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5萬億是成績單也是“入場券”

□河南日報記者欒姍

這則消息,令人振奮!

河南以7.0%的增速,在2019年跨上經濟總量5萬億元的臺階。

對於一個擁有1億人口的中部大省而言,經濟總量的提升達到某些特定節點,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河南在2005年邁上萬億元臺階後,用5年邁上2萬億元臺階,再用了3個3年接連“進階”,相繼邁上3萬億元、4萬億元、5萬億元臺階,在全國經濟大盤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這是河南交出的“成績單”,更是邁向未來的新起點。

“顏值”高,穩住經濟預期

如何認識“5萬億”?一年365天,5萬億元就意味著每天創造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36億元。

136億元是什麼概念?1949年河南經濟總量是21億元。這意味著,2019年每一天的經濟總量是1949年經濟總量的6倍多。

回望歷史,掙下如此豐厚的家底,著實不易。

比“塊頭大”更讓人看中的是“顏值高”。7.0%的增速,不僅實現了7%—7.5%的年度預期目標,而且放在總量排名全國前五的經濟大省裡看,河南的增速是最高的。

省社科院院長谷建全打了一個比喻說,河南經濟就像一輛載重量越來越大的重型卡車,現在生產總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相當於五年前增長約1.5個百分點,在爬坡轉彎的過程中不失速是很不容易的。

細看支撐“顏值”的“五官”:

先看與增速密切相關的“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穩”字開道——

201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0%,民間投資、工業投資持續回暖;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等新業態消費快速增長;全省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左右,貿易額保持中部地區首位。

再看距離老百姓生活更近的“飯碗”和“荷包”兩項指標,就更能說明問題——

帶來就業踏實感。2019年前11個月,全省新增城鎮就業125.82萬,提前並超額完成年度預期110萬人的目標。經濟總量的躍升,對就業支撐力更強。

帶來荷包充實感。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3%,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6%左右,除工資收入等一次性分配外,社保、教育、衛生等“隱形福利”待遇提升。

“氣質”好,加快結構調整

2019年,河南第三產業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實現產業結構“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長星說,河南靠製造業這根“鐵扁擔”,將三次產業融匯打通,並承載資本、科技、就業等要素,實現產業結構更加優化。

河南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的同時,其內部的行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

農業“穩”,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共同發力,2019年全省糧食總產量1339.08億斤,連續三年超1300億斤,同比增長0.7%。

工業“富”,智能製造為引領的“三大改造”奮勇前行,2019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7%,高於規模以上工業5.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大提升。

服務業“活”,信息消費、共享經濟、顏值革命等新趨勢刷新認識,2019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48.0%,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張長星說,河南產業結構的改變是建立在工業充分發展,進而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快速增長、生活性服務業同步發展基礎上的“三二一”。而當河南的“結構紅利”未來進一步釋放後,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的“角色擔當”會更有分量,有利於中原城市群打造全國經濟發展新增長極。

“筋骨”強,轉換新舊動能

58天!“Huanghe”品牌刷新河南實體企業落地紀錄。投產儀式上,華為中國區智能計算機業務部總裁萬志難掩興奮,直言“河南好”。

回眸2019年,河南經濟實現了高基數以上的較快增長,關鍵一招就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增長活力。

展望2020年,河南經濟需要解答的“考卷”難度不減,經濟基數增大到5萬億,發展急需新動力。

新動力來自戰略機遇。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字號”戰略,再次顯著提升了河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

新動力來自市場優勢。1億人口的市場容量,600萬規模的市場主體,4億人口的兩小時高鐵經濟圈,每年200萬農村人口轉移成為城鎮人口,共同構成巨大的發展韌性、發展潛力和迴旋空間,是河南贏得區域發展競爭的底氣所在。

新動力來自蓄積勢能。米字形高鐵網成形在即,“十大水利工程”把水系聯通,國土綠色提速把生態屏障築牢,“青電入豫”把能源結構調優,構建起河南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

新動力來自良好生態。“四路協同”“五區聯動”的開放優勢不斷彰顯,超過600萬的市場主體、突破1100戶的日均新登記企業數,都是河南經濟強勁脈動的鮮明註腳。

新的一年裡,5萬億元變成了“存量”,如何裂變出更多的“增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喻新安認為,當下的河南要實現“全年紅”的發展目標,更加需要強化政府服務,用一流的營商環境對沖發展困難和挑戰。

“5萬億”!這不僅是一張“成績單”,也是河南參加新一輪競爭的“入場券”。

站在新的經濟節點上,河南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