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七八十的農村老人下地幹活是城裡人不理解的

在農村,時常可以看見七八十歲的老人依然會下地幹活,有人說是為了生活,其實真的未必是為了生活。多數人不瞭解這一代的老人,七八十歲的老人吃不了多少,穿不了多少,也沒有病了要去醫院看病的概念,地裡自己種點足夠自己豐衣足食了。

他們的世界很簡單,他們不會花時間去思考什麼人生,探討什麼哲學,研究什麼經濟,他們只是幾千年封建社會慣性力的最後一程。

封建時代絕大多數農民是沒有土地的,只有靠不停的勞作才能生存,而農民基本上又都沒有上學的條件,因此一代一代都是在土地上機械的勞作。你一出生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思想,你一出生看到的就是這樣景象,所以在你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運作的。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養兒防老”這個說法,這個說法可能有些問題。首先養兒防老裡面的防老不是養老的意思,很多人其實過於理想化的理解了。尤其在過去的農村,這個是可能不存在的,防老基本上只有一個意思就是送終。封建時代農民的生活壓力與我們現在的壓力不一樣,我們更重的是精神上的壓力,但農民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壓力,遇到年景不好是會餓死人的!動物都有生存的本能,人不會例外。我們可以觀察動物界有沒有養老的!這種本能驅使下即使年齡再大,只要還能走動就會下地幹活,絕對不會躺在家裡養老的。這是為了保護下一代,這既是本能也是一種樸素的價值觀。因此在封建時代的農村可能根本就沒有你們現在所理解的養兒防老這一說法。

我甚至懷疑這種說法其實是統治階級提出來的,他們需要勞動力,自然鼓勵你養兒啊。養兒防老這個說法到底何時產生的反正我現在沒考證明白。有人說中國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遊”“養兒防老”的觀念。“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這屬於儒家思想的範疇。但這句話是寫給農民的嗎?在封建時代遠遊的都是些什麼人物?一個農民跑哪裡去遠遊呢?生計問題咋解決?難道一邊遠遊一邊玩直播?所以這句話其實是寫給士大夫們的。我們可以考證史料,古代做官的很多都是要異地任職的,通常都會帶上父母,一般要告老還鄉才回歸故里。也就是說士大夫們對這句話是執行的比較忠實的。所以用“父母在,不遠遊”說中國人自古就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是並不妥當的。

農民七八十歲還下地幹活現在不完全是為了生計,而是一種慣性和精神寄託,他們沒有很高的文化知識,種地就是他們的技術,就是他們的生活,如果停下來他們就會感覺空虛,說白一點就是閒不住。只有在種地幹活中他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你無法理解這一點,我給你個方法,你備足糧食和水,去到戈壁住上半個月,除了糧食和水,你什麼都不要帶,這樣你會理解什麼是空虛了。

我是遇到過真實案例的。村子裡原來有一個老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七十多了還每天下地幹活。原來擔水可以滿滿一桶,後來力氣差些了只有半桶,然後就更少了。子女在縣城裡去幹零活,每天回村子裡,對老人很孝順的,但是怎麼說也勸不住,就是要下地幹活。後來子女也有點火了,把傢伙全給扔了,讓孫子監督不讓老人去幹活。結果沒弄幾天老人就病了,真的是閒出病了。沒辦法,又把傢伙弄回來,老人就又精神抖擻的下地幹活去了。

其實真正的農民的淳樸比我們這幫所謂的有知識有文化的一代純淨的多,他們才是原生態的純淨水,而我們都是環監檢測合格的飲用水而已。

這幾年自媒體熱了起來,有很多搞新三農的自媒體,但是我是有很大的擔憂的,駕馭不好是會毀了農村的!我沒有對這些搞新三農的自媒體調查過,但我有一個問題,這些做新三農的到底有幾個是在下地幹活的?到底有幾個是真正的農村勞作者?現在農村普遍都是上了年紀的人還在勞作,很多人拍的東西不過是別人勞作的成果。如果靠這樣的方式就能比那種地還賺錢多賺錢快,那麼種地的是不是更不想種了?大家都玩自媒體去,玩到最後地全慌了,只能每天去河溝、山溝、水塘胡亂拍拍了!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耕地是不太適合機械化耕種的,再有十多年,這一代老農基本就都幹不動了,我不知道到時我們這些玩新三農的農民還能不能接過鋤頭來,還能不能愉快的玩下去!新三農玩友,我希望更多看到勞作者和勞作艱辛,而不是擺拍勞作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