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開門見山,我們來聊聊韓國神劇《信號》授權翻拍的國劇《時空來電》中的第一個案件:小女孩失蹤案。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開篇是在2003年的山城小學,男主小時候(簡稱小男主)因為父親是殺人犯而被其他學生瞧不起,總是受到欺負。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父親是殺人犯這件事,對於小男主來說是個很難承受的侮辱,也不知道他哪找來一節手刺,正準備奮起反抗,一個同校的小女孩叫來了學校保安,趕走了這幫欺負他的學生。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之後小女孩還送了小男主一串香腸,而小男主沒有錢,就把那節手刺送給了小女孩。

差不多也就一兩分鐘的戲,簡單交代了小男孩的家庭情況,父親是殺人犯,為人也比較內向;那個小女孩則是一個很善良的姑娘,對小男主也特別得好。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那節手刺在之後會成為很重要的證物,但在這裡,那節手刺,其實代表的是小男主的內心,手刺這個東西,可以用來防衛,但也可以傷人,當手刺在小男主手中時,在之前就差點成為傷人的利器,所以手刺這東西,是小男主內心的怨恨,代表著他的戾氣;如果之前沒有小女孩叫來保安,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小女孩的“善”感化了小男主,小男主將手刺送給小女孩,意味著他會放下心中怨恨,說白了,就是會“好好做人”。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而小女孩是善良的,手刺在她手中不會成為傷人的利器,只會用來防身。

你別說,單就這短短的一段改編,豆瓣上都有人批呢。說是原版《信號》的開篇就比這個高級多,原版一上來是小男主一個人在學校角落裡,沒人陪他玩,只有小女孩過來想和他玩,但由於小男主生性孤僻,一句話沒說就跑了;期間還放了幾個閃回畫面,是小男主哥哥被抓的鏡頭,對,原版中是小男主的哥哥出事,到了《時空來電》,改成了父親出事。

之後放學下大雨,小女孩沒帶傘,小男主有一把破傘,小男主原本想帶小女孩一起走,奈何手裡的傘太破有點不好意思,小女孩看了他一眼也看到了他手中的傘,但小男主把傘往身後一藏,直接跑了。

要我說的話,原版確實挺好的,幾個鏡頭交代清楚了人物,乾淨利落,很有電影的質感,包括後面的一系列劇情,節奏緊湊,非常抓人,這也是為什麼我看了原版第一集就驚為天人,從此欲罷不能。

改編後的這個劇情節奏感變慢了,但你要說差,真沒那麼差,而且現在的這個樣子挺符合本土人情的,同學被欺負,正義善良的女同學叫來學校保安,不是很正常的嗎?為什麼會批這樣的改編是低級呢?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甚至還說,小男主把自己背後帖的那張寫有“殺人犯兒子”的紙撕碎扔地上時,為什麼不來個小女孩撿垃圾的鏡頭?我……

真的,為噴而噴真得沒有意義,我承認原版開片很贊,但我也覺得《時空來電》開篇的這段改編也挺好。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之後,這個叫馬小靜的小女孩失蹤了,小男主曾看到過馬小靜在失蹤前幫一個瘸了左腿的收廢品男子推三輪車,他跟他媽媽說要不要報警?媽媽卻讓他別多管閒事,說了一句:“萬一冤枉好人怎麼辦?”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接著往下,小男主媽媽雖然這麼說,但小男主還是來到了警察局想要報警說出自己看到的場景,但最終還是離開了,成年後女主何君問他小時候為什麼不說,男主說是害怕。

能看出來這段改編和原版最大的不同點是什麼嗎?

原版有明確的嫌疑人,一個男人,在小女孩失蹤不久也失蹤了,有重大作案嫌疑,而《時空來電》中則沒有任何嫌疑人,可以說沒有任何線索。

原版中,小男主衝到警局壯著膽子拉住每一個警察說他看到的是個女人帶走了小女孩,而不是男人,但沒有一個警察聽他的話,都覺得這哪來一小屁孩,礙事,所以成年以後他對女主說的就是:“沒有人聽他的。”

其實說實話,原版這一段也略牽強,只能勉強解釋,一有明確的嫌疑人,二你一個小屁孩,人微言輕,三大家都很忙,也沒功夫搭理他。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時空來電》的這段改編則更差一點。首先媽媽阻攔小男主報警的理由就很奇怪,什麼叫做“怕冤枉好人”?小男主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事告訴警察,冤枉誰了?

然後小男主在警局門口因為“害怕”而不敢去說出實情,同樣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原版通過沒有聽一個小孩說話而讓這個案子幾十年懸而未決,這裡則乾脆不讓小男主說任何話,直接以“害怕”為理由搪塞過去。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為什麼要這麼改編?因為小男主真的不能說任何話,只要他說了,這個案子就必破無疑?為什麼?因為小男主看到的是關鍵場景,原版裡小男主只是在下雨天看到一個女人穿得很華麗,撐著傘帶走小女孩,連女人樣貌都沒看見,他跑警局裡大喊“是個女人,是個女人”,大家不理他就完事了,可《時空來電》裡的這個小男主,你讓他進了警局怎麼說?

“她幫一個瘸了左腿的男人推三輪,她幫一個瘸了左腿的男人推三輪”??然後大家還不理他?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這就更說不通了,在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有個小男孩跑到警局來說這麼一通,怎麼可能不理他?所以小男主是這個案子的關鍵人證,只要小男主說出來,這個案子很容易就能破,所以不能讓他說,編劇強行給他塞了一個“害怕”的理由,讓他離開了警局。

所以《時空來電》這一段有比較明顯的人為的因素在推動劇情往需要的方向走,所以這一段比原版就差了些。

但其實兩版都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小男主在警局沒有說,可以跟小女孩的母親說啊,原版裡可以讓小男主跟小女孩母親說他看到小女孩被一個女人帶走了,讓小女孩母親去跟警方溝通嘛。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時空來電》裡一樣可以讓小男主跟馬小靜母親說她幫一個瘸了左腿的男人推三輪,你不敢跟警察說還不敢跟同學媽媽說話嗎?同時,這裡還有一個更大的漏洞,就是人證不可能只有小男主一人,小女孩光天化日之下幫一個瘸腿男子推三輪,難道只有小男主一人在場,太不拿npc當回事了吧。

原版中是一場大雨,學校門口沒人說得通,那麼大的雨誰在路上晃啊。可你這裡是個好天氣啊,馬路上的人都哪去了?想要查到馬小靜曾經幫人推過三輪這一事實應該是很容易就能查訪出來的。

所以啊,這個案件的改編打從一開始就不夠完美。

此外,在原版中,有明確的男性嫌疑人,當趙震雄飾演的刑警李才韓說也應該查一查嫌疑人女友時,才會被上級說:“你要查就去查唄,反正你也喜歡一個人行動”,就是說這個劇情是挺合理的。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到了《時空來電》,沒有任何線索,杜淳飾演的刑警曹徵說應該從拐賣入手查時,上級是怎麼說的,大概意思就是讓所有人查自己的案子去,這個小女孩案就不用管了,不用管了?不用管了!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曹徵想要繼續查,上級才說出了“你要查就一個人去查唄,反正你也喜歡一個人行動”這樣的話,這明顯就是一個不合邏輯的強行推劇情,警察怎麼可能說出這案子不用查或類似這樣的話呢?哪怕這個上級他不是個好人,說出來這話也不符合他的身份啊。


之後,曹徵一人前往廢棄的“花都公園”,他手上還有一張小紙條,明確寫著“1.12不要前往花都公園”,那麼我們知道,曹徵最後死在了花都公園。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在花都公園,他找到了馬小靜的屍體,在這裡,2003年的曹徵和2018年成年後的男主顧明哲“第一次”通上了話,原版中是老式對講機,改編版中換成了老式摩托羅拉手機。


這裡所說的“第一次”,是對於觀眾來說第一次,但對於2003年的曹徵,與未來的顧明哲通話已經不知多少次了,但有意思的是,2018年的顧明哲卻好像真的是第一次接到這樣匪夷所思的電話。

到這,需要解釋一下這部劇的一個設定。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這的確是2018年的顧明哲第一次接到時空電話,但曹徵並不知道這個顧明哲和之前與他一直通話的顧明哲並不一樣,所以這一通電話他與顧明哲之間的對話完全是雞同鴨講。我們可以這麼理解,這通電話對於曹徵來說,代表著與未來聯繫的即將結束,而對於顧明哲來說,則是與過去聯繫的開始。


那麼就是說,這裡有一個循環,顧明哲始於曹徵的死亡,從死亡前的曹徵那裡得知他之後將與更早(1998年)的曹徵通話,並且由他來說服1998年的曹徵時空電話的存在。

隨後兩人一直通話到2003年(曹徵的時間跨度會比較大,從1998年到2003年,而顧明哲的時間跨度則很小,始終處在2018年),在花都公園,曹徵的通話對象又變回到2018年剛開始的顧明哲,以此循環往復。

那麼在通完電話後,曹徵被人從後面擊暈。

這小女孩的屍體就再也沒人發現過,一直到了15年之後的2018年。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顧明哲在接完這通莫名奇妙的電話後,得知了馬小靜屍體在花都公園,隨後在好奇心驅使之下,真的在廢棄幾十年的花都公園找到一具骸骨,這骸骨正是馬小靜。

當何君問起時,顧明哲用“匿名電話”為由搪塞過去,必須得搪塞過去,要不然沒法解釋。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顧明哲想要參與調查這個案子,不過區區一小片警,哪裡輪得到他,但他的一句話打動了何君,“她是我的朋友”。

這句話能觸及到何君,也是緣於何君與曹徵的淵源,何君那麼多年來一直沒放棄查找曹徵(曹徵死在了花都公園,之後以失蹤定論,並被人誣衊為貪汙),而何君那麼多年來一直沒有結婚,自也是放不下心中的曹徵。

所以她同意了顧明哲參與調查馬小靜案。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之後的整個案子走向和原版就沒有什麼關係了,而那個老式手機,早已損壞多年,連專業技術人員也無法讀取裡面的任何信息。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通過手刺上遺留的DNA信息,嫌疑人被鎖定在了一個叫安大鵬的專車司機身上,之後就是對安大鵬的一系列抓捕劇情,這裡有個小BUG,安大鵬坐大巴逃離,在車上買票,給錢後,售票員卻找了他一百多塊錢,哈哈,這售票員要扣獎金了。


一通折騰後,安大鵬被抓獲,之後就是要找出他殺害小女孩的直接證據,畢竟手刺上的DNA也不能說明什麼,頂多說明他們起過爭執,卻不能說明小女孩的安大鵬殺的。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之後在安大鵬的口述中,牽扯出一個叫陳勇的公園管理員,安大鵬說是這個陳勇綁架了小女孩,他去救,在打鬥過程中可能在小女孩的手刺上留下了他的DNA,後來陳勇帶小女孩跑了,安大鵬沒追上,之後下大雨山洪暴發,安大鵬就下山躲避去了,因為他和陳勇認識,害怕被報復,所以當年未報警。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而如今,這個陳勇卻是精神病院的一個病人,在與何君他們交流中,承認自己曾經殺害了一個紫色的小女孩,案件似乎就這麼解開了,顧明哲那叫一個憤怒,一把揪住陳勇,卻被醫生給呵斥。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你看醫生說了什麼?“你怎麼可以這麼對待病人?”如果陳勇的確是殺人犯,說實話,醫生說的這句話,無論我從情感上還是心理上都無法接受,就好像長沙那個9歲小男孩被那個神經病打死,我們作為普通人,都恨不能手刃了這個姓馮的神經病,這時醫生跑過來說:“你怎麼可以這麼對待病人?”

我覺得這樣的醫生,也應該被關進去治療治療。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當然了,最後證明,這個陳勇並非是殺人犯,殺人的還是安大鵬,他才是那個推廢品三輪車的人,也是他綁架了馬小靜,因為他是個戀童的變態,之後,是陳勇發現後與安大鵬打在一起,隨後陳勇將馬小靜救了出去。

可惜,陳勇發現的時候,安大鵬一時心急,往馬小靜嘴裡塞了有劇毒的工業用鹽(這個劇情設計說實話不怎麼樣,屬於強行弄死一個角色),中了這個毒後的症狀就是身體會發紫,所以陳勇所說的殺了一個紫色小女孩指的就是這個。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因為天降大雨,小女孩又沒救了,陳勇本身他的精神狀態就有問題,碰到這樣的事後,無法接受導致病發,他將小女孩帶到了花都公園的防空洞,便自己離開了,那麼由於精神病發,他第二天就被送到醫院治療,此後再也沒出過院。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陳勇沒能追回兩人,乾脆便下了山,後來特意去醫院,幫陳勇洗腦,讓陳勇在潛意識裡認為是自己殺了小女孩。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當年大雨導致山洪暴發,安大鵬居住的廢棄車廂有一節被整個沖走,埋在了後山,那節車廂正是關馬小靜的那節,安大鵬當時戴著手套給馬小靜塞了工業用鹽,而那隻手套也被留在車廂裡,最終顧明哲他們挖出那節車廂,找到那隻遺失的手套,並在上面提取到安大鵬和馬小靜兩人的DNA,做實了安大鵬的罪行。

第一個案件到這兒就結束了。

和原版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改動,幾乎是可以看成一個新案件。對比之後,原版依然是更勝一疇。

首先原版有個追訴期,過了十五年即使案發也無法起訴,整個劇情就有一種時間上的壓迫感,觀眾的心一直是被提著的,可以說在故事氛圍上做得很足;而《時空來電》並沒有這個設定,我國對這樣的命案追訴期可以說是無限的,時間的設定缺失,那麼整個調查過程就呈現出一種“那就慢慢來”的感覺,緊張感沒有了。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改編版上對“沒有目擊證人”和“殺人動機”都不太合乎邏輯,比較牽強,原版更為縝密一些;顧明哲這個角色,在這第一個案件中也顯得有點性格上的矛盾,時而心思細密,時而莽撞。

但我們拋開和原版比,單看的話,其實完成度是很不錯的,包括“遺失的手套”,“被沖走的車皮”,這些設計也很取巧,安大鵬這個罪犯也比原版豐滿不少,而且演得賊好,所以這也是我說的,這部劇有值得追的地方,你能接受一些細節上的瑕疵,那麼你還是可以在觀看這部劇時獲得一些愉悅的感受的。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最後,在顧明哲的這個時空,又是一個午夜23:23,那個舊電話鈴聲再次想起,2018年的顧明哲和2003年的曹徵第二次通話,曹徵那邊似乎還是在花都公園的那個晚上,並且受了很重的傷,曹徵也知道了這個電話存在的意義,更知道了對面的這個顧明哲已經不是之前的顧明哲,其實是更早的一個顧明哲。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這通電話是終點,亦是起點,之後電話依然會接通,但再也不是此時的曹徵,而是1998年的曹徵。


2003年的曹徵告訴顧明哲,他需要去說服1998年的曹徵,這個電話的真實性,讓那時候的曹徵接受時空來電這一設定。

對於顧明哲來說,雖然已經是第二次接到這樣莫名奇妙的電話,但短短几分鐘也無法讓他理清頭緒,自己都無法相信呢,怎麼說服別人相信,正想再多問兩句,電話那頭一聲槍響,通話隨即結束。

解析翻拍自《信號》的良心國劇《時空來電》第一案:小女孩失蹤案

由於塵封15年的小女孩失蹤案被告破,警方特地成立了“積案小組”,專門負責追查塵年舊案,何君被任命為小組組長,顧明哲也順理成章進入積案小組,故事這時才剛剛開始。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