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人壽保險,前三年每年交3萬,連交三年,第十年後可以每年領6000是否合理?

Medge


先送給說保險騙人的朋友一句話:保險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工具是不會騙人的。也不要因為個別從業者因專業知識欠缺,曲解了產品,就否定整個行業!

一、從產品形態上來看,這種產品是現實存在的。

中國所有保險公司的所有產品,在上市之前,都需要報備銀保監會,對預定利率、合同條款等進行嚴格合規審查,審查合格後方可上市進行銷售。所以,只要是在市面上能夠買到的保險產品,不需要考慮是不是騙人這個問題,都是合法合規的,只是看是不是符合您的實際需要。從題中描述的問題本身來看,這屬於一款3P10的年金型保險產品。所謂3P10,是指繳費期為3年,10年後主險合同到期,如果附加有萬能賬戶,萬能賬戶仍然有效。這類型的產品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只是在具體設置上有所差異,有3P15的等等。3P10屬於目前市面上設計方面比較有競爭力的一款產品,繳費期短,繳費壓力小。

二、具體分析產品:

1、題中沒有說明是國壽哪款產品,客戶性別年齡等信息也欠缺,因此無法結合具體合同條款給出計劃測算。但是既然是3P10類型的年金保險,十年後主險已經終止,不會再進行生存金的返還。

所謂的“利息”,其實應該是附加萬能賬戶的每年增值部分。但這部分其實是並不保證的,年金險在合同中會約定一個“保底利率”,在此水平之上的都是假設,是不能確定的。因此,需要按照合同保底利率,做一下利益測算,給自己一個心理底線預期。

2、10年後“返本”12萬也是可能的,但有兩個前提:一是主險合同十年期內給付的生存金不領取,全部進入萬能賬戶;第二還是上面相同的理由,需要結算利率達到一定水平,如果利率水平不夠高,也是難以實現的。

下圖是以某3P10類年金產品,按40歲男性客戶,中檔利率假設(4.5%),年交3萬,交3年(題中假設條件)做的利益演示表。從中可以看出,滿足前文所述條件的情況下,題中假設是可以成立的。即:十年後每年領取6000,無論何時結束合同,都可以得到12萬。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得懂。

最後,普及一下年金型保險在購買前要尤其注意的:

1、不要聽業務人員承諾什麼,要實際看合同條款。尤其注意其中的保底利率,做好心理底線預期。

2、利益演示表根據銀保監會要求,在向客戶做展示時,需要同時進行低中高三檔的演示,不可只用高檔利率演示誤導客戶。並且需要同時說明,所有保底利率之上的都是假設,不承諾實現。

最後再說一遍:保險只是一種金融工具,工具是不騙人的!


晨光說險


前三年每年交3萬,連交三年,第十年後可以每件領取6000元的利息,十年後無論什麼時候取出來,都返還本金12萬。

這句話裡有兩個錯誤,1、6000元不是利息,銀保監局明確規定,保險公司在銷售保單時,不能出現存款、利息、返還本金等字樣,一旦有人舉報,保險公司將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2、如果是返還的本金,那就是9萬,不是12萬。

這句話也應該是業務員口頭跟你說的,你看,如果你聽信了,一旦十年後你拿不到12萬,你很難拿出有力的證據來證明,維權很困難。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讓業務員打一份保險公司正規的建議書給你,你好好研究下,不要偏聽偏信業務員的講解。

還有,保險公司的理財險,一般保障極低,理財的收益也沒有業務員鼓吹的那樣高的,切記切記,不要貪圖你自已想像的,實際卻並非如此的高收益,上當受騙。

雖然每次回答此類保險問題,頭條都不給推薦,閱讀量極少,但是,我還是想寫出我的經驗,此類理財險只適合錢多且沒有其他投資渠道的人,或者追求穩妥的人。

理性看待,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吧,一年一度的開門紅開始了,理財保險是保險公司開門紅的主打產品,購買時擦亮眼睛吧。


涼薄的歲月


買了商業保險基本就是買氣受,恨不得把你本金也吃掉,感覺是騙子又沒無可奈何。

五年前在業務員的承諾下,我65歲的老媽買了四萬五的分紅,醫療險。分三年交的,每年1萬5。說好的三年滿就可以提現。第四年要用錢去提現,結果說是買三年放三年,可保險合同上也沒有這一條啊。本來老媽身體還可以結果給氣出病來。找保險公司報銷醫藥費又說這病不能報。

這還是保險嗎?不就是活生生的騙子嗎?


月亮與鬼的故事


這裡有一個賬,你一年存三萬,三年存九萬,十年以後取出來,可以給十二萬。

看起來這個賬有點亂,但是我們可以給它理順了。

這其實就是一年就存九萬,九年以後取,給十二萬。

現在用十二萬塊錢整數減九萬本金,是三萬利息。再用利息三萬除於九,九萬塊錢一年的利息約等於0.333333萬塊錢,也是三千三百多。咱們再0.3333333除於9約等於0.037037萬塊錢,這就是一萬塊錢一年的利息錢。也就是一年370多塊錢。這大蓋和在銀行存三年的利率差不多。

按上面的算法,明顯九萬塊錢存九年利息三萬是不太划算的,這主要是存九和存三年比較利率一樣,如果需要錢的話,風險卻增加六年。何況存三年以後,完全可以把利息取出再存到銀行,利息也就有了利息,這又是一筆錢。

但是如果此時一年給六千塊錢利息,還是可以的。因為六千除十二等於五百,也就是一萬塊一年就有五百塊錢利息,這時還蠻划算的。


佔禮雜談


我認為如果是真的可以的,就怕是你不懂得他們的淺規則?我十年前在新華保險公司買的給你說的一樣,當時說:每年交兩萬連續交三年到期給十萬,可前段時間到期除了給我們本金外只給了我們九千多元,後來找他們多次他們踢皮球態度很不好與我吵了一架還報的警我還投訴的,最後又多給了幾千塊錢!


潤澤424


保險公司關健是業務員騙保,也許保險公司領導不知道,但對業務員應該嚴格管理,業務員出問題,領導就不要擔責嗎,我妻子在常州有個小子妹,按說要好的不應該騙啊,她到我家說長壽保險公司,每年交2萬交滿5年可以返回15萬,我們交了2年4萬,後有家裡有事交不起,到保險公司一問,事否交滿5年拿15萬,沒有的事,交滿5年,到第6年開始每年拿返回2千6,滿5年後返回夲金1O萬,以後每年拿幾百元一年,坑人呢,現在小子妹一刀2段,不來往了,騙人啊。


繆祥生889


你不能總想以取到手的錢來計算是否划算,要知道人有旦夕禍福,假如這些年你有些保單內的意外相當於拄了個柺杖。當然誰也不想去佔那個便宜。比如我在47歲的時候買個重疾保險,每年三千多,不生病我就算白交,生了重病我除了醫保還有這個商業保險做保障,基本沒啥後顧之憂,要知道人年齡越大,身體會越差,退休了收入又越少,所以不能計算拿到手會有多少,因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個人觀點。


手機用戶80407576044


如果是現在的開門紅產品的話,這個不太划算,你自己每年交3萬,3年交了9萬,十年後領12萬,那麼12萬-9萬=3萬,一年12個月,十年就是120個月,3萬➗120個月就相當於一個月利息250元,一年利息就3000元,而且是存滿10年,如果中途急需要錢你取出來的話,就會有損失,拿不了那麼多。你如果想短期理財的話不如拿去商業銀行買理財產品,定期5年的,今年買2萬的,明年買2萬的,以此類推買5次,收益應該比這個高,而且還可以隨時取出來。


隨處逛逛


保險是一個長期合同,是中長期的投資兼具保障功能,它和銀行的功能不同,銀行都是短期業務,最長也就五年,保險劃不划算,最早買保險的最有權利發言。

中國人壽二十年前有個產品叫夕陽計劃,現在我們都在領,大家都後悔當年保險意識不強,辦的少了,我們前天今年的錢都到賬了,同學們都在微信曬呢!還有一個產品叫子女備用金,也是一樣,沒有一個說不划算,都後悔辦少了。

所以一個產品合不合適劃不划算,時間可以來證明,受益的人最有權利發言。保險是中長期的投資,兼具保障功能,銀行是短期,最長五年,金融業的三駕馬車銀行、保險、證券,功能各不相同,互相也沒有可比性,就看你的需要是什麼了,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至於不懂不知道的人,看看就好!


清茶1466


20年前我購買了一款99鴻福保險,每年交760元,連續交20年,每三年返還1000元,感覺還是划算的。

保險就是一門精算學問,尤其是理財型保險,其實就是一種投資理財產品,是否值得購買?通過進行投資收益分析,就可以得出結論。

題目中說的這款保險,每年交3萬元保費,連續交三年,10年後可以每年領取6000元,而且,可以中斷保險隨時取出,取出的話本息合計為12萬元,我們就來進行簡單的收益分析判斷。

一、簡單判斷

這款產品如果簡單判斷,就是10年後直接取出12萬元,看是否划算?

按照保險的規則,三年共交本金9萬元,10年後本息合計12萬元,利息總額為3萬元。

從存款時間看,第1個3萬元存款10年,第2個3萬元存款9年,第3個3萬元存款8年,合計相當於3萬元存款27年,利息為3萬元,年化投資收益率僅為3.7%。

這個投資收益率,低於三年期國債的4%,更低於5年期國債的4.27%,國債還是每年給付一次利息的,顯然不如自己購買國債划算。


二、進一步判斷

再進一步判斷,看每年給付6000元是否划算?

10年之後,我們相當於把12萬元本金放在保險公司,然後保險公司每年給我們6000元的利息,這樣的年投資收益率為5%。

從這個收益率來看,明顯要高於現在的國債收益率,而且可以每年領取一次,因此是比較划算的。也就是說如果購買了這款保險,10年之後每年領取6000元,比全部取出要划算。

總結

綜合這款保險產品的情況看,我認為基本還可以,非常像一款養老理財產品。起初的投資收益率並不算高,但10年後的收益率還是不錯的。

未來的利率很難確定,但是從現在看利率下降是一種趨勢,10年後能保持5%的投資收益率具有一定吸引力,當然,這是相對其他理財產品來說的,期間物價上漲因素也會導致實際效果不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