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北京市院前急救呼叫号码3年内统一为“120”


今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及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意见建议。

北京市院前急救呼叫号码3年内统一为“120”

副市长卢彦介绍,本市计划用3年时间,将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行全市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实现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逐步将999号码回归红十字会“救灾、救助、救护”职能。同时,实现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12分钟,急救呼叫满足率大于95%,服务满意率大于98%的目标。今年急救呼叫满足率的目标是超过90%。

将开展社会车辆不避让急救车专项整治行动

卢彦介绍,今年1-10月,全市新增运行急救工作站42个,新增运行救护车35辆,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约16分钟,同比缩短3.1分钟。目前全市急救呼叫满足率提升至95%,较年初提高近11个百分点。

在加强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方面,将群众电话呼叫需求分为急救和非急救两类,按需求分类调派不同急救资源提供服务。率先在市属医院实现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启动了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项目,依托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调度中心、救护车及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

未来,将由交管部门牵头,开展为期三年的社会车辆不避让急救车专项整治行动。

符合条件的999车辆和人员纳入120

卢彦介绍,议案中反映的问题包括,本市院前医疗急救长期存在2个急救呼叫号码、2套指挥调度系统,尚未实现统一指挥调度,统一监督管理困难。

对此,本市已实现120、999急救调度“首接负责制”,建立了“谁先受理谁全程负责到底”的工作机制。目前120、999之间每日互转呼叫近200次。

下一步,本市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实行全市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实现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具体来说,一是将999符合条件的车辆和人员纳入120急救服务体系。在999救护车上加装120车载信息终端,车身喷涂北京急救统一标识,实行统一指挥调度,计划于今年11月启动该项工作。对999提供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由政府购买。逐步将999号码回归红十字会“救灾、救助、救护”职能,999将逐步加强承接非急救转运服务和航空医疗救援任务。2021年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主要由120承担,999可作为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活动保障的补充力量。

同时,完善120指挥调度系统。增加按病情轻重缓急进行分级分类调度的功能,预留与二、三级医院的信息接口和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接口。加强与110、122、119三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共用,研发手机客户端急救呼叫功能。

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设1个急救站

在急救体系规划和站点建设方面,将采取“市级统一规划、属地政府主建、行业部门主用”的原则实施。计划推进东城区、西城区、亦庄地区和通州区由北京急救中心直接负责,其他13个区由本区负责,接受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和绩效管理。

此外,年底前编制出台《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全市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设1个急救工作站。此基础上,加强回天地区、亦庄地区等人口密度较大区域急救站点的建设。在资源配置上,至少达到每3万人1辆救护车的标准。执行院前医疗急救任务的救护车应配齐医师、护士、驾驶员和担架员各1名,具备为急危重患者提供搬抬服务的能力。

急救队伍建设方面,卢彦介绍,为了解决医师短缺问题,将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人员,如医师和部分指挥调度人员,优先使用编制保障;对护士、驾驶员、担架员等通过劳务派遣、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充。支持和引导二、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人员以轮转方式,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2020年启动主治医师在晋升高级职称前到院前医疗急救岗位服务一定时间。设立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席位序列,与薪酬挂钩。

此外,对在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岗位工作的非京籍医师,在人才引进和职业培训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监制:杨滨、马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