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从烟草到橙子,是谁在消费褚时健-NO.113


褚时健老人去世后,各种媒体铺天盖地、追思、悼念、惋惜,仿佛要把他塑造成一个烈士,一个英雄,一个被体制束缚,生不逢时的普罗米修斯,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物。

我对褚老没有恶意,本来也不该在他去世的日子里说这些不中听的话,毕竟死者为大。

所以我们只对事不对人的去分析一下这个现象,希望各位看官,通过看我的公众号,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事物,全方位的分析社会现象,王阳明先生“格物致知”,格就是研究,通过研究事件,可以了解社会事件中蕴含的人性,人性就是“道”。

在这个谀词满天飞的环境,再加上有些媒体有意识的避重就轻和煽动情绪,很多人对褚时健一无所知,开口就是王石的金句“从人生高峰跌到谷底能反弹多高”......

所有的人都有意无意的回避了过去的功过对错,去突出了一位老人坚持不懈东山再起的故事,多么具有普世意义啊。

褚时健起步于六十年代,那时候他是个“救火队长”一样的存在,当过农场副场长,当过糖厂副厂长,每到一处,都能扭转亏损,让企业找到出路。他人生的巅峰,是1979年出任玉溪卷烟厂的厂长,褚时健雷厉风行,解决了设备老旧、技术落后的难题,他在那个时代,就敢以厂子为抵押,借银行贷款更新设备,引进技术人员,三年之内, 玉溪卷烟厂税利增幅高达30.63%。

90年代中期,褚时健已经让玉溪卷烟厂成长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烟草集团了。“红塔山”的无形资产已经高达332亿元人民币,褚时健也成了当之无愧的“烟草大王”。他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3年左右是玉溪烟厂一年利税85亿,相当那时300多个中等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他的功劳是极大的。

我们当然承认褚时健的功劳,但更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不考虑我国这种烟草专卖制度,将他的成就全部归功于个人奋斗,那就是贪天之功。

九十年代,就在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褚时健也开始走向他人生和事业的转折点,他利用权力为他人批烟倒烟,当时一条“红塔山”出厂价四五十元,转手就可以卖出150元的高价。只要和褚时健搭上关系,拿到红塔山出厂烟,你可以瞬间变成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利字当头,无数官员、商人趋之若鹜,和褚时健进行利益交换。

褚时健的妻女亲人,更是把玉溪卷烟厂当作了自己私家的金库,肆无忌惮予取予求,

他的妻子“烟草皇后”马静芬,共收受140多万元人民币、8万美元、3万元港币和大量贵重物品。他的女儿“烟草公主”褚映群,利用父亲的权力,索要和接受3600多万元人民币、100万元港币、30万美元。这在当时,都是骇人听闻的天文数字。

褚时健本人,也绝不干净,1995年,年过70岁的他即将卸任,新总裁就要上任,他不甘失去权力和巨额财富,便指使副厂长乔发科、总会计师罗以军,私分了300多万美元公款,褚时健得款174万美元。而在面临司法调查的时候,褚时健不但不配合,反而试图携带外汇准备潜逃国外,被边境公安截获。

现在有人为他喊冤,说当年他作为国企领导的工资不高,17年收入总和为80多万元,这和他做出的贡献不符,更有人指责当年国企系统同工同酬分配不公平,有能力的人应该拿到更多,出于不甘,褚时健才多贪污了一千多万。有一定道理,但国法在上,再委屈,再不乐意,你也不应该损公肥私,侵吞国有资产啊。

他自己曾经坦白道:“1995年7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任我。我想,新总裁接任之后,我就得把签字权交出去了。我也辛苦了一辈子,不能就这样交签字权,我得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能白苦。所以我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其实,能干到他这个级别,谁没有极大的功劳。

国家和体制从未对不起褚时健,贪污被判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褚时健本人也从未表示有异议,他有很大的功劳,但是他也犯了罪,当时中纪委的领导拍板,“功不抵过,过不掩功”,这是非常客观的。而褚时健只坐了3年牢就保外就医了,这已经是格外宽大处理了。

2002年,褚时健保外就医,他筹了1000多万,在哀牢山包下2400亩土地种橙子。

但最初几年,褚时健的橙子产量不高,口味偏酸,并没有太大销路。好在他当年织就的那张关系网余荫尚在,开始回报他了。所以在他落难之际都伸出援手,他种的那点橙子压根不够卖,烟草公司的弟子找过来,你几十吨,我几百吨的买,作为福利发给员工。

这些烟草企业都是不差钱的主儿,别人买东西都要讨价还价。这些人也还价,只是喜欢往高处还价。褚时健说橙子5块钱一斤,他们嫌便宜,非10元一斤不买;另一个烟草公司的领导也来了,说10元一斤也太便宜了,非要20元一斤。所以,褚时健种的橙子最初的十多年都是通过烟草系统的人以及身边朋友消化。

好在褚时健看得透彻,意识到这种做法终非长久之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市场化的路子,以品质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褚橙知名度不温不火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12年,这一年,褚时健已经在荒山里下地干了10年。北京有一家叫《本来生活》的生鲜电商网站发现了他。

《本来生活》创办者喻华峰之前是《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他的遭遇和褚时健很像,都在人生鼎盛时期入狱,争议蛮大。生鲜电商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投入的资金太多,本来生活的运营做得很糟糕,在网站上线的第三个月,每天只有二三十个订单,但当时光人员成本每个月就要烧掉80万元。

焦头烂额的喻华峰从《三联生活周刊》上发现了一篇关于褚时健种橙子的报道,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总、因贪腐入狱、74岁上山创业,光这些关键词就是爆款,天生自带流量属性,这一切都让记者出身的团队兴奋不已。

马上,喻华峰和搭档胡海卿策划了一场“褚橙进京”的营销事件。喻华峰一开始每天提心吊胆,担心20吨的橙子砸在自己手里,没成想,刚开售三天,20吨橙子就卖完了,甚至服务器因为访问太大出现宕机,一时间褚橙成了励志的图腾。

褚橙能火有《本来生活》的功劳,更有王石的功劳。

《本来生活》在策划“褚橙进京”的项目后,笨笨的王石迎来人生第二春,做着红烧肉,沉浸在与田小姐的甜蜜爱情里。作为房地产龙头股,万科拥有着良好的美誉度和外界形象,而其创办者王石因为正直敢言的性格和万科的业绩支撑,也让他有很强的号召力。

王石最喜欢引用的是美国巴顿将军的一句鸡汤:“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王石惊喜地发现,褚时健的经历简直就是这句话的参照标。

于是,他通过微博自发为褚橙和褚时健宣传,迅速获得了巨大的关注。褚橙进京的文章在24小时内被转发了7000多条,光王石的评价就转发了4000多次。以前褚时健的夫人马奶奶还要带着橙子到处去参展,切开来给大家品尝,求别人买一点,现在王石动动手指就带来了更大的销量。

王石第一次去哀牢山拜访褚时健是在2003年,没有前呼后拥,他对这位倔强的老人有同情和敬佩。

除了田朴珺,褚时健应该是王石最关心的人。年年王石都要带着几十个人的团去哀牢山拜访褚时健,有他亚布力论坛的朋友,有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也有他在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的朋友,当然还有王石带去的媒体。王石对万科也没有这么上心过,他的每一次对外演讲,举例部分肯定会讲到褚橙和褚时健。

在王石的提醒和资助下,那个写《海底捞你学不会》的吹鼓手黄铁鹰,依葫芦画瓢,跑到哀牢山,写了一本《褚橙你也学不会》的商业案例,专门在序言感谢了王石。

田朴珺也几次跟随王石去云南拜访褚时健,而且都会客串一下记者,采访褚时健,回来后必定会写一篇文章,给自己的专栏投稿。有的时候是对话褚时健,有的时候是哀牢山一日游,但文章的主旨始终围绕着一句话——褚老很伟大,我感动得哭了。

田朴珺几乎是去一回哭一回。褚时健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直男,倒是旁边的马奶奶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怎么回事,开始安慰她,但田朴珺说,“她越是这样安慰我,我心里越是不知哪儿来的酸楚。”

但她的文章里看不到任何王石的身影。毕竟作为独立女性,出现王石多少有点冲淡主旨的味道。所以在她去拜访褚时健的两次行程里,外界都以为田朴珺独自造访,但用褚时健的话来说,“要给王石面子”。

褚橙火了之后,哀牢山成了人们的朝圣地。再加上王石、柳传志、冯仑、刘强东、田朴珺等一大帮名人造访,吸引了很多找不到人生方向的年轻人。经常有三十几岁的大老爷们扑通一下,跪倒在他面前,热泪盈眶,说是褚时健如此高龄还在拼搏,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应该选择自杀。还有一位北京姑娘,拖着大箱子出现在褚橙庄园,说自己的日子过得“像个死人”,要学习褚老。

我估计,这些年来,这些突如其来的造访者也让褚时健烦不胜烦,他们已经把褚老摆弄成一尊雕像,涂上金粉,放在供桌上。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家心目中的教父,打造成资本的一面旗帜,再由他们掌握的媒体们统一了口径,把他写成了一位圣贤和伟人。他们最经典的一个宣传语是“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传承什么?

褚老走好,红塔山是好烟,褚橙很好吃,但这满屏幕哭丧的,并不是您的亲人子孙,他们如丧考妣呼天抢地悲悲戚戚,只是别有用心,拿您当枪使而已。

这真是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