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為何共享單車涼了,但共享衣櫥與按摩椅卻能存活?

在今天,曾經被資本瘋狂追逐的風口——共享單車行業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摩拜賣身後,ofo賣身的傳聞已經傳了多次,而ofo目前已經從海外七個國家大撤退、另外是小鳴單車12元賤賣等等,而整個共享單車行業也進入了低潮。

共享單車已經涼了,但這並不代表共享經濟已經涼了。

共享衣櫥自從去年興起之後,目前的消費潛力與用戶需求似乎依然存在。而美國的Rent the Runway(“RTR”)、Le Tote、德國的Myonbelle等是國外較早較成熟的共享租衣平臺。消息透露,RTR在今年3月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雲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通過藍池資本2000萬美元的風投。不久前據業內人士透露,螞蟻金服連續投資十家共享租賃企業,這份投資名單中包括了衣二三、探物、內啥、海鳥窩、雨諾、嘉圖等共享租賃企業。

為何共享單車涼了,但共享衣櫥與按摩椅卻能存活?

另一方面,有心的人其實可以發現,共享按摩椅卻可能是共享經濟領域中悶聲發大財或者說活的相對較好的一個共享領域。如今在機場、購物中心、廣場、酒店、影院以及各種娛樂餐飲等場所,共享按摩椅隨處可見,一直在低調鋪量增長。

共享按摩椅為何能活下來,筆者此前曾經談到過幾點,其一,首先是它在線下的場景非常好的契合了產品屬性。在商場或者購物中心,人流量大,使用共享按摩椅是一種偶發性需求,但這種偶發性需求是普遍存在的。其次是場景佈局完整契合消磨時間的需求。

其三是它將市場上昂貴的按摩椅和閒置資源有效整合起來,稀缺性與剛需性結合,恰恰契合了共享經濟的本質。最後是共享按摩椅體驗門檻低、心理顧慮小、人人皆可以使用,復購率高。

為何共享單車涼了,但共享衣櫥與按摩椅卻能存活?

而共享衣櫥為何也有可能會存活下去呢?因為衣服這種品類的一個特點就是要滿足人們的炫耀性虛榮心理。對於許多愛美的女性消費者來說,她們永遠覺得衣櫃裡少件衣服。所以共享衣服也是主打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不過從目前來看,消費土壤與需求暫時未成氣候。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衣服租賃共享文化,會基於女性市場越來越強大的租衣需求而存在,要知道,美國共享衣服之所以能夠流行也與其消費土壤相關,在美國二手市場的消費文化成熟,借衣服、租衣服都非常普遍,但在國內,隨著季節變換、流行色迭代,女性換購衣服的需求一直很強勁。對於中美的女性來說,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女性衣櫥裡永遠缺少一件漂亮的衣服。但是從經濟層面而言,白領的收入限制了它們不停換新衣服的慾望,所以,偶爾性的共享與租賃也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強勁的隱性需求。

不過,在共享衣櫥方面,它的共享維護成本是否足夠低,多次租用後是否依然可以使用以及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和使用頻次方面依然還存在不確定性。

當然,對於收入高的群體來說,大多傾向於直接買下來而不屑於跟他人共享一件衣服,也比較也會擔心感染疾病等風險,而多數普通白領群體當然會有租賃的考慮,另一方面,對於衣服這個品類來說,在部分情況下,B端的租賃的需求是成立的。

比如說參加重要的會議、晚會、酒會、慶典活動、演出活動等特殊場合下的特殊的需求,人們在這種特殊的或者相對非常正式的場合,需要相對質量上乘的正裝或者一些禮服甚至演出服裝等,但這種服裝平時不怎麼穿,特殊場合下才會選擇,因此,租賃而非買下來的需求可能會更強烈。

美國服裝租賃網站Rent the Runway2009年就成立了。其主要租賃的是高級禮服等場合性穿著,包括5萬套裙裝、1萬件首飾和手袋等配飾,顧客可以用150美元租到1700美元零售件的禮服裙。2016年12月27日,Rent the Runway宣佈在E輪融資中籌集了6000萬美元,迄今為止,截止去年融資總額已高達1.9億美元。但在中國,它還需要解決文化層面上的差異性。在國內,在社交晚會氛圍不濃,高端禮服租賃模式尚還難以證實有著巨大需求,這需要它在衣服品類上契合用戶的在特殊場合的需求現狀。

我們如果對比共享按摩椅、共享租衣、共享單車三者的不同點就會發現,共享單車之所以涼了,拋開單車規模化之後的維護運營成本越來越大,虧損越來越嚴重這種商業上的弊端不說,伴隨著它的規模化增長,也導致越來越嚴重的單車資源浪費與破壞,各種堆積成山的單車廢棄物對城市環境、道路交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我們知道共享經濟的出發點本身是優化資源配置,而共享單車走向了它的反面,是一種大鍊鋼式的資源浪費行為,這種重模式的結局是規模越大,成本支出越大,虧損越多,是一個虧損的無底洞。

而共享按摩椅、共享租衣本身有優化資源配置的一方面,先談按摩椅,我們知道,因為價格、商品體積等原因,市場上買按摩椅的不多,但需求一直存在。共享按摩椅以租賃的形式出現,也降低了按摩椅廠商原本積壓的庫存壓力,也讓廠商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

當前各種服裝品牌也同樣有庫存壓力,將這些原本沒有賣出去而積壓在庫房的衣服拿出來共享,本身也是一種資源的優化配置。共享按摩椅與租衣是降低浪費,優化資源配置,同時也匹配了特定群體的需求,並且幫助品牌商解決庫存壓力,某種程度都做到了連接供需兩端,對閒置過剩資源、過剩產能等方面的共享。

但共享單車的本質是在製造浪費與城市垃圾。它們不是激活閒置資源而是人為製造大量閒置資源,不斷投車賽跑的模式,規模化越大,這種浪費就越嚴重。日均訂單量和新用戶的增加速度趕不上成本投入,輸血太猛而造血能力不足,沒有足夠大的使用頻次之後,就陷入到了一個成本不可控的惡性循環,人為製造出了大量的單車垃圾。

為何共享單車涼了,但共享衣櫥與按摩椅卻能存活?

共享經濟是未來的趨勢,關鍵的一點需要從一開始就把商業模式想清楚,而不是做一個燒錢的機器。共享經濟的本質決定了這種經濟模式應該是個環保的項目,連接的閒置資源而不是人為去製造閒置資源,這其實是走向了共享經濟的反面。

比如在歐美,共享經濟能夠快速發展在於,當地人不多,但東西,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不要增加更多東西,而是要讓多餘的東西流轉起來。比如Airbnb平臺就滿足租客需求的同時可以盤活房屋擁有者的閒置固定房產,Uber也好,或者是Airbnb和Feastly,本質都是打破了現有的物品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概念,創造了更多的共享、分享、交換和交流。

因此,共享經濟能否真正,關鍵點在於,它是否是一種真正連接了存量市場的閒置資源的供需兩端的輕平臺模式,是否定位於用戶潛在的真實剛需,是否有可行的穩定的商業模式並且能夠在規模化之後建立行業門檻與供應鏈壁壘,這幾點缺一不可。而從當前共享按摩椅與共享衣櫥來看,依然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這意味著風險依然存在。如果從這些思路入手,共享經濟的未來,依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間與潛力。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