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關注」瑞典警方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任何原因都不該成粗暴執法理由

「關注」瑞典警方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任何原因都不該成粗暴執法理由

廣州普法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14日發佈提醒說,近期有中國遊客遭到瑞方公務人員粗暴對待。中國駐瑞典使館高度關注在瑞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已就此向瑞方提出嚴正交涉。

上述提醒中提到的“中國遊客遭到瑞方公務人員粗暴對待”事件發生於本月初。據《環球時報》報道,9月2日,曾先生及其父母赴瑞典旅遊,一行三人當天凌晨抵達斯德哥爾摩市區的一家旅店準備住宿。但預訂的房間需當天白天才能入住,考慮到父母身體不好、瑞典夜裡較寒冷,曾先生請求旅店讓他們付費在大廳椅子上休息一段時間。旅店拒絕了他們的請求,並叫來了警察。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據曾先生講述,自己曾向到場的警方說明情況,並表示自己可以離開,不料警方不予理睬,並強行將曾先生父親從座位上拉倒拖出酒店,扔在地上,致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曾先生父親當場發病。最終將曾先生一家人強行帶上警車,並將他們放在了在一個燈光昏暗的路口,曾先生用手機定位發現,這裡竟是斯德哥爾摩市區幾十公里以外的一處墓地。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

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對事件進行徹查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9月15日消息,駐瑞典大使館發言人就此事發表談話,稱9月2日凌晨,瑞典警察粗暴對待在斯德哥爾摩的3名中國遊客,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對此深感震驚和憤慨,對瑞典警察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

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已先後在斯德哥爾摩和北京向瑞典政府提出嚴正交涉,強調瑞典警察的上述行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權,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對事件進行徹查,及時回應當事中國公民提出的嚴懲、道歉、賠償等要求。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官網截圖

中國駐瑞典大使館領事部主任張磊表示,截止北京時間15日晚間,使館目前沒有收到來自瑞典方面的任何回應,使館對此深感不解,並再次敦促瑞方立即採取行動。

瑞典警方:不會對案件進行調查

此外,據環球時報報道,瑞典警局值班人員表示,此案針對該國警務人員,目前已被移交到特殊部門進行調查,警方人員再無權限看到調查內容,也無法得知調查進展。隨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地區警方媒體事務負責人又通過郵件做出正式回覆,否認對事件進行調查。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瑞典警方給《環球時報》的郵件回覆。全文為:你好,我可以證實警方9月2日接到報案,但此案已經結案/我們從未對此案進行任何(特殊)調查。這是我今天可以給你的全部信息。

外交部回應:敦促瑞方重視中方關切

9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稱,截至目前,中方尚未收到瑞方關於此事的調查進展情況,瑞典警方仍未回應中國使館有關見面溝通情況的要求,這不符合外交慣例和國際通行做法。我們再次敦促瑞方重視中方關切,並採取切實措施,保障中國遊客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央視微評論

瑞典警方的處理方式缺乏起碼的人道關懷

“中國遊客在瑞典遭警察粗暴對待”一事引起廣泛關注。目前,雖然各方對此事細節的描述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有著不同的看法,但一個事實可以基本確認,老人的確是在凌晨被瑞典警方用粗暴的方式帶到郊外,而且當時天氣已經比較冷。瑞典警方處理此事的做法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都不妥當、不文明、不友好,缺乏最起碼的人道關懷。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粗暴對待老人 與文明社會精神相悖

出門在外,我們不奢望遇到的每一個人都熱情友好,也無法強求酒店方面一定友善,但遊客並沒有要求提前入住,而只是希望支付費用能被允許待在大廳座椅上時,面對老人、甚至是病人的求助,瑞典酒店和警方不僅沒有出於人道主義給予相應的幫助或者有效的建議,反而粗暴地把當事人拖拽出去,在凌晨把人帶到郊外的墓地,試問這算是文明執法、依法辦事嗎?在當今世界幾乎任何一個地方,警察都有兩個基本職能,執法和服務。但瑞典警方在這一事件的處理中,卻只讓人看到了粗暴。

對於此事,多數網友的看法是,不管是何原因,瑞典警察這樣的做法都是無法接受的。一個聲稱文明、對人權高度保護的發達國家,竟然如此對待遊客,如此對待老人和求助者,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其所謂的人權保護是否是“雙重標準”?

瑞典方面的沉默體現出的是傲慢和不尊重

事情從發生到現在,已經兩週過去了。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和中國外交部先後向瑞典政府提出了嚴正交涉,強調瑞典警察的上述行為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權,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對事件進行徹查。

然而遺憾的是,面對中方交涉和中國公眾的關注,瑞典方面在種種疑問面前遲遲不予回應。瑞典警方甚至表示此事已了結,不會對事件進行調查。這種沉默和迴避體現出的是傲慢和不尊重。

我們期待瑞典方面能直面這些問題,及時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同時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此,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類似遭遇糾紛藉助輿論維權的事情也不少。比如,今年年初的幾次國外機場維權事件,在處理風波的同時,我們的大使館都通過官網或媒體對中國遊客接連發出了公開提醒。其中“理性”兩個字出現的頻率尤其高,如“理性對待,依法維權”和“遇突發情況請理性看待,避免過度維權或捲入不必要的法律糾紛”等。

在異國他鄉,首先他國的文化習俗和法律法規是一個遊客必須遵守的前提,在遇到矛盾衝突時,要清楚如何保護好自己,維護自己的權益。首先是要溝通,和警察好好說,解釋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當遇到突發情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留妥證據,第一時間報警並向駐地使領館尋求協助。

那在海外應如何維權?有二十年自助遊經驗,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維過權的德國波恩大學博士沈凌認為,海外維權要記住兩點:1、有理在先,理就是規則(很多時候中國人不太講理);2、有節在後,外國人不見得都是講理的,你的權利受到了冒犯,也要理直氣壯地維權。但在外國維權,機會成本比較高,要見好就收,這是有節。

不過,維權畢竟是最後的選擇。想玩得開心,國人還是要提前多做功課。《禮記》上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現代人更應該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