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三四線城市具體怎樣劃分?

半屏山色


國家對於所謂的一二三四級城市並無官方的劃分,只是對於城市的行政等級以及城市規模進行認定和劃分分類標準,下面介紹一下城市規模標準、城市行政級別以及大眾上認可的一二三四線劃分標準,看了這些標準你就知道了三四線城市怎麼劃分的了:

一、國家劃定的城市規模標準:按照城區常住人口來劃分,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50~100以下萬為中等城市;100~500萬以下為大城市(300~500萬為I型大城市,100~300萬為II型大城市);500~1000萬以下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為超大城市。

二、城市行政級別:1級:準國級,包括香港和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它們高度自治,有自己的區旗、區徽,對外享受國家和地區中的地區級,可以單獨參加國際的經濟,社交,體育活動等。2級:正部級,我國的4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3級:副部級,包括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城市,其中10個副省級城市是瀋陽、長春、哈爾濱、南京、武漢、廣州、濟南、杭州、西安、成都;5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4級:準副省級: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國務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鞍山市、撫順市、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等十個“較大的市”。5級:正廳級:一般地級市。6級:副廳級:省直管縣級市。7級:正處級:一般縣級市。

三、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城市等級劃分:目前大眾認可的一二三四線城市劃分,是2019年5月24日,第一財經和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的《2019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為中國337箇中國城市重新分級,評出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和128個五線城市。分級的主要依據是通過收集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18家各領域頭部互聯網公司用戶行為數據和機構的城市大數據,按照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中國城市。

這就是目前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城市行政級別以及所謂的一二三四線城市的劃分標準,雖然一二三四線城市劃分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但是卻被廣泛認可和應用,主要就在於其劃分的城市標準與目前各個城市的發展經濟、人口等方面的實力相吻合。可以反映和代表當前的城市等級。希望回到對你有用。


地產與情懷


中國的城市級別劃分無外乎幾個標準: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地盤大小、人口規模。

1、按照這幾個因素,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經濟中心,未來的世界卓越城市,深圳是最強特區創新之都,廣州則是經濟第一大省的首府,華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4個城市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城市。

2、除了以上那4個,剩下的各區域中心城市,經濟超強,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有那麼十幾個算是二線城市,比如瀋陽、天津,濟南,南京、合肥、蘇州、杭州、哈爾濱、廈門、青島、大連、寧波,成都、西安、武漢、鄭州、重慶、長沙等等,這些二線城市放一邊。

3、我們國家地級以上行政區一共332個,其中地級市275個,除去一線二線的,剩下的無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還是政治地位,要麼是省會城市,要麼是副省級城市,要麼是計劃單列市等。這些大概能算是三線城市。比如太原啊,福州啊,南昌啊,唐山啊,佛山啊等,估計能有30個城市吧。具體名單就不列了。

4、接下來就是四線城市,這下基本上就數到各省裡的老三甚至老四了。總體上劃分標準還是那幾個。

綜合算下來,基本上還是按照經濟總量排下來的。現在有些城市,比如成都,硬是搞了個新一線城市排名出來,而且總是把自己排新一線城市的第一,就純屬炒作了。還有的搞出什麼二線強,二線中,二線弱的排名,更是無聊至極。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這個問題要問成都市提升城市形象協調領導小組和第一財經週刊:一個負責給錢,一個負責炒作和吹牛,就看花錢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