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的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

中科booklong


都不是。你的孩子只是來過自己的人生,這人生將和你完全不一樣。如果你讓他去過這樣的人生,那麼你們倆都會相安無事,但如果你阻擋他實現自己的天性,那麼你們倆都會非常痛苦。

其實孩子就像一盆自然生長的植物,他沒有自己的察覺,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也不像你那樣具有全局觀念和經驗,他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就這樣單純地順應自己的天性,野蠻生長著,把根系深深向下扎進土壤,把枝葉高高向上撐在天空。

有的父母能欣賞孩子本來的樣子,他們鼓勵孩子去發現更多的自己,他們挪開孩子前進路上的障礙,並對他進行適當的引導和修剪,但他們從來沒有想要改變孩子的生長軌跡,也從來不會去否認,孩子的天性所在。

而有些父母,則不能接受孩子的樣子,就好像他們也從未接受過自己一樣。他們總會從孩子身上發現不完美的地方,他們幻想孩子要有藝術細胞,要能說會道,要懂得人情世故,要能站在臺前閃耀。所以孩子就不得不去學鋼琴,學演講,做主持,上臺走秀。他們要求孩子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剪除自己意料之外的枝葉,並且一門心思認為這是對孩子好。往往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被迫強烈壓抑自己的天性以至於完全不能舒展,要麼就是與父母形成極端的對立關係,叛逆得無以復加,直到自己一次次碰壁才懂得收斂。

孩子不是來報恩的,也不是來討債的。他只是凡塵俗世一個小小生命,意外落到了你的家庭。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你的所有物,因為很快他就會開始自己生活,自己拿主意,很可能會活成你完全不喜歡、不瞭解也不欣賞的另一個樣子。所以說,做父母真的不要把太多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歸根到底,那是一個註定要和你無關的生命。



陳諾


民間確實流傳孩子是來報恩,還是來討債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是錯誤的說法。

如果有父母把這種報恩、討債的說法當真了,那隻能說明這種父母是比較愚昧的。

很多父母不明白為什麼有些孩子比較好教育、成長過程中也不讓父母操很多心;為什麼有些孩子從小到大就總是在出狀況,讓父母操不完心。

造成孩子差別的不是報恩、討債,而是以下幾點原因:

1、孩子的性格和氣質有差別。

每個孩子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帶著自己獨特的天性。

有些孩子從生下來就活潑好動,好像永遠靜不下來;

而有些孩子生下來就是比較安靜的性格,更願意安靜地玩耍,或者獨處。

那些愛動愛鬧的孩子,肯定會讓父母更操心;而安靜的孩子,肯定就會讓父母更省心。

2、孩子的身體狀況有差別。

有些孩子生下來就帶有家族的一些遺傳病,或者身體不健康,那麼,他們的身體狀態就一直處於不太好的狀態。孩子是不會作假的。當他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肯定會煩躁、會哭鬧。

身體狀況不好的孩子,父母自然要更操心。

3、後天的教育有差別。

有些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家人的寶貝疙瘩,那真的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哪怕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也捨不得教育教訓他。

這類缺乏教育的孩子長大以後,肯定就是不服管的,肯定就是要惹事的,父母也是要操碎心的。

而有些孩子生下來也是一家的寶貝,但是,父母卻是明白人,知道該教育的時候就得教育,犯了錯也不能一味的寵著、哄著。那這類孩子長大了,肯定就是懂事的,父母自然就不用操心了。

歸根結底,父母要接受自己孩子獨特的性格氣質,也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父母才能獲得輕鬆。


歡迎關注。更多教育、心理、情感的熱點知識推送給優秀的您。

您的每次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


柳柳老師


我家女兒一定是來報恩的,出生就不鬧人,只要我在,從來不哭的,從小就懂事乖巧,從來不讓我操心,四歲的時候她過生日,我看中了一件她穿上非常漂亮的公主裙,想買下來送給女兒當禮物,女兒卻問我:媽媽,貴不貴,要是貴咱就不要了。我當時淚奔啊,有這麼懂事的孩子,再貴我都要給她買,更何況女兒穿上特別漂亮。

她小時候上幼兒園,我週六不休息,鄰居大媽說你把孩子給我吧,我幫你看著,你該上班去吧,你家孩子又不鬧人,你放心去吧。我晚上下班回家發現女兒已經自己回家了,鄰居大媽看我回來了跟我說:中午我家女兒來看我,拿了一個大西瓜,我這邊準備切瓜呢,沒注意你家孩子就自己回家了,咋教育的呀,這麼懂事,我給她送西瓜說啥不吃。我問女兒你想吃不想,女兒說想,我問那為什麼不在奶奶家吃呢?女兒說那是人家的東西不是咱家的不能吃。

女兒上學後在學習上一直沒讓我操過心,去年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一本大學,經常在網上對我噓寒問暖的,放假回來就陪我逛街做家務,多好的寶貝呀,我這輩子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是有這麼一個暖心的女兒我知足了,感謝老天對我的厚愛。


星沉燕歸


1.

剛剛同朋友聊天,真是不聊不知道,一聊都崩潰。幾個朋友家的孩子都已經上三年級了,上了三年級後發現分數再難上90分以上了,媽媽們這心啊,都拔涼拔涼的。

媽媽甲說,看兒子寫作業,蝸牛一樣的速度,簡直就是百爪撓心;

媽媽乙說,讓女人衰老的元兇就是陪娃寫作業;

媽媽丙說:這孩子哪是來報恩的,分明是來討債的。

媽媽丁說:我都後悔把他生出來。

2.

以前看過一篇新聞,一位淚流滿面的媽媽衝進義烏醫院,大喊救救她老公,她老公喝了農藥。

原來夫妻兩人有一個十幾歲的女兒,當天下午,老婆陪孩子寫作業,發現孩子寫字不是很工整,就要求孩子重寫,教了幾遍孩子還是不聽,老婆開始大聲斥責孩子。

正好丈夫回到家中,制止她大聲呵斥,希望能耐心教育孩子。一來一回,夫妻倆倒是吵得不可開交。吵著吵著,丈夫突然衝進雜物間,拿起草銨膦就喝了下去,老婆見狀急忙搶過去,護送老公去醫院搶救。

這就是傳說中來討債的,搞得夫妻反目,老爹喝農藥。


3.

我家一個親戚家孩子,那是典型來報恩的了。從小生的粉妝玉琢般,到哪都喜歡他,長大後也是玉樹臨風,從小學習就沒讓父母操心過,從來都是自己先把作業,學習搞好之後再玩。考大學,找工作,也會一路自己來,從來不用父母操心,直到結婚都是。

這樣的孩子,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您覺得這是教育環境問題,那麼我想告訴你,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上面有個哥哥,可就從小到大和他是兩個極端。


所以,有時候還確實是有那麼點天性的味道,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奶同胞,也會因為是老大還是老二或者老小,受到的待遇不同,或者家庭所處的環境,經濟環境或者而其他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但是,也不能因為這點就放棄教育,孩子愛幹嘛幹嘛去?小樹還有的直直的,有的長歪了呢,該科學育兒還是科學育兒,該學習如何和孩子溝通還是好好學習,畢竟,我們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變成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在育兒路上不斷學習修行,聽說關注我的都是長得好看的。來,一起修行吧。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的女兒去年農曆3.17日永遠離開家離開爸媽走了,自打這日起我昏沉沉不能自理靠藥物維持。有人勸慰我孩子是來要賬的……

不!我的孩子是老天賜我的寶貝,從出生乖巧懂事,上學勤勤懇懇如她所願考上齊魯師範,每天的日誌記錄她的理想抱負與同學間的友誼,暑寒假去輔導班任教週末市區教晚自習。

每過任何節日都用打工的錢給父母妹妹買禮物,去年3,1號日誌:祝願我逢考必過出門遇貴人實現目標,願我的學哥學姐都佔我好運考編制步入三尺講堂

從突發疾病到住院的五天她的同學每天20多人陪我趕都趕不走,她的導師說班裡六十多人包括宿舍處理不了的事宜導師委託女兒處理。

女兒奈何緣淺老天只給了你我二十三年的母女情,你走後初中高中大學的同學接連不斷來家看媽媽,沒你的第一個母親節是她們和我過得,她們說你是天使飛去天堂幹事業去了

寶貝女兒願你天堂無憂願你開心,不要掛念家裡媽媽完成我的任務早日與你團員那時再續母女情。



蘭心蕙質拒閒聊


那天在產房,一聲啼哭過後,緊接著聽到醫生說:“是個姑娘!”助產士抱著她輕輕貼了下我的面頰,“親親媽媽!”這一親,成了我跟這個小人兒相互牽掛的開始,也開始了我這個成年人的第二次成長。

四五個月時,她早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衝著我笑,這笑容,帶給一個產後抑鬱的新手媽媽一份欣慰,更是一種莫大的力量。

五個月時,我在床的這邊眼睜睜看著她翻身再翻身,想伸手去抓住時她已滾到床下,哇哇地哭聲讓我覺得心都碎了。之後的一段時間,我總會做一個她掉下床的夢,自己在夢裡猛地坐起來伸出胳膊要去抓住她。

今年春節時,我下樓扭了腳腕。這件事成了她不再求我抱抱的轉折點。早上送她去幼兒園時她會主動說“你慢點走”“媽媽我扶你下樓”。

女兒的到來,是一場修來的緣分,也是一世的牽掛。更促成了我這個成年人的第二次成長。

女兒說話很早,一歲多時,她拿著一個東西,奶奶開玩笑地伸手說“把你的**給我吧”,她會轉過身去說“不給我!”我一下很納悶為什麼孩子話說的那麼好卻不會轉換人稱代詞。翻閱了《兒童心理學》後發現原來語音和語義在孩子的世界裡是有先後順序的。無意識發音和模仿的發音需要在實際交流中明確含義。

她成長的點滴疑惑,讓我迫切需尋找答案,於是閱讀了發展心理學,兒童文學等專業著作和作品,也收穫了很多,這得益於身邊有一個小人兒,她帶給我成長。


成長觀察


自從我九九年生下女兒後,她就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牽掛 。一晃快二十年了,我心心念唸的這個孩子,已經長成大姑娘了。我為她付出了我所能給予她的一切。那麼,對我而言,她是來向我報恩的,還是來討債的呢?

不,她既不是來報恩,也不是來討債的。她能成為我們的女兒,是我們的緣。

她來到我們身邊,既是完成她的自我生長,同時也是來幫助圓滿我們的人生。

作為她的父母親,我們不僅是她的衣食父母,還是孩子的領路人,是最親密的導師,永遠的朋友。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一直在完成自我的成長,在陪伴和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也逐漸變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孩子借我們而來,卻並非因我們而來。她是我們的依伴,卻並不屬於我們。

一、她不是來報恩的,她只是我們的天使


想當初,我剛剛剖腹回到病房,肚子上的刀口隱隱作痛,我就央求婆婆把剛出生的女兒抱來,我說,我看到孩子就會感覺不到痛了。從出生的那一刻起,這麼多年來,女兒給我的生命帶來了無盡的幸福感,她就是我的天使。

記得她很小的時候,我抱著她到附近走走,她常常會用她稚嫩的小手幫我捋一下額前的頭髮,這個動作每每都會讓我的心柔軟起來,懷中的這個小人兒是如此地善解人意,竟然懂得用這種方式表達她的情感。這樣的孩子,我覺得自己為她付出我的一切都心甘情願。

還記得,婆婆乳腺癌手術後,女兒就由我母親帶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母親突然暈厥,才兩三歲的女兒爬上一張小凳子,給家裡打了電話,當時她爸爸接到電話就趕過去了,及時把我母親送到醫院。她可從來沒有自己撥打過電話啊。那件事情,我至今都一直以為神奇。

今年母親節,在百里之外上學的女兒,從扣扣給我發來一張圖片,附言說這種摺紙叫“寸草心”,我收下女兒的這片“寸草心”,雖然只是一張圖片(她是先摺紙再拍攝的),我仍被深深感動,感動於她的這份細膩的心思。

二、她也不是來討債的,我情願為她傾盡所有


女兒出生時我的月工資還不到一千,我不僅要為她耗費我的時間和精力,還要花費我可憐工資的大部分。

那時候為了儘量讓女兒吃好穿好,我是費盡了心思。話說六一兒童節那天,同事三歲的孫女穿著一條漂亮的公主裙,一問價格,五百多。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想當初我的女兒四五歲的時候看中了一條公主裙,看得我跟女兒都邁不動步了,想買卻又捨不得錢。最後老闆娘實在是看不過去了,以讓我驚喜的25元的低價成交了。

再後來,孩子出去學繪畫,是在少年宮報的名,因為少年宮都是上的大課,相對是最便宜的,雖然暑假裡因為路途遙遠我們娘倆幾乎每次都要被烤熟了。即便如此節省,花費跟現在的孩子相比簡直九牛一毛,但還是使得工資微薄的我們更加捉襟見肘。

除了金錢,我付出更多的則是無窮無盡的陪伴。她出生後,我的雙休日全都是屬於她的,永遠都根據她的需求來安排我的日常。孩子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地長大就要付出那麼多,更別說偶爾有個頭疼腦熱的,大人則更是操勞無極限。

除了這些,還有看不見的情感投入。丫頭每次出去上學,告別時,都跟我說“不要想我啊”,可是如果一連兩天都是她先聯繫我,就會遭到她的埋怨:“媽,你心裡到底還有沒有我啊?”

三、她是我們的緣,我珍惜與她僅這一輩子的緣分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她是我們的緣。只是,這份禮物,需要精心的呵護,才能真正顯示她的價值和意義,才能讓她給你帶來喜悅和幸福。

所以,我的女兒,她既不是來討債,也不是來還債的,她是來完成母女間的這段緣分的。珍惜這份緣吧,因為我跟她,只有這輩子的緣分啊。

就像紀伯倫的詩中所寫的一樣,孩子屬於我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她是我生命的延續,但她不是來延續我的生命,她是來完成她自己的使命的。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紀伯倫《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總體來說是討債的吧!我們這一代是獨生子女,養一個孩子事事都得小心又小心,怕孩子有個什麼萬一。我兒子還剛懷不到五個月,我媽媽就迫不及待來我家照顧我老婆的飲食了!八幾年物質還不豐富,老婆反應厲害,那時只要弄得到的都盡最大努力了,老婆的的體重增加不到10斤,我與老媽成天都擔心孩子發育不好!臨產了我堅持要送公司未定點的醫院,那裡有熟人,院長說不報銷,我根本沒考慮這些,幾個錢能與人相比嗎?兒子是我在產房看著生的,剛生下來就象個小老頭,不過體重達到了3300克,說明他媽是個無私的人,把營養都給兒子了。孩子確實變化很神奇:一個月後就完全變了,象個小姑娘一樣可愛。由於老婆奶水不足,兒子11個月時自動放棄了吃奶,我至今還記得那些可愛又可憐的小動作:一看到大人吃東西小手就摳大人的嘴;拿著飯碗逗他,拉住就不肯放手。

我去深圳工作時兒子剛一歲,身上有錢首先想到的就是買衣服玩具給他帶回去。後來我又由政府派往日本工作,因兒子要上小學要接送必須回來。

養兒子就是費神,原來十分聽話的乖孩到了十二歲就變得獨立了,再大的誘惑都影響不了。做父親的與兒子的對立感越來越強。由於我與學校溝通較多,兒子就說我象〈特務〉一樣。好在我想得通,從沒讓兒子補過課。後來高考發生了件奇事:我給他估的分只少估了一分!那時是先填志願,說明我還是比較瞭解他。

大學畢業了去了上海工作,他自已覺得不好又回來了。該結婚了,女朋友談了幾個,但要堅持到35歲再結婚。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拿一生的積蓄買房、買車、給個人創業資金最後結婚了,今年就有了乖巧可愛的寶貝孫子。做了父親後兒子變了:更沉穩、遇事更有主見了!這就是回報吧!

現在做父母的不能指望孩子多少物質回報,這麼大的生存壓力,只要他們平安走正道就知足了!


劍客醉酒


有人說他們的孩子是來報恩的。因為,孩子小時候特別乖巧,很少生病。長大了成績又好,不用父母操心。到了該成家立業的年紀,順順利利的結了婚,生了孩子……

也有人說,也許是上輩子沒做什麼好事,孩子像是來討債的,打小生病不斷,長大了更是各種讓家長操心。

要我說,沒有孩子天生是來報恩的,也沒有孩子天生就是來討債的。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的表現多是家庭養育的反映。

在給孩子貼標籤下結論之前,聰明的家長會先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教養方式。

在該陪伴孩子,幫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候,你在哪裡?

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你做了什麼?

在孩子遇到青春期的困惑和壓力,情緒需要疏導時,你在忙些什麼?

在孩子工作家庭兩頭忙,特別需要支持的時候,你付出了什麼?

別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先請成為其他孩子口中的“別人家的父母”。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來成就我們的。

我的孩子還少,我正在努力。

以上。與所有的父母共勉。

我是今日頭條認證的育兒作者,獲得優質問答獎和原創優質文章獎。歡迎關注我,謝謝!


小公主變形計


我不覺得養孩子有報恩或者討債的說法,這只是父母在遇到孩子調皮生氣的時候,抱怨的說法而已。

比如我家大寶,是個男孩,從小就被爺爺奶奶慣壞了,所以現在有時候的表現就有點讓我受不了,甚至讓我生氣想動手打他。有時候老公就說:這孩子就是來向我們討債的。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有一個兒子,朋友是個老師,兒子一直是她自己在帶,所以孩子的性格很好,朋友說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操心過,孩子很懂事,媽媽在學校加班,會自己做作業,作業完了會自己看一會兒電視,看電視時間到了會自己玩玩具或者看書等。每次看朋友在朋友圈曬娃,我都羨慕得不得了。

所以,我覺得孩子是否難養,跟孩子受到的教育很有關係。

教育得好,孩子就好帶;教育得不好,孩子就會讓大人操心。

所以,我現在把大寶帶回家自己教育,畢竟孩子大了,很多習慣不改,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好。

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我是"成長為自己",今日頭條育兒專欄作者,希望通過身邊的故事影響你我他,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