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封狼居胥"的真正大功臣,卻被我們一直忽略了

在漢朝與匈奴的戰爭中,我們過去注重的是李廣、衛青、霍去病和漢武帝等人的豐功偉績,縱使這幾人的功績確實光炳千古,但是不談物質基礎,只談將領的領導能力,是隻到達了表皮而沒有進入深層的討論。這種討論的價值是有限的。在漢匈戰爭中,除了人力,還有一個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在以往的討論中都被忽略了,那就是:馬。

從"白登之圍"到"漠北之戰"

在130餘年的漢匈戰爭之中,武宣時期是漢朝反守為攻的重要時期。而扭轉戰局的,正是騎兵的大規模運用。

漢匈戰爭初期, 劉邦親率32萬以步兵為主的軍隊反擊匈奴, 卻被匈以40萬騎兵將劉邦轉困於白登, 史稱"白登之圍"。有史學界的學者從後來的漢匈關係推測,其實在這裡劉邦很可能用向匈奴稱臣的代價換取了自己的平安,只不過因為秘密政治的緣故而沒有廣為人知。

此時,漢軍的主力是機動性弱、突擊力弱的步兵,遇上匈奴的騎兵部隊,沒有絲毫的優勢。所以在漢朝初期,大多是利用邊境關塞採取專守防禦, 即分兵把口, 進行防堵, 以保境安民。而匈奴騎兵則可以在快速運動中主動尋找漢朝邊境的薄弱環節, 乘隙攻入, 使漢軍防不勝防。在這種戰略優勢下,縱然漢朝一直用公主和親,還不斷贈送財物,匈奴還是時不時就仿若遊獵一般地到漢境燒殺搶掠一番,以致邊境烽火不息。

轉機出現在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這是漢朝第一次以騎兵團的形式出戰匈奴,並取得了戰果。彼時匈奴兵峰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以騎兵四萬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出兵,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出兵,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衛青首次出征,就一路直搗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首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戰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加封衛青為關內侯。

公元前127年,漢朝以韓安國右翼牽制匈奴主力, 衛青率5萬騎兵沿黃河北自隴西進行大迂迴作戰,行程80餘公里, 殲滅匈奴白羊王和樓煩王部眾, 建置朔方郡、九原郡,史稱"河南之戰"。

公元前124年,漢軍六路騎兵10餘萬從朔方出擊匈奴, 漢軍以右翼兩路牽制匈奴主力, 以左翼四路由衛青統轄,遠程奔襲六七百里, 出奇不意全殲匈奴右賢王部眾,俘敵1萬多人。將匈奴分為左右兩部,史稱"漠南之戰"。

漠南之戰 軍事圖

公元前121年,漢朝於春夏分別有一次攻勢:三月時霍去病率騎數萬"出隴西、北地二千里, 過居延, 攻祁連山",迫使匈奴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同年夏霍去病再次率精騎數萬出北地郡,遠出敵後,在祁連山與合黎山之間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與河西匈奴主力決戰,殺敵3萬餘人,收降匈奴渾邪王部眾4萬,佔領河西走廊地區,也就是後來的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史稱"河西之戰";

河西之戰 行軍示意圖

最後一次漠北之戰,衛青、霍去病各率5萬騎, 分兩路深人漠北千里決戰, 直搗敵人心臟, 並進行深遠追擊。衛青部與單于主力相遇, 即將戰車"自環為營" , 指揮5000名騎兵衝鋒,將匈奴擊潰。

漠北之戰 示意圖

以上四次戰役擊潰了匈奴的主力,匈奴被殲人數累計高達15萬之多,短期內無法再與漢王朝抗衡,迫使其遠遁,使"漠南無王庭"。失去水草豐盛、氣候溫和的河南、陰山和河西兩大基地,也使得匈奴開始走向衰落。而從以上戰役的記錄中來看,大規模使用騎兵,正是反敗為勝、反守為攻的關鍵。用現代戰爭術語, 就是要在運動中消滅敵人。而要騎兵集團在廣闊的塞外沙漠草原地帶進行千里遷回、連續突擊、遠程奔襲、猛打窮追的運動戰的前提,就是馬。

天子為伐胡, 盛養馬, 馬之來至長安者數萬匹。《史記·平準書》

漢朝為了反攻匈奴,做了很多年的準備,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就是養馬。對於馬,他們是認真的。

騎兵的發展與漢朝的馬政

漢朝對於馬十分重視。因為馬,是騎兵的基礎。

恩格斯曾經指出: "騎兵在整個中世紀一直是各國軍隊中的主要兵種"。不單單在中世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仍有波蘭騎兵向德軍的坦克發起衝鋒的事。這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快速的機動部隊和熱兵器時代最快速的機動部隊之間的一次較量,留下了很多英雄的傳說,當然,都是以血肉撰寫的。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騎兵作為軍隊中戰鬥力和機動性最強、最活躍的兵種,常常能改寫戰爭的結局,是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的兵種。我國古代騎兵作為兵種出現在戰國時期, 至兩漢日趨成熟, 從配合作戰的次要兵種,漸漸發展出了在主戰場作戰的主力兵團,而且騎兵最終將傳統的戰車擠出了戰爭舞臺,這種成熟,和漢代對馬匹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漢初的經濟凋敝,作為天子的劉邦,居然連同一個顏色的四匹拉車的馬都找不齊,官員們只能乘牛車,說明漢初的養馬業基本上需要從零起步了。

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餉,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史記·平準書》

漢政府在馬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做了努力。

漢政府在中央設立太僕及其屬官管理馬政相關事務。在邊境設立牧師苑令。景帝時,在北、西邊境設立三十六處養馬苑,養馬三十萬匹。西漢政府還積極頒佈鼓勵民間養馬的政策和措施。文景時期實行馬復令,宣佈民間養馬一匹,可以免去該家三人不服徭役,既有利於農業生產,又鼓勵了民間養馬的積極性,加強了國家的武備,可謂一舉兩得。

太僕牧師諸苑三十六所, 分置北邊、西邊, 以郎為苑監, 官奴婢三萬人, 分養馬三十萬頭, 擇取教習給六廄, 牛羊無數, 以給犧牲。 《漢舊儀》

但是數量上去了,馬的質量還是不行。同樣是景帝的時候,晁錯曾經做出這樣一番點評:翻山越嶺,中原的馬不行;在道路條件比較差的時候,能一邊騎馬一邊射箭,中原的騎兵不行。

上下山阪, 出入溪洞, 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 且馳且射, 中國之騎弗與也。晁錯《言兵事》

所以西漢政府除了擴大馬匹數量外,還不得不重視注意改良馬種。西漢與匈奴和親,開放北邊關市,允許兩族人民交易往來。於是,匈奴馬匹大量輸入漢朝,進而改良了馬種,促進了養馬事業的發展。

是以騾驢馲駝,銜尾入塞,驒騱騵馬,盡為我畜。 《鹽鐵論·力耕》

除了從匈奴引進良馬,漢武帝的時候,為了得到大宛的天馬,甚至出兵征伐大宛國, 浩浩蕩蕩10餘萬人,前前後後差不多打了4年, 結果"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 中馬以下牡牡三千餘匹",還讓大宛的國王承諾每年進攻給漢朝兩匹上等的良馬才算完。除此之外,西域烏孫、康居等地引的馬兒也沒有逃過,都被引入中原,終於在漢馬的基因中加入了胡馬的優良基因——"既雜胡種, 馬乃益壯",大大促進了中原地區戰馬的培育。

西漢馬政管理機構系統化與完備化, 從而使中國古代王朝的養馬業趨向頂峰。《史記·平準書》載, 漢武帝時"眾庶以巷養馬, 籲陌之間成群"。當時, 僅朝廷廄馬就多達40萬匹,以致大將霍去病遠征漠北之役,一次就能動員戰騎達24萬匹之巨。可以說,馬的大規模養殖,為漢朝在戰爭中贏得了優勢,而為了獲取這個優勢,漢朝可以說是舉國之力在養馬,這是我們以往看漢匈戰爭往往容易忽略的一點。

參考文獻:

《漢代馬政》by 陳直

《兩漢時期的馬政與邊疆安全》by 李洪波

《略論西漢馬政與騎兵》by 何平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