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1902年2月,21歲的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2年後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1912年改制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現代醫學。

在日本,魯迅和一些同學自組了一個八九人的小班,單獨去聽一位“太炎先生”的課,聽他講說文解字,講文學,講國學。後來這批人有的成了音韻學家,有的成了語言學家,有的成了文學家…

魯迅先生,在去世前10天,掙扎著寫下《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範。”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而魯迅筆下的這位“太炎先生”,這位魯迅先生心中的楷模,就是他的恩師,國學界的泰斗——章太炎

整個晚清民國學術界,只有一位真正的泰山北斗,那就是章太炎先生,既要革命,又想保留國粹;既要共和,又反對代議制政府;既是儒者,又嚮往佛教;對學生平易近人,對同志肝膽相照,對小人金剛怒目。他為人嫉惡如仇,凡人有不善,必面加呵斥,不稍留餘地。

說起章太炎,人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外號——章瘋子。

所有章太炎認識的人,他似乎都要罵一通才行,康有為,到梁啟超,到孫中山,到袁世凱,沒有他不罵的。

他罵孫中山:

章太炎罵孫中山時候很有意思,他拄著柺杖在孫的面前罵,一邊罵一邊用柺杖拄著地,一下一下的敲著節奏,配合著自己的“罵詞”,抑揚頓挫,一段一段的罵,把別人聽的一愣一愣的。

但是他在罵孫中山時,別人只能聽,不能答,更不能附和,如果有人附和說罵得對,他馬上給他一記耳光,說:“你是什麼東西?孫中山是中國第一等的偉人,除我之外,誰敢罵之?”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章太炎

他罵袁世凱:

拄著柺杖在接待室裡面大罵袁世凱,燒袁世凱的畫像,還在案頭上刻上“袁世凱”三個大字,每天飯前,用大木棍子用力擊打數次,讓其速死。

他罵康有為:

他曾經給康有為寫過一副對聯,叫做:國之將亡必有,老兒不死是為。

意思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老兒不死是為(賊)。這副對聯,在康有為七十大壽的時候親自給送到康有為的府上,公然罵康有為是妖孽、賊。

在看看他對康有為的弟子梁啟超:

他原本和梁啟超是同事,在上海共創《時務報》,卻因政見不合大打出手,當眾抽了梁啟超一耳光,從此決裂。

這位狂人雖然逮誰罵誰,但是唯獨對自己弟子不這般

魯迅回憶:“太炎先生對於弟子,向來也絕無傲態,和藹若朋友然”,周作人也回顧說:“太炎對於闊人要發脾氣,可是對青年學生卻是很好,隨便談笑,同家人朋友一般。”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章太炎門弟子合影於蘇州公園

這位對自己弟子很和藹的老師,卻被溥儀的老師給帶人揍得爬不起來。

 1898年春,張之洞深恐自己被人揭露與維新派的關係,所以決定創辦《正學報》,明確“以昌明正學,宏揚聖道”為宗旨。張之洞以他非常欣賞的梁鼎芬為總辦,並請章太炎為主筆。

而章太炎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排滿論》,就相當是在清朝的官報上宣傳革命一樣,把總辦梁鼎芬氣的不輕。

梁鼎芬是誰?光緒六年進士,一個敢彈劾李鴻章的人,更是溥儀皇帝的老師,也就是所謂的“帝師”!

梁鼎芬雖然是文化人,但是脾氣可是不小,膽子更是不小,不然怎麼敢彈劾李鴻章?

他當天看了章太炎的文章之後,勃然大怒,直接帶著幾個打手去了報社,把章太炎揪出來就是一頓打,連帶著章太炎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出來,而章太炎更是被梁鼎芬打的爬不起來,直接連夜離開了湖北。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梁鼎芬

雖然章太炎實乃“瘋人”被人詬病,但是無人敢質疑章太炎國學的地位

章太炎師承俞樾,祖師爺是曾國藩,學富五車,才冠天下,他的弟子裡面有周樹人(魯迅)、周作人、許壽裳、錢玄同、沈兼士、馬幼漁、朱希祖、吳承仕、黃侃、汪東、曹聚仁、劉文典、劉半農……

1929年,上海《時報》曾有文章仿效《水滸傳》108將,為東南文壇的名士依次排座次,第一名天魁星為章太炎。

當年劉半農剛留洋博士歸來,與章太炎討論古代語言與白話文,劉半農說:“白話文是以國語為標準,國語即是北京話。”

章聽了哈哈大笑,問劉半農:“你知不知道北京話是什麼話?”

劉半農不假思索答說:“是中國明清以來,京城裡人所說的話。”

章便問劉:“明朝的話你有什麼考據?”劉不知如何應對。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章太炎與弟子

章太炎於是就用明朝的音韻,背誦了十幾句文天祥的正氣歌,其發音與北京話完全不同,接著說:“現在的國語,嚴格地說來,含有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好多字音都不是漢人所有。”聽了這番話,劉半農呆了好久,說不出一句話來應付。

章太炎又說:“如果漢人要用漢音,我也可以背誦一段漢代音韻的文字。”說完他就背了兩首漢詩,許多字的音韻都與現代不同。

他又問:“你知不知道現在還有人用漢代音韻或唐代音韻來講話的?”

劉半農馬上反駁說:“現在哪裡有人用漢音來說話?”

章說:“現在的高麗話,主要語是漢音,加上了唐朝的唐音、朝鮮的土話和外來話,即是今日的高麗話。


緊接著,章太炎又說起日本的語言、中國的地理、算術、醫術、考古、甲骨文等等,聽的劉半農張著嘴巴什麼也說不上來,趕緊說:我打擾老師很久了,今天就先告退了。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黃侃評價乃師章太炎:文辭訓故,集清儒之大成;內典玄言,闡晉唐之遺緒;博綜兼擅,實命世之大儒。

陳獨秀的表弟濮清泉回憶:在日本留學期間,陳獨秀和章太炎也時常過往,陳獨秀很欽佩章太炎的“樸學”,認為他是一個“國寶”。

胡適稱他是“清代學術史的壓陣大將”。

張中行評價章太炎“總的印象是:學問方面,深,奇;為人方面,正,強”。

袁世凱推章太炎為文聖人。

蔡元培評價章太炎:“這時代的國學大家裡面,認真研究哲學,得到一個標準,來批評各家哲學的,是餘杭章炳麟(章太炎)。”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章太炎,就是這樣一位國學大師,國學之美,是隻有自己親身沉入進去,才能發現的美,也是在這浮躁、輕盈的社會節奏中為數不多的、比之抖音、快手、短視頻更能提升自己涵養的知識

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我很喜歡的書,叫做《國學知識一本通》,如果有喜歡國學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讀: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這本書是彩圖全解的國學知識書籍,從遺蹟、文物、醫巫、繪畫、雕塑、文字、音律、詩歌、人物、家族、習俗、典故等等方面入手,帶你瞭解更多的文學知識,讓你有更多的知識涵養。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一本書,讓你全方面的瞭解到國學的魅力,這本書都是彩圖插畫,用文言文加白話文的註釋,讓你更直觀、真實的瞭解國學文化。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比如古代的“廕生“,意思就是特殊情形下的可造之才,或者皇帝看上的人才,會獲得實際進入國子監深修的機會,甚至同皇子貝子們的更高待遇。

因為廕生名義上是入監讀書,實際只須經一次考試,即可給予一定官職,而類似於這些知識點,書中都有詳細的解釋。

他是魯迅恩師,敢罵袁世凱,敢扇梁啟超,卻被溥儀老師揍得起不來

這本書48元包郵,也許就是你的幾包煙錢,卻能讓自己、孩子感受國學的智慧,在談論某事的時候能引經據典,何不為一件美事?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