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就像很多人內心都有一個開咖啡館的夢想一樣,很多餐飲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將家鄉菜開到大城市的夢想。

在北京,一提起湯,多數人都會首先想到羊湯的市場,有一個河南人, 卻將一碗來自家鄉的牛肉湯做成了連鎖品牌,作為一個小眾品類,目前已經開出12家店。

他就是馬三傑,他創立的品牌就是牛三哥洛陽牛肉湯,目前佔據北京牛肉湯菜品榜第一名。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近日,職業餐飲網小編採訪了馬三傑,聽他講述,牛三哥創立的前後,以及他是怎麼樣把一個小眾品類做火,做成連鎖品牌的?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牛三哥創始人馬三傑

眾多湯品中,為什麼選擇做牛肉湯?

馬三傑是在2010年的時候,就開始有做牛肉湯的想法。

為什麼在眾多湯品類中,他偏偏選擇了比較小眾的牛肉湯呢?

實際上,在做牛肉湯之前,馬三傑也是進行了充分市場調研,他分析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北京市場空缺

“首先是因為,牛肉湯都是區域性品牌,比如安徽淮南、河南洛陽、內蒙等,在地方牛肉湯還是很有認知度的,但是都沒有全國性的大品牌。

尤其在北京,當時我們調查市場發現,北京市場上做牛肉湯的不多,而且也都是以夫妻店的形式去做,連鎖品牌則幾乎沒有。

所以,牛肉湯在北京市場是一個空缺。”

2、牛肉湯沒有季節性限制

“其次,是因為從食材的角度來說,沒有季節性的限制,比如羊湯就適合在冬天喝,夏天就沒人喝了,牛肉湯就沒有這個顧慮。”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開第一家店陷入經驗主義,生意不溫不火

基於這樣的市場分析,馬三傑在2012年開出了第一家店,不過不叫牛三哥,做的也不是河南洛陽牛肉湯。

“因為當時在做過市場調查之後,我們覺得洛陽牛肉湯在北京的認知度很低,又想起我們做過雲貴菜,很受歡迎。所以,剛開第一家牛肉湯的店,我們還是想從貴州特色入手,所以做的是貴州牛肉湯,品牌名叫黔鼎。”

結果,沒想到,這樣的做法,實則是陷入了經驗主義,最終是創始人的自嗨,那麼,這其中的問題在哪呢?

1、貴州沒有牛肉湯

首先,本來貴州是沒有牛肉湯的,只有牛肉粉。

“一開始,牛肉湯在北京就比較小眾,認知度就很低,加上貴州本就沒有牛肉湯,所以,很多顧客根本不知道我們賣的是什麼,往往顧客進店,就會問,你們賣的是牛肉粉嗎,是牛肉麵嗎?”

2、品牌名晦澀難懂,根本記不住

其次,品牌名黔鼎,晦澀難懂,顧客根本記不住。

“當時顧客不懂黔鼎這個品牌是什麼意思,我們還要去解釋,但是解釋了,很多老顧客還記不住我們店的名字,很多顧客提起我們都是說‘那家牛肉小館’。”

在這種情況下,馬三傑開的第一家牛肉湯館子,生意一直都不溫不火。

聚焦洛陽牛肉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到了2014年的時候,馬三傑意識到必須要做出改變。

於是,陸續經過兩次的迭代,最終形成了如今的牛三哥洛陽牛肉湯,相比起以前的黔鼎,門店生意有了大幅提升,新開的五棵松店更是創下了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的記錄。

定位上:聚焦洛陽牛肉湯

首先,就是重新調整品牌定位。

“以前,陷入了自己的經驗主義,總覺得河南洛陽牛肉湯太過於小眾,別人不知道,從而捨近求遠,搞了個四不像。

後來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重新對品牌進行了定位,逐步從現熬牛肉湯,到最後還是決定聚焦河南洛陽牛肉湯。”

選址上:挖掘原點人群,逐漸輻射

其次,在選址上,馬三傑也有自己獨特的技巧,先挖掘原點人群,然後逐漸輻射周邊。

“洛陽牛肉湯比較小眾,但是好在北京打拼的河南人很多,所以我們把這部分人群,作為原點人群,而這部分人群大部分聚集在北京的西面,所以我們門店的選址,首先考慮的就是這裡,然後逐步往周邊延伸。”

產品上:牛肉湯+河南特色小吃

1、牛骨先烤後熬,把湯熬白,適應北方市場

市面上的牛肉湯多以清湯示人,但是牛三哥的牛肉湯不一樣,端上來就是濃厚的奶白色,讓人記憶深刻。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其實,牛肉湯是非常不容易熬白的,但是北方市場,消費者對湯的認知,首先就是看顏色,是不是白的。所以,為了適應市場,我們在工藝上進行了改進。”

普通的牛肉湯館,基本都是直接用牛骨熬製,在牛三哥,牛骨需要經過在清水浸泡、活水衝骨、烤制、熬煮等一系列複雜的過程。

“這樣熬煮的過程雖然複雜,費時,但是,熬出的湯的品質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加上獨家秘方,把湯熬白,直接就和市場上的牛肉湯形成了差異化。”

2、搭配產品,集合河南當地特色小吃

圍繞洛陽牛肉湯這一核心產品,馬三傑在選品上也有自己的邏輯。

“原來黔鼎的產品線比較混亂,有飯也有石鍋菜,現在,我們重新定位之後,在河南當地挑選100道特色小吃產品。”

在經過門店的測試之後,目前,留存下25道菜品。

而刪選的標準:一、不能和牛肉湯有衝突,比如羊肉的產品就不適合;二、考慮門店效率,必須要能夠提前預製。

3、定價:牛肉湯小貴,其他小吃平價

在定價上,馬三傑的原則是,牛肉湯小貴,26元一碗,其他小吃產品遵循平價原則,基本上大多數產品不超過牛肉湯的價格。

“這樣定價,首先是因為牛肉湯本身的成本和價值比較高,在凸顯了牛肉湯的地位的同時,給顧客高性價比的印象,人均40元左右,就能吃的很豐富。”

效率上:砍掉點餐、上餐過程,實現高翻檯

迭代後的牛三哥,在效率上也有了大幅提升,試想在高峰期,78個餐位一天能接待1500人,這個數據,如果沒有門店的高效運轉做支撐,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其中的秘訣就在牛三哥的門店自助取餐的形式和流程設計上。

1、自助取餐,減少人工

在牛三哥的門店,既沒有菜單,也沒有服務員點餐的環節。所有顧客進店之後,自己動手,即拿即取,然後結賬,就餐。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在牛三哥所有的門店裡,都有一個專門的自取菜品渠道設計,明檔廚房,顧客不僅可以直接看到菜品的製作過程,更重要的是,顧客可以獨立完成點單、取餐、結賬的全過程。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明檔展現,放置提前預製好的菜品,底下有明確的價格標示,顧客可以在沿著廚房檔口的走動過程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菜品,然後,檔口最末尾的位置是收銀臺,顧客結賬之後,就可以找餐位坐下來就餐。

這樣的一個獨特設計,讓顧客可以在三分鐘之內,就完成點單、取餐的過程,而且,大大的節省了人工。

2、細化流程,專門配備1個美食導購

有了自助式的點餐模式,並不意味著沒有服務。

在牛三哥進門醒目的位置,張貼了一張專門介紹自助點餐流程的單子,確保每一個進店的顧客,瞭解整個流程。

靠一碗湯,78個餐位一天接待1500人

第一步是淨手,在牛三哥門店,專門設計了洗手檯,就設計在自助點餐檯入口的位置,動線設計合理,淨手後,顧客就可以開始點餐取餐。

另外,專門設立了一個美食導購的崗位,對第一次進店,對操作、產品不熟悉的顧客,進行講解,確保顧客夠完成就餐。

職業餐飲網小結:

每一個品牌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迷茫期。

馬三傑做牛肉湯,同樣也經歷了這樣一個迷茫的時期,一開始陷入自己的經驗主義,盲目自嗨,不過好在快速調整之後,最終找到了適合的路子。無論是在產品上的差異化,還是門店自助點餐形式的創新,都讓顧客耳目一新,記憶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