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開掛的小學霸:5歲讀三年級,15歲進入西大地質系,19歲讀博

在生活中,想必大家都聽過不少“神童”的故事吧?對這些天賦異稟的孩子,我們總會有些驚奇和讚歎。在西北大學,也有這樣一位“神童”,他15歲進入地質系,19歲成為博士生,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開掛”人生吧。

開掛的小學霸:5歲讀三年級,15歲進入西大地質系,19歲讀博

“神童”也需努力

範焱1998年出生,他的母親是一位幼兒園老師,母親說,他從小就很聰明,一首古詩,很快就能背得滾瓜爛熟,於是母親在範焱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試著教他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到了範焱五歲的時候,父母決定讓他試著直接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讀。

但是,即使小有天賦,跳級讀書還是有些吃力,因此範焱的學習成績一直也不算很好。他回憶到,“剛開始非常不過適應,但也就這麼讀下去了。直到上了初三,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開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高中時期,範焱開啟了學霸模式,一直是班裡第一名,這讓他頗有成就感,於是就更加努力學習,他說:“課間休息的時間,我都會用來學習。”

開掛的小學霸:5歲讀三年級,15歲進入西大地質系,19歲讀博

19歲讀博亦不輕鬆

14歲那年,範焱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但是成績卻並不理想。在與父母長談後,他決定“捲土重來”。2013年,15歲的範焱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由於在校期間成績優良,範焱獲得了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的機會。本該保送進入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的他,卻又選擇迎接人生的新挑戰——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開掛的小學霸:5歲讀三年級,15歲進入西大地質系,19歲讀博

西北大學地質學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自2011年開始招收本科直博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範焱是地質學系2017年招收的5名直博生之一,專業方向是地球化學。

面對別人的誇讚,範焱卻笑著說:“我其實是本科畢業後直接讀博,沒有那麼厲害啦。”

感恩父母的一路陪伴

談起自己一路來的點點滴滴,範焱滿是感恩,認為父母才是他背後的英雄。他說,“媽媽不光是在我小時候教我簡單的學前知識,一直到我高中畢業為止,她都在悉心輔導我學習。”只要母親時間,便會拿起課本,和他一起學習,為他答疑解惑。他說,是母親的教導與陪伴,讓他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就感,找到了學習的方法與動力。

與西大地質學系結緣,則是受父親的影響。第二次參加高考,範焱的成績不錯,如何填報志願就成了他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當時他年僅15歲,面對這個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難免不知所措。這時,有煤礦專業教育背景的父親向他推薦了地質學。這個父親口中“和大自然打交道”的學科,當時就引起了範焱的興趣。“西大的地質學系很厲害,我自己又很喜歡西安這座城市,於是就選擇了這裡。”

但範焱不是沒有顧慮,相比於公開招考的博士生,直博生的學位申請在學分、科研成果等方面要求更高。他擔憂告訴了爸爸,爸爸就說了四個字:‘報!怕什麼!’”父親簡短有力的回答,堅定了範焱的信心,“我有自信能夠腳踏實地,努力克服困難。我年齡還小,有大把時光去拼搏。”

從青澀懵懂到羽翼漸豐

在讀本科時,一開始並不順利。擺脫了高考帶給他的巨大壓力,離開了一直在身邊督促自己的父母,範焱有些懈怠。“大一大二兩年,說實話沒花太多心思認真學習,成績也很一般。”他慚愧地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後來,他對一門名為“地球物理”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課上頻頻與老師互動,課餘投入更多的時間學習,自然地,他這門課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數。從“小成績”中獲得了成就感之後,範焱重啟了學霸模式。

搞地質學研究,需要經常出野外,歷經跋山涉水,忍受酷暑嚴寒。西大地質學系每年都會組織本科生去野外實習。“相比於真正的野外研究,實習基地的環境還算是比較‘溫柔’,可是我當時太胖,實習過程中走個上坡路就感到很吃力。”範焱說。為了能夠更好從事地質學習與研究,他從大三開始強迫自己堅持鍛鍊,僅僅用了幾個月,他就減重至130多斤。他笑著說:“我算是有了一個適合搞地質的健康身體。”

關於未來,範焱還沒有特別具體明確的目標,但他說:“我就是想通過努力學習和研究,爭取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在專業上做出一些成績來。”

關注“西北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部分素材來自西部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