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为何共享单车凉了,但共享衣橱与按摩椅却能存活?

在今天,曾经被资本疯狂追逐的风口——共享单车行业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过,摩拜卖身后,ofo卖身的传闻已经传了多次,而ofo目前已经从海外七个国家大撤退、另外是小鸣单车12元贱卖等等,而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也进入了低潮。

共享单车已经凉了,但这并不代表共享经济已经凉了。

共享衣橱自从去年兴起之后,目前的消费潜力与用户需求似乎依然存在。而美国的Rent the Runway(“RTR”)、Le Tote、德国的Myonbelle等是国外较早较成熟的共享租衣平台。消息透露,RTR在今年3月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和执行副主席蔡崇信通过蓝池资本2000万美元的风投。不久前据业内人士透露,蚂蚁金服连续投资十家共享租赁企业,这份投资名单中包括了衣二三、探物、内啥、海鸟窝、雨诺、嘉图等共享租赁企业。

为何共享单车凉了,但共享衣橱与按摩椅却能存活?

另一方面,有心的人其实可以发现,共享按摩椅却可能是共享经济领域中闷声发大财或者说活的相对较好的一个共享领域。如今在机场、购物中心、广场、酒店、影院以及各种娱乐餐饮等场所,共享按摩椅随处可见,一直在低调铺量增长。

共享按摩椅为何能活下来,笔者此前曾经谈到过几点,其一,首先是它在线下的场景非常好的契合了产品属性。在商场或者购物中心,人流量大,使用共享按摩椅是一种偶发性需求,但这种偶发性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其次是场景布局完整契合消磨时间的需求。

其三是它将市场上昂贵的按摩椅和闲置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稀缺性与刚需性结合,恰恰契合了共享经济的本质。最后是共享按摩椅体验门槛低、心理顾虑小、人人皆可以使用,复购率高。

为何共享单车凉了,但共享衣橱与按摩椅却能存活?

而共享衣橱为何也有可能会存活下去呢?因为衣服这种品类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炫耀性虚荣心理。对于许多爱美的女性消费者来说,她们永远觉得衣柜里少件衣服。所以共享衣服也是主打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过从目前来看,消费土壤与需求暂时未成气候。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衣服租赁共享文化,会基于女性市场越来越强大的租衣需求而存在,要知道,美国共享衣服之所以能够流行也与其消费土壤相关,在美国二手市场的消费文化成熟,借衣服、租衣服都非常普遍,但在国内,随着季节变换、流行色迭代,女性换购衣服的需求一直很强劲。对于中美的女性来说,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女性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漂亮的衣服。但是从经济层面而言,白领的收入限制了它们不停换新衣服的欲望,所以,偶尔性的共享与租赁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强劲的隐性需求。

不过,在共享衣橱方面,它的共享维护成本是否足够低,多次租用后是否依然可以使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和使用频次方面依然还存在不确定性。

当然,对于收入高的群体来说,大多倾向于直接买下来而不屑于跟他人共享一件衣服,也比较也会担心感染疾病等风险,而多数普通白领群体当然会有租赁的考虑,另一方面,对于衣服这个品类来说,在部分情况下,B端的租赁的需求是成立的。

比如说参加重要的会议、晚会、酒会、庆典活动、演出活动等特殊场合下的特殊的需求,人们在这种特殊的或者相对非常正式的场合,需要相对质量上乘的正装或者一些礼服甚至演出服装等,但这种服装平时不怎么穿,特殊场合下才会选择,因此,租赁而非买下来的需求可能会更强烈。

美国服装租赁网站Rent the Runway2009年就成立了。其主要租赁的是高级礼服等场合性穿着,包括5万套裙装、1万件首饰和手袋等配饰,顾客可以用150美元租到1700美元零售件的礼服裙。2016年12月27日,Rent the Runway宣布在E轮融资中筹集了6000万美元,迄今为止,截止去年融资总额已高达1.9亿美元。但在中国,它还需要解决文化层面上的差异性。在国内,在社交晚会氛围不浓,高端礼服租赁模式尚还难以证实有着巨大需求,这需要它在衣服品类上契合用户的在特殊场合的需求现状。

我们如果对比共享按摩椅、共享租衣、共享单车三者的不同点就会发现,共享单车之所以凉了,抛开单车规模化之后的维护运营成本越来越大,亏损越来越严重这种商业上的弊端不说,伴随着它的规模化增长,也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单车资源浪费与破坏,各种堆积成山的单车废弃物对城市环境、道路交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知道共享经济的出发点本身是优化资源配置,而共享单车走向了它的反面,是一种大炼钢式的资源浪费行为,这种重模式的结局是规模越大,成本支出越大,亏损越多,是一个亏损的无底洞。

而共享按摩椅、共享租衣本身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一方面,先谈按摩椅,我们知道,因为价格、商品体积等原因,市场上买按摩椅的不多,但需求一直存在。共享按摩椅以租赁的形式出现,也降低了按摩椅厂商原本积压的库存压力,也让厂商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

当前各种服装品牌也同样有库存压力,将这些原本没有卖出去而积压在库房的衣服拿出来共享,本身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共享按摩椅与租衣是降低浪费,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匹配了特定群体的需求,并且帮助品牌商解决库存压力,某种程度都做到了连接供需两端,对闲置过剩资源、过剩产能等方面的共享。

但共享单车的本质是在制造浪费与城市垃圾。它们不是激活闲置资源而是人为制造大量闲置资源,不断投车赛跑的模式,规模化越大,这种浪费就越严重。日均订单量和新用户的增加速度赶不上成本投入,输血太猛而造血能力不足,没有足够大的使用频次之后,就陷入到了一个成本不可控的恶性循环,人为制造出了大量的单车垃圾。

为何共享单车凉了,但共享衣橱与按摩椅却能存活?

共享经济是未来的趋势,关键的一点需要从一开始就把商业模式想清楚,而不是做一个烧钱的机器。共享经济的本质决定了这种经济模式应该是个环保的项目,连接的闲置资源而不是人为去制造闲置资源,这其实是走向了共享经济的反面。

比如在欧美,共享经济能够快速发展在于,当地人不多,但东西,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不要增加更多东西,而是要让多余的东西流转起来。比如Airbnb平台就满足租客需求的同时可以盘活房屋拥有者的闲置固定房产,Uber也好,或者是Airbnb和Feastly,本质都是打破了现有的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概念,创造了更多的共享、分享、交换和交流。

因此,共享经济能否真正,关键点在于,它是否是一种真正连接了存量市场的闲置资源的供需两端的轻平台模式,是否定位于用户潜在的真实刚需,是否有可行的稳定的商业模式并且能够在规模化之后建立行业门槛与供应链壁垒,这几点缺一不可。而从当前共享按摩椅与共享衣橱来看,依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这意味着风险依然存在。如果从这些思路入手,共享经济的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与潜力。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