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金晶

前些日子,火了一部動畫叫《工作細胞》

豆瓣9.1的逆天高分,圈粉無數

講的是體內各種細胞為我們浴血奮戰的日常

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

這些每次出現在化驗單上冷冰冰的字眼

被擬人化後有趣得不行

不過你知道嗎?

其實,

這些小可愛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大boss

——造血幹細胞!

這個大BOSS是什麼來歷?

造血幹細胞是血液的種子細胞

就是所有血液細胞的“祖宗”

大BOSS的分裂方式也十分獨特

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時

其中一個細胞仍然保持幹細胞的特性

這就是幹細胞的自我更新

另一個細胞則會慢慢長大

增殖分化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等

鋪墊了那麼多,終於要講到骨髓了

造血幹細胞是由骨髓這個工廠生產的

(骨髓就是筒骨煲裡,你最愛吸的那個)

有的人骨髓造血的工廠出了問題

長大的白細胞成了沒用的“傻白甜”

就會得各種血液病——比如白血病

說到白血病

沒有人是不害怕的

我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5萬

在兒童及35歲以下成人惡性腫瘤中

致死率居第一位

……

這些都讓人聞之膽寒

幸運的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

我們已經有能力治癒部分白血病患者

而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究竟是怎麼回事?

骨髓移植需要健康人捐獻造血幹細胞

然後輸注給病人

來重建患者的血液及免疫系統

早期受技術所限

要通過抽取骨髓來獲取造血幹細胞

捐獻者在局麻或全身麻醉下

從髂骨採集1000ml左右的骨髓

但骨髓移植只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方法——

外周血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而且這已經成為目前最主要的移植方式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如何捐獻的?

首先,用動員劑把造血幹細胞“動員”起來

讓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來到外周血中

再用機器把需要的幹細胞採集出來

通常只需200-300ml,相當於一次的獻血量

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

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的現狀

以往,造血幹細胞移植要求非常嚴格

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必須完全匹配

同卵(同基因)雙生兄弟姐妹之間

這個概率是100%

非同卵(異基因)雙生或者親生兄弟姐妹是1/4

然而因為獨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

兄弟姐妹之間配型的機會減少了

中華骨髓庫便成為造血幹細胞供者的主要來源

截至2018年7月31日

中華骨髓庫已經有超過250萬人份的志願捐獻者

已成功捐獻7507例造血幹細胞

然而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群中

找到匹配供者的概率實在是太渺茫了

只有1/50000一1/100000

供者缺乏依舊是個世界難題

這時候,又有了另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我國成功開展了單倍型移植技術!

只要求HLA配型部分相合

子女或父母都可成為合適供者

這樣一來

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但是短時間內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

有了更多救治的機會

也已成功開展各種供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以下就是一例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

由女兒成功捐獻給患白血病的母親

現在,女兒和母親都恢復得很好

骨髓移植、捐獻的真相,你真的知道嗎?

造血幹細胞採集

對捐獻者的造血功能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

一方面,人體內的紅骨髓中棲息著大量造血幹細胞。只有約5%的造血幹細胞參與日常造血活動,另外95%則處於靜止休眠狀態。當人體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一旦察覺到工作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減少,處於休眠狀態的造血幹細胞會馬上活躍起來參加造血活動。

另一方面,供者捐獻的幹細胞採集物中,90%以上為各類成熟的血細胞,真正意義上的造血幹細胞含量極少。加上造血幹細胞強大的自我更新和複製能力,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數量是不會減少的,不會損害捐獻者的正常造血功能。

所以,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並沒有那麼神秘可怕喲!

返回稿件列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