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馬來西亞紀行之檳榔嶼的街頭藝術

2019年8月,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


馬來西亞紀行之檳榔嶼的街頭藝術

馬來西亞紀行之檳榔嶼的街頭藝術

馬來西亞紀行之檳榔嶼的街頭藝術

為了迎接2012年喬治市節,年僅25歲的立陶宛畫手Ernest在老城區創作了一系列街頭藝術作品。這些作品與自行車、摩托車等物品相結合,內容取材於當地民俗,與建築特色相結合,情趣盎然,故而大受歡迎。其代表作《姐妹共騎》見上圖一,曾被英國《衛報》評選為世界15幅最佳街頭壁畫之一,也是亞洲唯一入圍的作品。

其後,當地一些藝術家也參與進來,卡通、現代之類的風格都有,水平稂莠不齊。相較而言,本地聽障藝術家顏詒隆的作品風格與Ernest相近,精緻有趣,他的代表作是更強調觀眾參與性的《兄妹盪鞦韆》,見上圖三。

隨著旅遊打卡發朋友圈時代來臨,街頭藝術不僅是喬治市的旅遊標誌,甚至成為馬來西亞的旅遊名片。檳榔嶼的很多賓館都提供免費的街頭藝術地圖(見下圖),遊客可以在老城區裡按圖索驥,欣賞百餘幅街頭塗鴉、壁畫、裝置和3D鐵藝(說實話後者不接地氣)。

當地對這些作品並沒有嚴加保護,遊客不僅可以靠近合影,甚至還能隨意觸摸。由於這些作品都是在普普通通的民居磚牆上,在熱帶風曬雨淋下,漫滅的速度很快。然而,這種互動和參與又是街頭藝術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保護起來,親和力就會大打折扣。

亞洲傳統文化並不適合自由無羈的街頭塗鴉,一個立陶宛小夥子的作品能夠在檳榔嶼大放異彩,究其原因,除了其作品偏於傳統,取材當地民俗外,也是因為這個檳城的複雜性和開放性。

檳城,不僅是美食之都、世界文化遺產之都。它還是亞洲最大的電子製造中心之一,號稱“東方硅谷”。

馬來西亞有十三個州和三個直轄區。十三個州中有九個有世襲蘇丹統治,這九個蘇丹輪流擔任馬來西亞的最高元首(每五年一個任期),這種所謂的元首隻是個象徵性,並無實際權力。

檳城州沒有世襲蘇丹,它還是馬來西亞唯一一個華人通過競選擔任首席部長(等同於州長)的州。

馬來西亞紀行之檳榔嶼的街頭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