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广州普法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14日发布提醒说,近期有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中国驻瑞典使馆高度关注在瑞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已就此向瑞方提出严正交涉。

上述提醒中提到的“中国游客遭到瑞方公务人员粗暴对待”事件发生于本月初。据《环球时报》报道,9月2日,曾先生及其父母赴瑞典旅游,一行三人当天凌晨抵达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一家旅店准备住宿。但预订的房间需当天白天才能入住,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瑞典夜里较寒冷,曾先生请求旅店让他们付费在大厅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旅店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并叫来了警察。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据曾先生讲述,自己曾向到场的警方说明情况,并表示自己可以离开,不料警方不予理睬,并强行将曾先生父亲从座位上拉倒拖出酒店,扔在地上,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曾先生父亲当场发病。最终将曾先生一家人强行带上警车,并将他们放在了在一个灯光昏暗的路口,曾先生用手机定位发现,这里竟是斯德哥尔摩市区几十公里以外的一处墓地。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对事件进行彻查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9月15日消息,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此事发表谈话,称9月2日凌晨,瑞典警察粗暴对待在斯德哥尔摩的3名中国游客,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此深感震惊和愤慨,对瑞典警察的行为予以强烈谴责。

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已先后在斯德哥尔摩和北京向瑞典政府提出严正交涉,强调瑞典警察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权,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对事件进行彻查,及时回应当事中国公民提出的严惩、道歉、赔偿等要求。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官网截图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张磊表示,截止北京时间15日晚间,使馆目前没有收到来自瑞典方面的任何回应,使馆对此深感不解,并再次敦促瑞方立即采取行动。

瑞典警方:不会对案件进行调查

此外,据环球时报报道,瑞典警局值班人员表示,此案针对该国警务人员,目前已被移交到特殊部门进行调查,警方人员再无权限看到调查内容,也无法得知调查进展。随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区警方媒体事务负责人又通过邮件做出正式回复,否认对事件进行调查。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瑞典警方给《环球时报》的邮件回复。全文为:你好,我可以证实警方9月2日接到报案,但此案已经结案/我们从未对此案进行任何(特殊)调查。这是我今天可以给你的全部信息。

外交部回应:敦促瑞方重视中方关切

9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耿爽称,截至目前,中方尚未收到瑞方关于此事的调查进展情况,瑞典警方仍未回应中国使馆有关见面沟通情况的要求,这不符合外交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我们再次敦促瑞方重视中方关切,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中国游客的安全与合法权益。

央视微评论

瑞典警方的处理方式缺乏起码的人道关怀

“中国游客在瑞典遭警察粗暴对待”一事引起广泛关注。目前,虽然各方对此事细节的描述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一个事实可以基本确认,老人的确是在凌晨被瑞典警方用粗暴的方式带到郊外,而且当时天气已经比较冷。瑞典警方处理此事的做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妥当、不文明、不友好,缺乏最起码的人道关怀。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粗暴对待老人 与文明社会精神相悖

出门在外,我们不奢望遇到的每一个人都热情友好,也无法强求酒店方面一定友善,但游客并没有要求提前入住,而只是希望支付费用能被允许待在大厅座椅上时,面对老人、甚至是病人的求助,瑞典酒店和警方不仅没有出于人道主义给予相应的帮助或者有效的建议,反而粗暴地把当事人拖拽出去,在凌晨把人带到郊外的墓地,试问这算是文明执法、依法办事吗?在当今世界几乎任何一个地方,警察都有两个基本职能,执法和服务。但瑞典警方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中,却只让人看到了粗暴。

对于此事,多数网友的看法是,不管是何原因,瑞典警察这样的做法都是无法接受的。一个声称文明、对人权高度保护的发达国家,竟然如此对待游客,如此对待老人和求助者,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其所谓的人权保护是否是“双重标准”?

瑞典方面的沉默体现出的是傲慢和不尊重

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两周过去了。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和中国外交部先后向瑞典政府提出了严正交涉,强调瑞典警察的上述行为严重侵犯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人权,要求瑞典政府立即对事件进行彻查。

然而遗憾的是,面对中方交涉和中国公众的关注,瑞典方面在种种疑问面前迟迟不予回应。瑞典警方甚至表示此事已了结,不会对事件进行调查。这种沉默和回避体现出的是傲慢和不尊重。

我们期待瑞典方面能直面这些问题,及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此,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关注」瑞典警方粗暴对待中国游客:任何原因都不该成粗暴执法理由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类似遭遇纠纷借助舆论维权的事情也不少。比如,今年年初的几次国外机场维权事件,在处理风波的同时,我们的大使馆都通过官网或媒体对中国游客接连发出了公开提醒。其中“理性”两个字出现的频率尤其高,如“理性对待,依法维权”和“遇突发情况请理性看待,避免过度维权或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等。

在异国他乡,首先他国的文化习俗和法律法规是一个游客必须遵守的前提,在遇到矛盾冲突时,要清楚如何保护好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是要沟通,和警察好好说,解释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当遇到突发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留妥证据,第一时间报警并向驻地使领馆寻求协助。

那在海外应如何维权?有二十年自助游经验,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维过权的德国波恩大学博士沈凌认为,海外维权要记住两点:1、有理在先,理就是规则(很多时候中国人不太讲理);2、有节在后,外国人不见得都是讲理的,你的权利受到了冒犯,也要理直气壮地维权。但在外国维权,机会成本比较高,要见好就收,这是有节。

不过,维权毕竟是最后的选择。想玩得开心,国人还是要提前多做功课。《礼记》上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现代人更应该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