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淺談婆媳關係

我們總是願意把“婆媳關係”戲稱為“千古難題”

,自然是因為這層關係難倒了也累倒了無數的男性同胞,也讓那些步入婚姻的女性同胞為此感到頗多苦惱。並且無論你是尋常百姓還是富貴人家,在處理婆媳關係方面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尷尬和無奈。

淺談婆媳關係

那麼為什麼婆媳關係會讓大眾感到如此的敏感和複雜呢?筆者覺得是因為婆媳關係往往會在兩性婚姻是否能平穩和諧維持的問題上起到一些特殊的並且相當重要的作用。畢竟大多數的婚姻還是代表著男女雙方家庭之間的大融合,自然少不了“婆婆”和“媳婦”的“戲份”

但是婆媳關係真的有“傳說的”的那麼“可怕”難以處理嗎?筆者倒認為也不盡然。其實我們都清楚,婚姻跟所謂的“愛情”有著本質的區別,婚姻的基礎就是“現實生活”,既然是生活,就必然需要經營,當然就得因此講究方法。而這種方法如何合理使用又怎樣適當變通,通常情況下要側重於男性同胞的發揮。換句話說:男性同胞的心態行為對於婆媳關係的“平順化”體現的尤為重要


淺談婆媳關係

筆者步入婚姻已有五年光景,婆媳關係也曾一度讓我煞費苦心。但是隨著自己心智不斷成熟,經歷逐漸豐富,我開始懂得如何去做才能相對合理地面對和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筆者就以自己的心得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角色定位

  • 一開始在面對婆媳之間因為性格、思維、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異而擦出的“火花”之時,我總是習慣性地站在母親的角度去為她“辯解”,嘴裡時常會講著:“我媽怎樣怎樣,我媽如何如何”。但是這樣“一本正經”地解釋往往會加深老婆對我母親的“誤解”。為什麼我會這樣急於解釋,我估摸著大多數男同胞遇到類似情況之時心理上跟我也大同小異:
    那就老婆的“訴苦”會讓我們不樂意,不舒服。其實這種心態就是當時沒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淺談婆媳關係
  • 作為老公的我們應該這麼想:老婆為什麼喜歡跟我們“吐槽”婆婆的這樣那樣。因為我們是老公,是她們認為的最親近的“自己人”
    。面對自己人當然不需要藏著掖著了。如果我們拒絕傾聽或者急於爭論,她們那個角度就會認為:什麼最親的老公,還不是把我當外人,向著自己母親。
  • 況且一般情況下,老婆也並不是要讓我們真的為了她所認為的“委屈”去跟自己母親“講理”,只是想聽到老公的暖心話。說穿了,這就是一種情感訴求。作為老公,當然有責任和義務滿足自己老婆的情感訴求。並且,作為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老婆也有權利去表達出關於對其他家庭成員的意見想法。
淺談婆媳關係
  • 我們都深愛著自己母親,不想別人對母親“說三道四”,但我們不能忘了,老婆不是別人,是我們要相伴一生的人。嘴上“嘟嚕”幾句,俗話說:過過嘴癮而已,我們又何必非要因此而較真呢。(這裡差一句,如果有男生把自己老婆說過的關於婆婆的話再傳達給自己母親,別管什麼話,這樣的男生只能用“蠢”來形容。)

二、換位思考

  • 其實通常情況下,在我們面對婆媳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總是會很自然地認為:"那是我媽阿,作為媳婦兒為什麼不能像我一樣去尊重我媽"?說實話,筆者最初就是這麼認為的。但是結果就是老婆對我母親有了更深的排斥感。
淺談婆媳關係
  • 但是後來,我明白了,這種排斥感並非無緣無故,並且可以稱之為“合理”。筆者是兄妹二人,婚後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確實發現婆婆一般不可能把媳婦真正當作女兒來對待。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平時自己的丈母孃是怎麼對待自己老婆的,差別自然就顯現出來了。不過這種現象也很正常,只是我們往往沒有去用心正視。
  • 就拿我母親說吧,對待我的妹妹那必然是直觀自然的,對待媳婦總是會有些刻意生硬。所以說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要求媳婦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婆婆。只要媳婦對婆婆具有那種對長輩應有的尊重,彼此相安無事,我覺得就很好。所謂將心比心就是這個道理。
淺談婆媳關係

以上兩個方面是筆者覺得在處理婆媳關係中最常見的現象。左邊是親生母親,右邊是深愛的老婆,處理起她們之間的摩擦自然要花費一些心思。不急躁、不動怒才能相對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在婚姻中所發生的由婆媳關係引發的矛盾,可以說每個家庭都著自己的實際情況。但是,作為兒子又作為老公的我們,首先得把控好“定位”和“換位”這兩個大局,才能抽絲剝繭地去處理相對應的問題。最後提醒所有已婚的朋友一定要謹記: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