募資,鳩築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規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陽縣正堂顧,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員黃鷹揚等12人呈文,稱其祖楊蘊有糧田12畝,於康熙十八年(1679)施巖為香油資,為防被變賣,須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縣主顧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證禪師住持此寺,遍題十方,修葺擴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備(今存碑記)。

6、北標窺日

北標窺日北標窺日是北迴歸線標誌塔,位於揭東縣地都鎮雞籠山南麓,是標誌地理學上北迴歸線經過地方的建築物。由浮雕地球儀、“北”字承重架和觀賞臺三部分組成,塔高13.6米,底壇直徑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點,太陽光直射北迴歸線時,能透過標誌塔地球儀的中軸線管,在觀賞臺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北迴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斷自轉外,還以橢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旋轉,叫做公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轉就形成了四季輪迴。地球公轉時是斜著身子繞太陽轉,地軸與公轉軌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夾角,因此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有時直射北半球,有時直射南半球。把太陽光直射在最北面的點連成一條假想線,就叫北迴歸線。一年之中太陽光的垂直照射點就在北迴歸線到南迴歸線之間移動。

7、郭氏大樓

郭氏大樓棉湖郭氏大樓,位於揭西棉湖,為清初富商郭來所建。大樓位於棉湖古鎮翰林府右側,永昌古廟左側,面對高聳的鐵山筆架峰,瀕臨秀美的雲湖。湖橋亭榭鑲綴,名勝古蹟交輝。與興道書院、翰林府、雲園、永昌古廟等,形成一個壯觀的建築群。郭氏大樓顯得尤為雄偉壯觀,是遠近有名的建築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築之最”的美譽。此樓建於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於1746年。整座樓佔地5460平方米(約合9畝),樓寬52米、深105米,有四條花巷,五落院堂,後面有高4.25地瓊樓一座,其建築格局,模仿宮殿形式,裡面原有99間房經後代修補增建,總數為100間,即所謂“駟馬拖車”、“百鳳朝陽”的格局。整座大樓以貝灰三合土夯成(據說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紅糖),堅固美觀,大院中有小院,院牆砌有長窗,清雅超俗。樓前有廣場和高照壁。廣場之右側建有“會元居”,是該樓主人當年接待四方商賈和賓客之地。

8、京明溫泉度假村

京明溫泉度假村全國有機茶生產基地,中國十大名茶示範茶園。位於揭西縣京溪園鎮。周圍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縣城25公里,距揭陽市區35公里。是一個集生態茶園、旅遊觀光、會務、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2003年2月動工興建,2004年1月開業。度假村整體規劃面積10072畝,其中核心區面積52畝。北迴歸線穿境而過。玉、明、鏡、翠、盅五潮環繞雲、龍、翠、松、孔雀五嶺,亭臺樓榭,曲徑橫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氣、享人生體閒”的開發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遊、行、住、食、娛、購六要素配套各項旅遊設施。主體區有京明長城、水上世界、動物觀賞園、京明寶塔等20多個景點,集中了度假村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的精華,體現了度假村,的主體風貌和功能。特包景’區主要包括京明茶園、茶藝館、茶山畫廊等景點,盡顯中國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

9、赤松觀龍藏洞

赤松觀龍藏洞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西北8公里處,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廟,世稱“龍藏洞”。這裡山清水秀,清幽雅靜,自然風光綺麗,民間傳說:當地乾旱缺水時,唯有此處終日泉水潺潺!歷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擇此地作風水,誰知羅庚盤一擺放,指針即不動彈,不可思議。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據傳,清朝乾隆年間,惠來縣靖海鄉人宋超月乙鏡真人,與道友暢遊潮州九邑,惠來都十八景地,識崑崙山落脈,西系葵峰望天嶺、雙乳峰,居普陀巖虎頭山,悟蓮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獻寶,仙師南行追龍趕鳳,但見龍藏鳳棲,到了“龍藏洞”,遂推卜立願而戲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後,自有吾後傳明月善人,在此為師創觀建宮,存真容於龍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當地道友自籌資金300餘萬元,修復古廟,圓成“龍藏洞赤松觀黃大仙廟”,並經揭陽市宗教事務局核准,惠來縣宗教事務局批准登記開放。

10、惠來西來寺

西來寺位於廣東省惠來縣西三十五里龍溪西畔溪西鎮上村,是入潮古道。《惠來縣誌》記載,唐大顛和尚得法於石頭希遷禪師,在元和年間入潮,經過龍溪溪西鄉的時候,恰遇鄉民天旱祝禱雨,大顛和尚即發心求雨,如若無雨則自梵。精誠所至,剋期雨至,村民都稱大顛為“-”。後立祖師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楊孟訓募建僧舍,塑大顛聖像,稱祖師庵,香火旺盛。清順治丁丑年,竭石鎮守將陳萬權增建前亭;康賾丙申年,邑候佟世後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縣楊宗秉、遊府馬錫寧又增築牆垣;戊戌年龍江守府陳登奎、楊昌再修。己亥年邑貢生蔡士池撰《重建龍江西祖師廟序》,記修建因緣。歷代文人吟詩撰聯,為數甚多。寺內並有乾隆十七年《縣主張太爺禁示牌》,記載了貢生蔡振聲、蔡士江父子營建西來橋等善舉。西來寺正殿為大顛祖堂,旁有聯曰:“大師龍溪萬古尊嚴成-,顛歌鶴舞千秋聖誕祝遐齡。”東側為大雄寶殿及客堂,西側為歷代祖師堂及僧寮。


老徐帶你看穿幫


龍潭飛瀑龍潭飛瀑在揭西縣南山鎮西北方,有上、下龍潭。上龍潭位於龍潭河上游,離條河村不遠,...

石肚冰臼群石肚冰臼群位於揭西縣坪上鎮石肚溪,最近由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

龍山龍山自然風景區位於揭西縣五經富,座落在蒼翠如黛的大北山下,自一九九五年起正式投資...

石水缸石水缸位於揭陽市區仙橋南部獅山出水口處,有“雙獅守水口”之雌雄“臥獅”踞其兩邊,...

黃岐山黃岐山位於揭陽市區北4公里,市區曉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園大門前,榕江北河從山下緩緩流...

進賢門已有380年曆史的進賢門是揭陽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在揭陽“古八景”中被稱作“譙樓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