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渭南造林大戶張新民,2200多萬元全部投入大山中

莽莽秦嶺,橫臥華夏腹地,東西綿延1600多公里。西自甘肅省臨潭縣,東至安徽蚌埠張八嶺的這座東西向山脈,與淮河一起,構成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

嶺之南,山林茂密,氣候溫和,為亞熱帶氣候,一派南國風光;嶺之北,潼關以西八百里,渭河兩岸,沃野平疇,一望無際。這裡村舍相連,阡陌縱橫,渭河平原一如母親般,哺育了兩岸兒女。這裡是著名的關中平原,也就是陝西人常說的秦川。

渭南造林大戶張新民,2200多萬元全部投入大山中

八百里秦川南依秦嶺,北望黃土高原,四周險關羅列。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自古以來耕作技術發達,是我國農業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天府之國的美譽,歷史上指的便是陝西的關中,並不是今天的四川。

發達的農業和有利的地理環境,為華夏文明在這裡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五千年華夏文明史,十三個王朝建都於此,其中道理,不言自明。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秦嶺被人稱為中華龍脈!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秦嶺病了。在龍脊的山山嶺嶺上,本應郁郁青青的山谷裡,到處傷痕累累!高高的山脊上沒了有綠色,本應溪流潺潺的山谷裡,沒有了流水。樹梢上,鮮有鳥鳴,林下,不見了動物的身影。高大的喬木被砍伐一空,灌木,也被山民們砍伐淨盡做了劈柴。樹伐光了,有人開始瞄上了石頭,開山放炮,採石機上山,一座座巍峨險峻的高山,竟被吃光炸盡,只留下一地的滿目瘡痍。

位於秦嶺華州區政府正南十餘公里的太平峪,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時,就是這樣一條山谷。

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解決山谷裡幾十戶人的生計問題,華州區杏林鎮李坡大隊在山外劈地,把大家搬了出來。同時,利用峪道做林場,試圖發展林業和畜牧業生產。

但事與願違。經過多年努力,畜牧業不但沒發展起來,山裡的樹木卻被周圍群眾不斷盜伐。十多年糟踐,山裡植被稀疏,太平峪徹底成了荒溝。

八十年代,農村實行責任制,村委會試圖通過承包的辦法改善這座山谷的面貌,把這裡的地塊分包給了當地一些村民。但村民們只知道索取,不願投入,十多年過去,林子沒有增加不說,原有的少部分樹木也被砍伐淨盡。放羊的,喂牛的,誰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到頭來,多數承包戶沒什麼收入,把這座山徹底變成了荒山。

1995年5月,41歲的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杏林鎮馬斜村農民張新民,投資14萬元,承包了已荒蕪多年的李坡村的太平峪。

1998年元月,他加大投資力度,再次投入20萬元,承包了與太平峪一梁之隔的潭峪林場。兩座山谷自此連為一體,構成了今天的華州(縣)太平峪林場。

在那個機關幹部月薪不過三五百元的九十年代中期,花這麼大代價承包基本上沒有什麼林木的荒山,在一般人看來,張新民的舉動真是不可思議。妻子兒女反對,親戚朋友苦口婆心相勸,沒一個人支持他。大家都說,老張這真是把錢往溝裡扔!

沒有多少文化的老張並不是個傻子。改革開放初期,靠著辛勤勞作,他在七十年代末期那幾年,靠著給建築工地送材料已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通金的積累。從八十年代初中期開始,他販木材,倒糧食,把生意越做越大。到九十年代中期時,個人財富已積累到四百多萬元。在那個時候,張新民絕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富豪。

見多識廣的張新民放著好好的生意不做,把錢投向沒什麼收益的荒山,原本只是源於一份情結。


張新民承包太平峪後在山內的講話。張新民說 ,“在外做生意,看人家南方,放眼望去,四季碧綠。到處山清水秀,人住在那兒,就是舒服。可回到咱老家,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樹少,沒個綠色。風一刮,到處是灰塵。山上光沒有樹,也沒個鳥,環境和人家真是沒法比。掙錢為啥?能把家鄉面貌改變一下,儘自己的一份力,我覺得值。”

張新民的舉措引起社會各方高度評價。國家林業局的領導來了,省林業廳的領導來了,時任渭南市委領導王志偉來了,市上主要領導王傑山、羅玉昭、王延齡來了,諸多領導對張新民的壯舉給予了高度肯定,鼓勵他一定要堅持下去。

2000年5月3日,《陝西日報》在一版頭條位置以《張新民投資三百萬治理荒山三萬畝》為題,介紹了他的事蹟;陝西省政協機關報《各界導報》以《張新民和的的“綠色莊園”》為題,在二版頭條位置介紹了他承包荒山,封山育林的故事;2001年3月12日,《渭南日報》和陝西人民廣播電臺部分編輯記者一起,在植樹節當天,去太平峪植樹山裡植樹,數不清的刺槐,百餘棵銀杏。並以《為了祖國山川更秀美,植樹去》為題,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報道。


各方的支持給予了張新民幹下去的力量。1995年之後的七八年裡,張新民栽樹不止,修路不止,建設不止。


作為林場,茅草棚子肯定步行。於是,場部的二層小樓蓋起來了,廚房有了。

人要呆得住,還得有電。柴油發電機,水力發電機,太陽能發電裝置,張新民想盡了辦法。

人總得和外界聯繫,大山裡沒信號,張新民三番五次聯繫有關方面,架電纜,裝電話,折騰了不知多少次。

山口有片地土層薄,第一年栽下時,都成活了,張的也很好。但長著長著,到第二年後季或者第三年,莫名其妙地成片成片地死了。以為是誰在搞破壞,張新民氣得要和人拼命。但找來專家一看,說沒人搗亂,是這裡土層太薄的原因。薄薄的土層下面就是石頭,樹長著長著,根碰到石頭扎便不下去。

曉知原因,從不服輸的老張開始行動,組織民工給這些地塊墊土,次年接著栽。

2001年3月15日,作為渭南市政協常委,張新民在渭南開著會,心裡卻一直惦記著在家帶領民工栽樹的妻子。會議一完,他便往回趕。回到太平峪場部時,天色已黑,但他顧不了這麼多,一個人獨自去翻山。

就是白天,正常情況下翻越這座山,也得四五個小時。一條僅僅一人寬的羊腸小道,曲曲彎彎不說,到處都是高高低低,犬牙交錯的石頭。心中有事,走得急,剛翻過山樑,一腳踩空,他跌下了山谷。

不知過了多久,昏迷中 甦醒過來的他看著黑魆魆的山嶺,藉著微弱的星光,拽著藤條樹枝,艱難地爬了起來。好在只是皮肉傷,骨頭並無大礙。

第二天清晨,一身傷疤的張新民站在妻子和栽樹的工人們面前時,大家不敢相信,問他這是怎麼了。大家以為,他是被人打了一頓。

往事,一樁樁,一件件,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天,提起這些,老張唏噓傷感,不願再提。妻子劉小雀則傷心不已,掩面抹淚。


原想著包下荒山,栽上些樹,僱幾個人把山看管起來,樹長著,自己繼續去做生意。張新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呆就是二十五年!

不僅再也沒能騰出手來,去繼續當年的生意,而且幾百萬投進去之後,響也沒響。見不到任何效益不說,還得繼續投!常年僱了三十多人,栽樹,管護,每年數十萬元;購買苗木貴,為省錢,在時村農場包地建苗圃。二十畝地,又是數十萬元。

山上過去是條羊腸小道,只能走人,不能行車。為了進出方便,必須修路。但在到處都是堅硬的花崗岩山溝裡修路,談何容易!

日復一日的勞作,二十五去年過去,當年那個豪情萬丈,意氣風發的張新民疲憊了。自己積攢的400多萬元全部投進去不說,國家退耕還林的補償資金,通過各種途徑爭取的政策支持,加上親朋好友的借貸,張新民向這座大山陸陸續續累計投進2200多萬元!


2000年前後,是張新民最困難的時候。從南方帶回的數百萬資金已全部投了進去,國家給的支持杯水車薪且遲遲不能到位。進山路這邊剛修好,一場大雨,便得重修。這一修,又是幾萬、幾十萬。僱的工人們幹完活就得拿錢,作為僱主,老張拿不出,只能給人說好話,央人緩兩天,再緩兩天。


2001年臘月二十五,眼看跟著自己幹了一年的眾多人回不了家,幾十個家庭過不成年,老張託關係找到時任縣委書記薛東江,由縣財政特批了兩萬元救濟款,才算度過了年關。


打發走工友,一天粒米未進,囊中空空的張新民和妻子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年該咋過。從山上到縣城十多公里,張新民帶著劉小雀,拉著沉重的腳步,艱難地一步步往家挪。

眼前如此不堪的困境,幾年前南方優越的生活環境,往事一幕幕在腦際浮現,傷心的淚水頓時再也止不住,剎那間,淚如雨下。

哭完,才覺得肚子在咕咕地叫。想想,從清早上山到晚上,整整一天,兩人粒米未進。

家徒四壁,沒一個可以央求的人。

還沒過門的兒媳來串門。老張開不了口,作為妻子的劉小雀,內心掙扎了再掙扎,鼓起勇氣,對還沒過門的兒媳說,“你身上有沒有兩塊錢,讓我和你爸買個燒餅去”。未來的兒媳不曉得,未來的公婆已到山窮水盡時。


張新民的困境引起了各方注意。2000年10月11日,《陝西日報經濟特刊》在一版頭條位置刊發了《渭南第一造林大戶陷入困境》為題,刊發了他因承包山林由富變窮的故事,呼籲各級關注和支持,幫他度過難關。


1998年長江特大洪澇災害之後,我國對林業政策進行了歷史性調整。由於黃河長江流域原始森林全面禁伐,原來還指望偶爾砍伐一些用柴林緩解經濟困難的張新民,漸漸徹底絕望了。

2000年之後,面對困境,結合實際情況,聽取各方建議,張新民開始養牛,養豬,和妻子利用林場部幾間房搞農家樂,才算有了一點微薄的收入。

張新民說,這十多年只所以能撐下來,全靠這點營生。但2018年上級整頓秦嶺,取締農家樂。場部的房子被拆了,豬也清理了,下一步怎麼辦,他也想不出個好法子。沒有任何收入,日子怎麼過下去,真是個頭疼事。


更讓人焦慮的是,二十五年過去,原來簽訂的合同馬上就要到期。自己年紀慢慢大了,已至老境,再也幹不動了。高血壓,糖尿病,每年都要住一兩次醫院。妻子風溼病,隔三差五頭疼腦熱,落下一身的病。山綠了,人老了。提起未來的日子,心裡真是沒個底。


張新民,一個普通人,用自己前半生積累的全部財富和妻子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把一座荒山,變成了林木茂盛,清泉潺潺的綠色世界。每天徜徉在這座青山裡,不談錢,不說未來,張新民和妻子總是非常開心的樣子。特別是每年酷暑的日子裡,看他悠閒地走在山林間,不知多少人都在羨慕他神仙般的生活。但靜下來,一個人的時候,面對這郁郁青青,鳥兒自由飛翔的人間仙境,老張近年來常常開始暗自憂愁。

他不曉得合同到期後,這片林子還能不能保得住,二十五年的付出會不會毀於一旦?自己漸漸邁入老境,身體一年比一年差。都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守著這金山銀山,沒一分活錢,未來的日子到底該怎麼過?

張新民,一位誕生在關中東部華州秦嶺北麓的造林英雄,他用自己的畢生精力,為青山綠水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青山不老,歲月荏苒。二十五年辛勤付出,太平峪開始煥發出無限生機勃勃的時候,我們的主人公漸漸老去。面對這樣一位老人,我們在為他點讚的同時,是否應該給他和家人一個保證,讓他能徹底放下心來,安享晚年。

人,終會老去。

山,永遠青著。

張新民和家人付出畢生心血的這座大山,如今已是一座矗立在華州大地上的青山。我們願它常青,直到永遠!


2019.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