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退休前每月工資是七千多,退休後每月工資三千多,這是為什麼?

有人退休前工資每月7000多,退休後工資3000多,這是在企業退休人員中非常普遍的。

產生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交費年限不夠長。

根據我們國家的養老金計算模式,養老待遇繳費時間越長,退休待遇也高。一般狀態下15年繳費退休,待遇只有30年交費的養老金的一半。

而我們國家在測算養老金替代率時,是以一個人40年的工作時間作為養老金的交費標準時間的。

比如按照社平基數百分之百交費,繳費40年退休,退休待遇可以領取原實發工資的80%。

實際上我們實發工資應當是應發工資,扣完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後的待遇,到手普遍是80%到85%左右。

而繳費15年,養老金替代率只有30%。所以繳費年限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交的時間比較短退休待遇比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

退休前每月工資是七千多,退休後每月工資三千多,這是為什麼?

第二,交費基數不真實。

現在很多企業,都不是按照職工的應發工資來給交納社保,多數為了降低用工成本,用較低的社保交費基數交納的。

而實際上繳費基數的計算要按照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進行計算。

工資總額包含了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費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六大類待遇。很多人沒有平均上獎金和加班費。

退休前每月工資是七千多,退休後每月工資三千多,這是為什麼?

總體來看,月到手工資7000多元,用人單位應當給交納的社保基數應該是需要9000到1萬元。基本相當於社會平均工資的1.8到2倍左右。

但很多用人單位能按照百分之百的社平工資繳納社保就不錯了。

而且大家這些年來的工資也是有一個發展過程,並不是從年輕時代我們的工資就一直這麼高,這麼穩定。最終繳費指數要平均起來的,並不是說退休時實發工資多少,我們的退休待遇就按照退休時的工資來計算。

由於具體的信息並不是很完善,所以並不能計算出退休後的真實待遇有多少?

退休前每月工資是七千多,退休後每月工資三千多,這是為什麼?

如果40年始終維持社會平均工資兩倍的收入狀態,我們的退休金至少也能領到5000元左右。

因此,造成退休金和在崗工資差距懸殊的原因,一方面是本人的交費年限不夠長導致,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沒有按照真實基數交社保所致。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維護自己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