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觀點|全球專家眼中的水電與未來能源(三)

觀點|全球專家眼中的水電與未來能源(三)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5月21日至22日,由國際水電協會主辦的世界水電大會系列先導活動之水電與未來能源系統北京論壇在京召開。會議通過七個主題對水電發展政策、能源轉型融資、新型儲能技術等問題進行總結和探討。小編摘錄了部分專家觀點,分七期刊發,以饗讀者。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主題三

聚焦:可持續性工具

除了確保未來能源安全、提升能源可及性外,全球能源轉型還旨在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社會整體效益。那麼,如何確保能源系統儘可能實現可持續發電、輸電和配電呢?該主題論壇將為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提供答案。

國際水電協會執行長理查德•泰勒: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水電可持續性評價規範》旨在找到水電開發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點。該規範包含了25個不同的主題,對水電的可持續性進行了定義,通過與國際準則進行分析比較,對可持續性相關的問題進行闡述,並提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方案,為水電開發等利益相關方提供了充分溝通的平臺。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馬來西亞沙撈越能源公司研發副總裁ChenShiun: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沙撈越能源公司(馬來西亞)認為管理水電開發可持續過程中,除了通過監管和制度要求外,還要有更高的自我約束,例如我們以“水電可持續評估協定”作為衡量水電項目社會效益和最低環境影響的基準。在與國際能源、社會與環境等多家權威機構充分協商後,該協定系統地制定了國際相關規範和最佳實踐做法。該平臺不僅是作為沙撈越能源公司衡量可持續程度的標準之一,還是一個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例如政府機構、社會與環境倡導者)溝通的有效媒介。

观点|全球专家眼中的水电与未来能源(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