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认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能和上了一辈子班的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吗?

风雨同舟132101786


你认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能和上了一辈子班的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吗?这个问题,看上去是在制造社会矛盾。但是细想,同样都是给国家作贡献,农民也应该享受一定的待遇。

一、个人认为农村的生活成本没有城市的高,只要能有个每月400~500块钱的养老金(非退休金),能满足农村老人的最低生活诉求,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满意了。


二、在六、七、八、九十年代,现在的老人(指六十岁以上的),的确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许多无私的奉献和牺牲,什么出集体工、修路、修桥、修水利、交公粮等等,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依然勒紧裤腰带将最好的粮食上交国家,支持新中国的建设。

三、同样都是为祖国做过的贡献的城里老人和农村老人,在老了后,所处的养老环境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有那么多的呼声,呼吁上调农村养老金的原因。


四、现实的农村老人,生存条件,确实不容乐观,七、八十岁的还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很常见。国家现在经济发展了,理应照顾一下曾经为祖国建设付出辛劳的农村老人。

五、有的人不要动不动就拿城里的社保说事,在96年10月以前,谁也没有社保的,在之前的都是算自动的缴纳了社保,我认为农村老人也应该享受这份社会福利。

总之,个人认为,要农村农民和城市工人在老了之后拿同样多的退休金是不现实的。但是适当的提高农村养老金的水平,让农村老人有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还是可以的,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坏男人说小龙虾


我认为能,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国家发展的比较晚,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法制和福利方面还在进一步完善。

在有些发达国家,农民和工人老了以后,是发同样的退休金,他们也同样经历过发展阶段。

我们国家,以前的时候,是农民交公粮,秋后要交提留,也就是农业税。随着国家的富裕,免了一部分公粮,再后来免了农业税,现在不交公粮和农业税了,种地还给钱。

以前农民种地,老了还要种地,并且交公粮和农业税,现在不交了,一个月还给70元的养老金。

从交公粮和税到种地给钱,再到年龄超过60的农民,每月给70元养老金,这就是进步,相信随着国家的富有,农民会和工人一样,老了发同样的退休金。



王大妞看世界


我感觉只是分工不同,都是付出劳动,为他人做贡献的同时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同样是人,为什么农民付出那么多汗水就什么都没有?老了若没有60岁的政策,老一点的只有每月200元还是好地方,而城市的人退休现在一般的也超过2000元,难道说城市的工作就比农村难么?就应该差距这么大?

但是许多大企业招的农村临时工能干很多城市人不愿意干的苦脏累的活,却挣低工资。而农村的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外,许多人只得出去打工,高楼大厦谁盖起来的,农民工早晨晚上吵着城市人睡不着觉,难道他们天生就愿意起早贪黑的干活还可能拿不到工钱?看着邢万强的视频,我不自觉的落泪了,他那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他说晚上也不干活就可以不吃饭。

我想说,城市的人有几个愿意到农村换活干的,没有吧,我相信没有百分之一,即使有,也是就是生存困难的人,否则每人分那一亩三分地怎么干能干出成绩?但是谁都知道农村出力不挣钱,但是农村出力到最后什么拿不到,而城市怎么也能拿农村的十倍还多?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都感觉父母他们太可怜,他们同样在付出劳动,连我们的十分之一都难拿到。因此农村人对城市人羡慕嫉妒恨就不奇怪了,农村人拼命念书往城市跑,把农村地荒了,把楼价给顶起来了造成这么多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适度的增加农村老人的生活补贴十分重要,许多地方老人有病或者老到一定岁数就自杀不能不说是可悲的事情,只要有点生活希望谁愿意走这一步,为了社会平稳发展,为了社会稳定,为了人们过的舒心,为了年轻人减轻负担,我认为减小城乡差距势在必行。

从我个人角度讲,我已经走出农村,但是我从农村出来,我知道农村不是一般的苦,因此我真希望减轻农村的负担,希望他们过上好生活,我宁可自己工资减少四分之一来补贴农村的老人也愿意,让他们安心,让他们舒心,我们才舒心。

各位城市农村的朋友,我感觉我们四五十岁的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应该适当发出我们的声音,拿出我们的觉悟,毕竟我们经历了年轻时的痛苦,成长的沧桑,现在既能理解老一辈的苦,也懂年轻孩子的心,我们能否团结起来,勇于献计献策,为我们的父母孩子和子孙后代尽一份心力。


陈庚子


你认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能和上了一辈子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吗?这个问题很多人在提,也是很多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种了一辈子土地的农民是无法与上一辈子的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的。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物产丰富,都是靠农民种地养育着十几亿人口,没有农业生产,无法解决吃饭问题,上几代农民的付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为了交公粮,自己都不舍得吃的好粮食全部交给了国家,农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其他行业能比的。随时时间的推移,曾经交公粮的农民老了,干了体力活了,没有了劳动能力,也没有生活保障,养老也是靠子女,子女孝顺的还能过上好日子,不孝顺还要自己挣钱养老。

如果让农民到了60岁全部都蒙像城里人一样领取退休工资,这也不现实,几亿农民光退休工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费用谁来承担?政府是承担不起的。工人为什么到了60岁能领取退休工资?因为工人从上班的那天起,就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工资缴纳了养老保险,现在的养老保险缴费更高,一年下来每个人要一万多块钱。

大家应该知道,养老保险就是谁缴费谁受益,自己缴纳一部分,单位承担一部分,政府再补贴一部分,这样才使退休的工人有退休工资可拿,工人的退休工资也不是白领的,如果工人上班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也不会有退休工资,还不如农民的,最起码农民有土地,种粮食可以养活自己,而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工人就不一样了,凡是下岗职工是最有亲身体会到的。

现在的新农合都是一个更好的例子,大家感觉缴费每年都在上涨,自己不生病住院缴费就亏了,如果自己选择不交医疗保险,如果生病就无法报销。养老保险也是一样,每年的缴费都在变化,如果不交费,到了退休年龄一样不会发退休工资。所以说让种一辈子土地的农民跟上一辈子班的工人一样领取退休工资,这个愿望无法实现,不管是工人,农民,只要不缴纳养老保险,都是无法办理退休领取退休工资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三农信息。





周口视窗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怎么讲呢?历史辗转了几千年,辗转到现在,出现了城市工人和农村农民的养老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为什么要分工人和农民。

我国是农业立国,几千年来都是以农为本,没有工业。手工业是农村农民的一项副业,基本是自产自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业,有了市场,但不能算为工业。真正的工业是在清代后期受到国外的影响,在近现代慢慢发展起来的,慢慢地完全脱离了农业,成为了一种正规的行业。

在近现代,真正的工人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雇主(老板)提供,是绝对的无产阶级。一旦失业,土都没有一把。

农民对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不可否认的。农民虽然穷困,但不会失业,至少也有一块贫脊的土地。

现在有人讲,工人、农民、都对国家有贡献,工人退休有养老金,农民没有退休,没养老金,不合理。假设一下,工人退休也没有养老金,和农民一样,是不是农村能给他一块土地呢?这恐怕是不现实的。

确实,城市和农村,工人与农民,是有差别,这是历史的原因。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努力缩小这种差别。国家提倡全民参保,农民可以和工人一样参加保险,一样可以有退休养老金。到那时,工人和农民的区别就会逐渐消失。


陶田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c5360001945036780c79\

嘴炮说事


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和上了一辈子班工人拿一样的退休工资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上班的工人和农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是两种不同的待遇,。

改革开放前上班的是铁饭碗,旱涝保收,八小时工作制又有星期天。农民是靠天吃饭,种出的粮食先把最好的交给国家,交了公粮,交农业税,剩余的才能分给社员们,够不够用就不好说了。

改革开放后,工人没了铁饭碗上班的开始交社保,农民还是为国家交公粮农业税,直到06年以后国家富强了,农民才结束了交公粮农业税的时代。

现在国家强大了,上班的老了都有一千多到几千块钱的退休金,老农民现在只有百十块钱的养老补助金,确实是有点杯水车薪,老农民不指望有和上班的一样的退休金,可他们她们希望国家能给他们她们几百块钱的养老金。

他们她们也感到欣慰,也感谢社会对他们她们以前为国家做贡献的认可。


阿里晨光666999


农民和工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所以农民像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是合理的诉求。我们国家近些年也在农民养老上做了许多工作,在很多地区,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比如我老家的农民,就有一些人通过缴纳养老金而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是社会的进步,老有所养是国家和政府的执政目标,针对的是所有人,而不是仅仅某一人群或阶层受益。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从农业大国走来,通过以农补工,逐渐走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今又面向智能化。

有一些人认为是农业拖了发展的后腿,其实这是忘本的表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发展都经历过以农补工的过程,然后是以工补农。

农业是根本,是命根子,况且中国目前的农业人口还是占多数,我们的农业还处在落后的发展阶段,也就造成了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低标准,甚至有人把这看成了正常现象。

彻底地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觉得共同富裕不是大家都能过上富豪的生活,而是绝大多数人有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这其中就必然包括农民。

至于农民怎样像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那是国家政策的问题,现阶段解决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行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也许未来还会有其它的政策和办法,我们拭目以待。

当大多数农民可以拿到退休工资时,农民才真正翻了身。


辽宁李志新


你认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能和上了一辈子班的工人一样拿退休工资吗?

现在在农村生活的人生活环境和质量相比十几二十年前已经好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农村发展,村里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都愿意返乡创业,村里出去的大学生也都在默默支持乡村发展。前几天,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经达到14600元了,这就意味着所有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对于农民是否应该拿退休工资,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第一农民在六七十年代为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应该得到认可。以前经济发展不怎么景气的时候,农民通过修桥、建路、交公粮等多种形式去支持发展,农业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强的后盾。要知道,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农民面临的是吃不饱、穿不暖、体饥肤寒的生活,但依然能这么支持,所以一定要记住他们的付出。

第二农民不拿退休金,但是应该提高养老补助的标准。退休金指的是有专职工作的人,农民虽然也是一种职业,但却不从属于某个单位,所以个人认为不该拿。因为这个名头不对,总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农民的不是,提高农村养老金的补助,保证农民能够老有所养就可以了,很多农民其实想要的东西没有那么多。


第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尤其加强养老方面的建设。退休金自然是没有了,应该将农村的基础设施加强,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业,加强养老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退休金的目的是为了养老,既然通过养老设施建设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这个问题,自然就不用担心老了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的问题出现了。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一辈子辛勤劳作,努力耕耘,为自己、为家庭创造着财富,老了以后能够老有所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退休金,我个人认为不怎么现实,还是希望能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老补助等方面能够有所提高吧,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老人养老确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老农民说事


近一两年,总有些人说农民的养老金太少,应该对标城里的退休工人。而,没有人说农民的养老金去对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就像有人说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不有学历要求,要不有技术要求,即便是养老金高,农民也不敢去对标。那,城里的退休工人和农民差不多,就是分工不同,所以就对标起来了。

1、农民真的没有养老金吗?

其实,农民也是有养老金的。之所以那些人对标城里的退休工人,是因为农民领到的养老金太少。一个月百十块钱,而城里退休工人一个月几千块钱,相差悬殊,当然就要对标的冲动。其实,这折射出了,农村人也想要养老金,而且是和城里人差不多。当然,由于他们没有按照社保法的要求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自然是拿不到这么高的养老金的。最起码他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去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就会多起来。

2、农民的养老金真的就这么少吗?

其实,新农保(后改成城居保)在2009年推出的时候,为当年已经年满60岁的农民有个照顾性的规定,就是这些人可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因为没有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所以,只能领取基础养老金,一个月最初55元,到了今年差不多一个月百十块钱。没有年满60岁的农民,只要是按照新农保(城居保)的要求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或一次性补缴的话都可以拿到更高的养老金。甚至可以一个月领到1500元。

3、不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几千块钱一个月吗?

其实,在今天的中国,要想不缴纳养老保险就可以领取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有人说了,在1195年,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之前已经退休的城市工人不就可以这样领取几千块钱一个月吗?这个确实是这样,但是人家虽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人家发工资时养老保障已经被扣掉了。这些积累在企业里,所以后来拿工业企业利润充实社保资金是有道理的。

4、农民养老必须未雨绸缪?

其实,我国一直有养儿防老的文化传统。所以,家里有儿女,一般农民不会考虑养老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农民看到了自己的养老金和城里人的养老金的巨大差别。所以,他们也要与时俱进。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就要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才能到老了领取到还不错的养老金。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