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認為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能和上了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嗎?

風雨同舟132101786


你認為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能和上了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嗎?這個問題,看上去是在製造社會矛盾。但是細想,同樣都是給國家作貢獻,農民也應該享受一定的待遇。

一、個人認為農村的生活成本沒有城市的高,只要能有個每月400~500塊錢的養老金(非退休金),能滿足農村老人的最低生活訴求,估計大多數人都會滿意了。


二、在六、七、八、九十年代,現在的老人(指六十歲以上的),的確為我們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許多無私的奉獻和犧牲,什麼出集體工、修路、修橋、修水利、交公糧等等,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依然勒緊褲腰帶將最好的糧食上交國家,支持新中國的建設。

三、同樣都是為祖國做過的貢獻的城裡老人和農村老人,在老了後,所處的養老環境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會有那麼多的呼聲,呼籲上調農村養老金的原因。


四、現實的農村老人,生存條件,確實不容樂觀,七、八十歲的還在田間地頭勞作的很常見。國家現在經濟發展了,理應照顧一下曾經為祖國建設付出辛勞的農村老人。

五、有的人不要動不動就拿城裡的社保說事,在96年10月以前,誰也沒有社保的,在之前的都是算自動的繳納了社保,我認為農村老人也應該享受這份社會福利。

總之,個人認為,要農村農民和城市工人在老了之後拿同樣多的退休金是不現實的。但是適當的提高農村養老金的水平,讓農村老人有個最低的生活保障,還是可以的,這樣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


壞男人說小龍蝦


我認為能,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國家發展的比較晚,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法制和福利方面還在進一步完善。

在有些發達國家,農民和工人老了以後,是發同樣的退休金,他們也同樣經歷過發展階段。

我們國家,以前的時候,是農民交公糧,秋後要交提留,也就是農業稅。隨著國家的富裕,免了一部分公糧,再後來免了農業稅,現在不交公糧和農業稅了,種地還給錢。

以前農民種地,老了還要種地,並且交公糧和農業稅,現在不交了,一個月還給70元的養老金。

從交公糧和稅到種地給錢,再到年齡超過60的農民,每月給70元養老金,這就是進步,相信隨著國家的富有,農民會和工人一樣,老了發同樣的退休金。



王大妞看世界


我感覺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付出勞動,為他人做貢獻的同時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同樣是人,為什麼農民付出那麼多汗水就什麼都沒有?老了若沒有60歲的政策,老一點的只有每月200元還是好地方,而城市的人退休現在一般的也超過2000元,難道說城市的工作就比農村難麼?就應該差距這麼大?

但是許多大企業招的農村臨時工能幹很多城市人不願意乾的苦髒累的活,卻掙低工資。而農村的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外,許多人只得出去打工,高樓大廈誰蓋起來的,農民工早晨晚上吵著城市人睡不著覺,難道他們天生就願意起早貪黑的幹活還可能拿不到工錢?看著邢萬強的視頻,我不自覺的落淚了,他那一句話深深的刺痛了我,他說晚上也不幹活就可以不吃飯。

我想說,城市的人有幾個願意到農村換活幹的,沒有吧,我相信沒有百分之一,即使有,也是就是生存困難的人,否則每人分那一畝三分地怎麼幹能幹出成績?但是誰都知道農村出力不掙錢,但是農村出力到最後什麼拿不到,而城市怎麼也能拿農村的十倍還多?這確實是個問題。

我都感覺父母他們太可憐,他們同樣在付出勞動,連我們的十分之一都難拿到。因此農村人對城市人羨慕嫉妒恨就不奇怪了,農村人拼命唸書往城市跑,把農村地荒了,把樓價給頂起來了造成這麼多問題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適度的增加農村老人的生活補貼十分重要,許多地方老人有病或者老到一定歲數就自殺不能不說是可悲的事情,只要有點生活希望誰願意走這一步,為了社會平穩發展,為了社會穩定,為了人們過的舒心,為了年輕人減輕負擔,我認為減小城鄉差距勢在必行。

從我個人角度講,我已經走出農村,但是我從農村出來,我知道農村不是一般的苦,因此我真希望減輕農村的負擔,希望他們過上好生活,我寧可自己工資減少四分之一來補貼農村的老人也願意,讓他們安心,讓他們舒心,我們才舒心。

各位城市農村的朋友,我感覺我們四五十歲的人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應該適當發出我們的聲音,拿出我們的覺悟,畢竟我們經歷了年輕時的痛苦,成長的滄桑,現在既能理解老一輩的苦,也懂年輕孩子的心,我們能否團結起來,勇於獻計獻策,為我們的父母孩子和子孫後代盡一份心力。


陳庚子


你認為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能和上了一輩子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嗎?這個問題很多人在提,也是很多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但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種了一輩子土地的農民是無法與上一輩子的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的。

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物產豐富,都是靠農民種地養育著十幾億人口,沒有農業生產,無法解決吃飯問題,上幾代農民的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為了交公糧,自己都不捨得吃的好糧食全部交給了國家,農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是其他行業能比的。隨時時間的推移,曾經交公糧的農民老了,幹了體力活了,沒有了勞動能力,也沒有生活保障,養老也是靠子女,子女孝順的還能過上好日子,不孝順還要自己掙錢養老。

如果讓農民到了60歲全部都蒙像城裡人一樣領取退休工資,這也不現實,幾億農民光退休工資也不是一個小數目,這些費用誰來承擔?政府是承擔不起的。工人為什麼到了60歲能領取退休工資?因為工人從上班的那天起,就從每個月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工資繳納了養老保險,現在的養老保險繳費更高,一年下來每個人要一萬多塊錢。

大家應該知道,養老保險就是誰繳費誰受益,自己繳納一部分,單位承擔一部分,政府再補貼一部分,這樣才使退休的工人有退休工資可拿,工人的退休工資也不是白領的,如果工人上班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也不會有退休工資,還不如農民的,最起碼農民有土地,種糧食可以養活自己,而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工人就不一樣了,凡是下崗職工是最有親身體會到的。

現在的新農合都是一個更好的例子,大家感覺繳費每年都在上漲,自己不生病住院繳費就虧了,如果自己選擇不交醫療保險,如果生病就無法報銷。養老保險也是一樣,每年的繳費都在變化,如果不交費,到了退休年齡一樣不會發退休工資。所以說讓種一輩子土地的農民跟上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領取退休工資,這個願望無法實現,不管是工人,農民,只要不繳納養老保險,都是無法辦理退休領取退休工資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歡迎你和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信息。





周口視窗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怎麼講呢?歷史輾轉了幾千年,輾轉到現在,出現了城市工人和農村農民的養老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弄清楚,為什麼要分工人和農民。

我國是農業立國,幾千年來都是以農為本,沒有工業。手工業是農村農民的一項副業,基本是自產自用。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行業,有了市場,但不能算為工業。真正的工業是在清代後期受到國外的影響,在近現代慢慢發展起來的,慢慢地完全脫離了農業,成為了一種正規的行業。

在近現代,真正的工人是一無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僱主(老闆)提供,是絕對的無產階級。一旦失業,土都沒有一把。

農民對歷史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不可否認的。農民雖然窮困,但不會失業,至少也有一塊貧脊的土地。

現在有人講,工人、農民、都對國家有貢獻,工人退休有養老金,農民沒有退休,沒養老金,不合理。假設一下,工人退休也沒有養老金,和農民一樣,是不是農村能給他一塊土地呢?這恐怕是不現實的。

確實,城市和農村,工人與農民,是有差別,這是歷史的原因。國家正在採取措施,努力縮小這種差別。國家提倡全民參保,農民可以和工人一樣參加保險,一樣可以有退休養老金。到那時,工人和農民的區別就會逐漸消失。


陶田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c5360001945036780c79\

嘴炮說事


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和上了一輩子班工人拿一樣的退休工資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上班的工人和農民,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是兩種不同的待遇,。

改革開放前上班的是鐵飯碗,旱澇保收,八小時工作制又有星期天。農民是靠天吃飯,種出的糧食先把最好的交給國家,交了公糧,交農業稅,剩餘的才能分給社員們,夠不夠用就不好說了。

改革開放後,工人沒了鐵飯碗上班的開始交社保,農民還是為國家交公糧農業稅,直到06年以後國家富強了,農民才結束了交公糧農業稅的時代。

現在國家強大了,上班的老了都有一千多到幾千塊錢的退休金,老農民現在只有百十塊錢的養老補助金,確實是有點杯水車薪,老農民不指望有和上班的一樣的退休金,可他們她們希望國家能給他們她們幾百塊錢的養老金。

他們她們也感到欣慰,也感謝社會對他們她們以前為國家做貢獻的認可。


阿里晨光666999


農民和工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所以農民像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是合理的訴求。我們國家近些年也在農民養老上做了許多工作,在很多地區,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比如我老家的農民,就有一些人通過繳納養老金而像工人一樣,每月領取“工資"。這是社會的進步,老有所養是國家和政府的執政目標,針對的是所有人,而不是僅僅某一人群或階層受益。

三農問題是中國的大問題,也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國從農業大國走來,通過以農補工,逐漸走進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如今又面向智能化。

有一些人認為是農業拖了發展的後腿,其實這是忘本的表現,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發展都經歷過以農補工的過程,然後是以工補農。

農業是根本,是命根子,況且中國目前的農業人口還是佔多數,我們的農業還處在落後的發展階段,也就造成了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低標準,甚至有人把這看成了正常現象。

徹底地解決三農問題,才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我覺得共同富裕不是大家都能過上富豪的生活,而是絕大多數人有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這其中就必然包括農民。

至於農民怎樣像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那是國家政策的問題,現階段解決的辦法就是大力推行農村人口的養老保險制度,也許未來還會有其它的政策和辦法,我們拭目以待。

當大多數農民可以拿到退休工資時,農民才真正翻了身。


遼寧李志新


你認為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能和上了一輩子班的工人一樣拿退休工資嗎?

現在在農村生活的人生活環境和質量相比十幾二十年前已經好多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去農村發展,村裡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都願意返鄉創業,村裡出去的大學生也都在默默支持鄉村發展。前幾天,農業農村部公佈了農民的人均年純收入已經達到14600元了,這就意味著所有農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人們更看重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對於農民是否應該拿退休工資,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第一農民在六七十年代為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的奉獻精神應該得到認可。以前經濟發展不怎麼景氣的時候,農民通過修橋、建路、交公糧等多種形式去支持發展,農業的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強的後盾。要知道,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中,農民面臨的是吃不飽、穿不暖、體飢膚寒的生活,但依然能這麼支持,所以一定要記住他們的付出。

第二農民不拿退休金,但是應該提高養老補助的標準。退休金指的是有專職工作的人,農民雖然也是一種職業,但卻不從屬於某個單位,所以個人認為不該拿。因為這個名頭不對,總不能讓別人說我們農民的不是,提高農村養老金的補助,保證農民能夠老有所養就可以了,很多農民其實想要的東西沒有那麼多。


第三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尤其加強養老方面的建設。退休金自然是沒有了,應該將農村的基礎設施加強,讓更多的人願意留在農村發展產業,加強養老建設,讓更多的農民可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退休金的目的是為了養老,既然通過養老設施建設可以一定程度緩解這個問題,自然就不用擔心老了沒有退休金,沒有養老的問題出現了。

對於我們農民來說,一輩子辛勤勞作,努力耕耘,為自己、為家庭創造著財富,老了以後能夠老有所養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退休金,我個人認為不怎麼現實,還是希望能夠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養老補助等方面能夠有所提高吧,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老人養老確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老農民說事


近一兩年,總有些人說農民的養老金太少,應該對標城裡的退休工人。而,沒有人說農民的養老金去對標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就像有人說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要不有學歷要求,要不有技術要求,即便是養老金高,農民也不敢去對標。那,城裡的退休工人和農民差不多,就是分工不同,所以就對標起來了。

1、農民真的沒有養老金嗎?

其實,農民也是有養老金的。之所以那些人對標城裡的退休工人,是因為農民領到的養老金太少。一個月百十塊錢,而城裡退休工人一個月幾千塊錢,相差懸殊,當然就要對標的衝動。其實,這折射出了,農村人也想要養老金,而且是和城裡人差不多。當然,由於他們沒有按照社保法的要求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自然是拿不到這麼高的養老金的。最起碼他們有了這樣的意識,去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就會多起來。

2、農民的養老金真的就這麼少嗎?

其實,新農保(後改成城居保)在2009年推出的時候,為當年已經年滿60歲的農民有個照顧性的規定,就是這些人可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因為沒有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所以,只能領取基礎養老金,一個月最初55元,到了今年差不多一個月百十塊錢。沒有年滿60歲的農民,只要是按照新農保(城居保)的要求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或一次性補繳的話都可以拿到更高的養老金。甚至可以一個月領到1500元。

3、不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領取幾千塊錢一個月嗎?

其實,在今天的中國,要想不繳納養老保險就可以領取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可能性是沒有的。有人說了,在1195年,養老保險實行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之前已經退休的城市工人不就可以這樣領取幾千塊錢一個月嗎?這個確實是這樣,但是人家雖然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人家發工資時養老保障已經被扣掉了。這些積累在企業裡,所以後來拿工業企業利潤充實社保資金是有道理的。

4、農民養老必須未雨綢繆?

其實,我國一直有養兒防老的文化傳統。所以,家裡有兒女,一般農民不會考慮養老的問題。但是,隨著社會進步農民看到了自己的養老金和城裡人的養老金的巨大差別。所以,他們也要與時俱進。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就要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才能到老了領取到還不錯的養老金。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