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昌平 400套人才公租房年內將具備入住條件

未來科學城東區今年建成7.88萬平方米商業配套

1月6日,北京市昌平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迴天地區2020年計劃實施91個項目,其中續建61項,聚焦交通、教育等民生相關問題,一批學校、幼兒園開工建設,可提供學位2550個。另外,為吸引人才、支持未來科學城發展,昌平將為高層次人才提供“類海外”發展環境。

教育 今年迴天地區可提供學位2550個

昌平區區長王合生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迴天地區2020年計劃實施91個項目,其中續建61項。

交通方面,預計2020年7月,天通苑北交通樞紐完成樞紐內進入地鐵的自動售檢票設備安裝就位,並投入使用。林萃路也有望於2020年實現貫通。

教育方面,2020年,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二期工程、回龍觀育新學校實驗樓、龍城配套小學等項目將實施。目前,領秀慧谷小區西側、北四村配套、和諧家園和華龍苑南里、北店嘉園等一批學校、幼兒園開工建設,迴天地區可提供學位2550個。

據瞭解,2019年9月,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和紫金新幹線小區配套學校人大附中迎來首批學生,兩所學校共增加學位2040個。天通苑地區10所幼兒園在去年轉型為普惠幼兒園。

此外,王合生還在工作報告中指出,將利用天通中苑回購閒置房產,進一步補足醫療、商業、停車等功能,培育高品質創業孵化器,促進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常態化開展“迴天秩序”專項整治,推動治理面向北七家、沙河等地區延伸,進一步改善城鄉接合部面貌。

人才 未來科學城將提供“類海外”發展環境

根據規劃,未來科學城將構建“兩區一心”的空間格局。東區以央企研究院為主,西區重點佈局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為主。

王合生昨日作政府工作報告詳述了科學城規劃,即東區為“能源谷”,聚焦能源,包括新能源、先進儲能、能源互聯網等具有先導性的細分領域;西區則為“生命谷”,提出“管委會+運營公司+開發企業”工作機制。

針對未來科學城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對沙河高教園2020年的發展,工作報告明確,以高校為依託,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

配套功能建設方面,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營造“類海外”發展環境。比如,改善產業園區生活和商務配套環境,完善人才落戶、住房保障等配套政策等。

具體來看,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到2020年將建成7.88萬平方米的商業配套及79.97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宇;年內或將實現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備入住條件。

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子女教育問題方面,2020年,未來科學城公立學校二期中小學將完工;沙河高教園區第二小學和第二幼兒園也有望於2020年9月開學投用。

生態 實施造林綠化工程1.8萬畝

王合生指出,2020年昌平將突出抓好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工作,儘快完成剩餘平原村改造任務。強化道路、工地、裸地揚塵控制,加大重型柴油車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和餐飲油煙整治力度,把降塵量控制在每月6噸/平方公里以內。

同時,將建設完成47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態系統及42公里的綠道慢行系統等,繼續固底生態。

“上風上水的生態本底”是昌平區的顯著特色。王合生提出,2020年,昌平區將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造林綠化工程1.8萬畝,留白增綠和戰略留白臨時綠化404公頃,打造山水相連、林城相依、藍綠交織的人居環境。

同時,圍繞未來科學城生態綠心和北中軸通風廊道建設,推動綠色空間集中佈局。比如,TBD城市休閒公園、霍營公園、賀新公園等一批重要節點項目將於年內建成開放,形成聯網成片、總面積47平方公里的大尺度、高品質城市生態系統;同步完成十三陵水庫-奧森北園綠道建設,串聯各大生態節點,形成貫通南北、總長42公里的綠道慢行系統。

數說2020

●2020年,迴天地區包括61個續建項目在內的91個項目將啟動實施,聚焦交通、教育等民生相關問題。

●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今年將建成7.88萬平方米商業配套及79.97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宇;年內或將實現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備入住條件。2020年,未來科學城公立學校二期中小學將完工;沙河高教園區第二小學和第二幼兒園也有望於2020年9月開學投用。

●2020年,昌平區將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實施造林綠化工程1.8萬畝,留白增綠和戰略留白臨時綠化404公頃,打造山水相連、林城相依、藍綠交織的人居環境。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