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內塔尼亞胡涉3項罪名被起訴,以色列又雙叒要舉行大選?

內塔尼亞胡涉3項罪名被起訴,以色列又雙叒要舉行大選?

今年以色列政壇接連上演戲劇性劇幕:首次在一年舉行兩次大選;內塔尼亞胡成為以色列歷史上首位被起訴的在任總理。

當地時間21日,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卜利特以受賄、欺詐及背信罪名,正式起訴內塔尼亞胡。他說:“我懷著沉重的心情作此決定,但是無人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内塔尼亚胡涉3项罪名被起诉,以色列又双叒要举行大选?

以色列總檢察長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起訴總理內塔尼亞胡。/視覺中國

內塔尼亞胡形容對他發起指控是一場“政變”,並強調不會因此辭職。

總理遭起訴的消息對以色列政壇來說是“雪上加霜”,因為今年9月大選之後,內塔尼亞胡和藍白黨領導人甘茨均宣告組閣失敗,以色列政治體系運行停滯將近一年。

如果12月11日前以色列無法組閣成功,明年年初將被迫再度舉行大選,這將是以色列12個月內的第三次大選。

內塔尼亞胡攤上了什麼事?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以色列檢察總長曼德爾卜利特就計劃起訴內塔尼亞胡,指控其涉嫌3起貪腐案。根據司法程序,在正式起訴前,檢方將對三起案件進行聽證,允許內塔尼亞胡或其律師進行抗辯。

聽證會原定於7月10日舉行。內塔尼亞胡律師5月21日要求將其推遲至一年後舉行,遭到曼德爾卜利特的拒絕。隨後,檢方決定10月舉行案件聽證會。

内塔尼亚胡涉3项罪名被起诉,以色列又双叒要举行大选?

內塔尼亞胡10月3日出席第22屆議員就職典禮。/視覺中國

經過上個月的一系列聽證,曼德爾卜利特21日正式起訴內塔尼亞胡。訴訟涉及以下3起貪腐案。

1000號案件:總理涉嫌欺詐罪和背信罪

內塔尼亞胡及其家人涉嫌在2007年至2016年間,從以色列富商、好萊塢製片人米勒漢處收受價值約28萬美元的雪茄、香檳、珠寶等。作為回報,內塔尼亞胡直接或間接地向對方提供好處。內塔尼亞解釋,這是基於友情的一種來往,米勒漢也否認自己有任何不當行為。

2000號案件:總理涉嫌欺詐罪和背信罪

內塔尼亞胡涉嫌與報業大亨摩西進行利益交換。報刊幫助推廣總理的立法政策,內塔尼亞胡打壓該報刊的競爭對手作為回報。摩西已經被控受賄,但是他否認指控,並稱相關立法政策也沒有獲得通過。

4000號案件:總理涉嫌受賄罪、欺詐罪、背信罪

內塔尼亞胡涉嫌與貝澤克電信公司控股股東進行利益交換,他作出有利於該公司的管制決策,換取公司旗下網站對他的積極報道。內塔尼亞胡堅稱,相關專家支持他的管制決策,而且他個人也沒有得到任何回報。

BBC報道稱,內塔尼亞胡被法律案件纏身,迫使他投入更多精力洗脫嫌疑,而非治國理政,這也是以色列政治系統陷入僵局的原因之一。

總理會因此下臺嗎?

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在以色列總檢察長宣佈起訴後約1小時,內塔尼亞胡在住處向全國發表講話:“調查人員不是在尋找真相,而是試圖逮捕我。”

在17分鐘的講話中,內塔尼亞胡反覆指責警方和檢方,聲稱他們已經失去公眾的信任,並且列舉出很多政客因檢方調查而縮短任期的案例。

按照以色利法律,在內塔尼亞胡未被定罪和下達終審判決之前,他不會被強制辭去總理一職。

BBC分析,內塔尼亞胡可能會尋求議會通過新的法律,豁免在任總理不被起訴。但是“受賄罪”屬於較為嚴重的罪名,他的政治前途未卜。

這一案件的審理過程將耗時數月,即使他被判有罪,仍然可以提起上訴,整個司法程序可能會持續數年。

多名以色列反對黨成員呼籲內塔尼亞胡辭職,讓他去法庭為自己做辯護。內塔尼亞胡回應:“我不會讓謊言得逞,我將繼續依法領導國家。”

以色列又雙叒要舉行大選?

以色列今年已經舉行了兩次議會選舉,但組閣一直沒能成功。多家外媒預測,以色列很可能在明年初再度大選。

今年4月,以色列舉行第21屆議會選舉,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勝出,獲得組閣權。但內塔尼亞胡未能在規定期限內成功組建執政聯盟。結果,成立不到2個月的議會解散,9月重新選舉。

9月選舉中,藍白黨獲得33個席位,成為以色列新一屆議會第一大黨,而利庫德集團獲得32個席位。組閣磋商結果顯示,55名議員推薦內塔尼亞胡組建新一屆政府,54名議員推薦甘茨,兩人均未獲得組建

政府所需的大多數議員推薦。

最終,以色列總統裡夫林一錘定音,宣佈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新一屆政府

沒想到,再次獲得組閣權的內塔尼亞胡重蹈覆轍,10月21日宣佈組閣失敗,無法和藍白黨領導人甘茨達成意見一致,組閣權歸還總統。

緊接著,甘茨出場主導組閣,他是以色列近11年來除內塔尼亞胡之外首個獲得組閣權的黨派領導人。19日晚,甘茨與內塔尼亞胡舉行組閣期限結束前的最後一次談判,無果而終。

内塔尼亚胡涉3项罪名被起诉,以色列又双叒要举行大选?

甘茨11月20日宣佈組閣失敗。/視覺中國

內塔尼亞胡和甘茨都組閣失敗了。依照法律,自11月21日起,以色列議會120名議員中的任何一名議員,只要能在21天內獲得至少61名議員的推薦就可獲得組閣權。否則,以色列將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裡夫林指派議會負責推舉新總理組建政府,以免再度舉行選舉。《泰晤士報》認為,以色列再度舉行大選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美聯社報道指出,內塔尼亞胡面臨貪腐指控,將進一步加劇以色列政壇的危機。

《紐約時報》稱,以色列可能在明年3月再度舉行大選,重新大選將花費至少7.5億美元,相當於以色列目前預算赤字的1/3。而且,再一次大選也不能保可以打破組閣僵局。

以色列政治僵局對白宮意味著什麼?

今年3月,美國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強調美以關係牢不可破。本週,美國政府不再認為以色列位於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不符合國際法”,改變了美方在這一問題上持續40餘年的政策。

《泰晤士報》稱,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的中東政策發生了轉變,其尤其是在巴以問題上越來越偏袒以色列。

對於一直力挺以色列的特朗普政府而言,以色列的糟糕現狀意味著什麼?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所的以色列問題專家梅克伯格(Yossi Mekelberg)表示,美國今年6月公佈了中東和平新計劃“世紀協定”的經濟方案,迴避了關鍵政治內容。白宮目前還在等待公佈協定的全部內容,而以色列的政治僵局將會導致計劃推遲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