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價值研究報告出爐 金融科技或迎重大突破

  日前,微眾銀行聯合艾瑞諮詢共同發佈了《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價值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技術專利已經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發展自主性全球領先。

  金融科技行業快速發展

  《報告》指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背景下,科技與金融業務的結合也越來越廣泛與深入,科技助力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顯著。監管部門循序漸進地出臺一系列“科技+金融”的政策導向性文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的監管制度與市場秩序,2019年8月下旬,金融科技未來三年發展規劃落地,從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及業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肯定了金融科技的價值,並提出了一系列金融科技發展的頂層規劃與指導建議,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更高效、全面的保障。

  據統計,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發明專利申請量排行榜前20的企業中,有6家屬於中國,且這6家企業的專利申請量佔比高達42%。

  同時,金融科技企業積極推動開源生態發展,有效助力金融科技升級。通過金融科技企業的技術開源,一方面金融機構及企業可在開源架構基礎上開發出適用於自身業務的技術方案,降低了技術使用門檻及成本;另一方面,依託開源生態社區的技術力量,加速了國產金融科技底層平臺的創新發展。

  2019年,微眾銀行發佈了包括聯邦學習技術開源項目FATE、區塊鏈中間件平臺WeBASE、金鍊盟底層開源平臺FISCO BCOS等10款開源技術,同時也發佈了金融科技加速器“We加速”,首批七家企業加入其中,可依託微眾銀行的平臺和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實現科技化升級。

  金融科技主要業務價值研究

  《報告》指出,金融科技的價值體現在其對金融業的創新驅動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宏觀背景下,金融科技可以幫助提供更優質的金融基礎服務能力、簡化金融業務流程、降低金融服務成本的同時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不斷驅動金融業務的發展。

  基於金融科技在不同業務中的創新應用和對業務痛點的改善,《報告》提煉出金融科技在業務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獲客效率的提升、風控效果的提高、產品設計的精細化/差異化、成本結構的優化和更高效的多方業務協作。

  以微眾銀行為例,作為一傢俱有互聯網基因的高科技、創新型銀行,微眾銀行積極開發完善各類金融科技技術,將最新技術成果用於自身業務產品,並向國內外合作伙伴同步開放。比如通過開源代碼、免費軟件、開放接口等不同形式的合作,連接多方;通過"ABCD"技術戰略的實施,共建一個平等、共享、透明、智能、共贏的分佈式商業生態圈,打造開放平臺,開放創新,開放協作的"3O"開放銀行體系,取得了良好的運行效果。

  目前,由微眾銀行聯合金鍊盟開源工作組成員開源的金融級聯盟鏈底層平臺——FISCOBCOS,生態圈內已聚集了上萬名個人開發者、超500家機構與企業。上百個應用基於FISCOBCOS研發,在政務、金融、公益、版權、供應鏈、教育等不同領域已有60餘個應用落地。得益於金融科技的支撐,微眾銀行的賬戶IT運維成本大約是國內銀行業界的10%,去年已降到每賬戶3.6元人民幣。

  在AI領域,微眾銀行研發全球首個工業級聯邦學習框架。旨在為聯邦學習架構體系和各種機器學習算法的安全計算提供強有力支持,幫助社會各界在符合數據安全和政府法規前提下,有效和協作地進行數據使用和聯合建模,同時為立法和監管提供技術依據。作為國內“聯邦學習”技術的首倡者和領導者,微眾銀行AI團隊已於2019年6月將其自研的FATE捐贈給Linux Found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