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孩子也懂孤獨,交友遭拒時,家長的迴應極大影響他們的交友能力

在孩子的發育期,家長的角色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從他們對世界產生感知,再到他們一步步進入這個世界,一定程度上孩子們都在模仿著家長的習慣。不知道有沒有細心的家長,留意過孩子的交友力。

有的孩子可能只有一個朋友,當環境中出現兩個或更多的時候,他會變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融入這個氛圍。

還有一部分孩子,可能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們的世界當中可能孤獨到只有家人,哪怕在學校裡,也沒有幾個可以分享心事的玩伴。

孩子童年倘若出現孤獨這個詞,似乎是不太合適的。提高孩子們的交友力,是家長的責任之一,也是培養他們未來發展的必要技能。

孩子也懂孤獨,交友遭拒時,家長的回應極大影響他們的交友能力

鄰居當中有一位老師,雖然年紀很大,但是舉止十分儒雅。每一個鄰居見到他都會點頭微笑,他也會主動和其他人打招呼。這幾年退休之後,老師在家忙著帶孩子。有一次,老師家裡的兩個寶寶都在小區下面玩耍。但是突然妹妹跑到老師的膝蓋前,一臉委屈的神情。原來小夥伴們並不願意帶她一起玩,就連和大家說話也沒有得到回應。

已經作為爺爺的老師,還是很有耐心的安慰了小孫女。安撫之後又教導小姑娘說:可以朝著大家多多微笑,不要苦著臉,不然別人以為你拒絕和他們做朋友。並且可以主動一點,邀請小夥伴們到家裡去做客,相信你們會成為朋友。

鼓勵孩子面對交友挫折時,應該勇敢的去接納這現象,正確認識自己被拒絕的原因,最後才是想辦法融入夥伴們的氛圍。按照鄰居老師的思路,我們可以發現,即便是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沒有辦法去替孩子們完成他們自己的事情,如何去交朋友,必須得提高孩子們的交友力。

孩子也懂孤獨,交友遭拒時,家長的回應極大影響他們的交友能力

用微笑告訴別人我喜歡你。

在孩子當中,倘若有某一位寶寶能夠和任何小孩都能玩得來,並且玩的時間最長,那麼無疑這位寶寶一定和更多人合得來。相反,孩子被夥伴們拒絕加入遊戲,那必然是交友力低的表現。倘若快樂能夠感染到身邊的人,那麼偽裝成快樂的第一步,自然是得學會面對大家時保持微笑。用笑容去說話,告訴小夥伴們我想和你做朋友。

按照老師給出的建議,孩子們還可以嘗試邀請喜歡的小夥伴們到自己家裡去做客,分享自己的玩具,從最真實的自己出發,慢慢搭建孩子們的友情。

孩子也懂孤獨,交友遭拒時,家長的回應極大影響他們的交友能力

此外,主動交友還有更多含義。

不論是見到自己的小夥伴們學會主動打招呼,還是在溝通的時候,給予夥伴們更多的誇獎,甚至是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都是孩子學會主動交友的一部分。就像這位德高望重的鄰居老師,他在同齡人當中擁有較高的人氣,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他遇到的每一個人他都會點頭微笑,也會主動去打招呼。這樣的行為似乎在傳遞著:我願意和你做朋友的信息。

有些孩子在長輩那邊學到了苦著臉面對大家的習慣,這樣的孩子即便心中有一顆迫切交友的心,但是往往會被大家拒之門外。也正因為這張苦臉會讓大家誤以為他不願意和咱們做朋友。

因此孩子學會主動傳遞出交友信息,也是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交友模式也許並不是固定的,有些寶寶們可能目前只有一個夥伴,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會換成另外一位。但是教會孩子們如何傳遞交友信息,也是讓他們更受歡迎的一種教育。

然而孩子們不論是和同齡人相處還是和長輩們相處,交友的前提只能是自尊自愛,互尊互愛。

孩子也懂孤獨,交友遭拒時,家長的回應極大影響他們的交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