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俗話說

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優秀人才的培養

離不開優秀的教育

今天 我們就一起走進“三樹堂”

瞭解它背後的那段故事


三樹堂的歷史故事

“三樹堂”書院位於北宅街道書院社區

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據《即墨藍氏族譜》記載

明萬曆末年

藍氏十世祖昭勇將軍藍涺來到書院村隱居

建起石樓三楹,潛心求學

取名為“三樹堂”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一個正屋,一個廂房,四個班

構成了教書育人的“三樹堂”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藍氏私塾“三樹堂

據《書院村志》記載

民國初年

藍氏家族在“三樹堂”辦起了私塾

作為藍氏私塾學堂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不僅教本家子弟學文識字

同時也會兼收鄰村學生,弘揚國學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從啟蒙到逐步深化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從私塾到公立小學

新中國成立後

藍氏私塾“三樹堂”改作校舍

成立公立小學,並起名為書院小學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直到1975年

當地政府建設了新的書院小學

三樹堂從此結束了他的使命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新中國時期的三樹堂

新中國解放後的三樹堂

景象也煥然一新

從正月初一到二月二

踩高蹺、唱戲、唱柳腔···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詩書繼世,世代流傳

如今的三樹堂只留下了一面古牆

當年學堂的書痕墨跡

已淹沒在歷史變遷之中

但忠厚傳家、詩書繼世的村風卻世代流傳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在書院幼兒園中同樣挺立著三顆松樹

作為藍氏祖輩樹人遺風的新代表

繼續影響著後人

【嶗山講述】北宅的書院村,是用“三棵樹”來育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