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高水準的演出、飽含舞蹈設計元素的建築、全開放式的劇場……今天,一起走進阿拉長寧極具人氣的文化地標——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上海是座熱愛舞蹈的城市,芭蕾、民族、現代,各種類型的舞蹈都能在這找到自己忠實的觀眾。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將代表上海頂級水平的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上海市舞蹈學校與兩個專業舞蹈劇場匯聚在一起,打造了一個讓全世界舞者學習、交流、表演的舞蹈聖地。


老上海的“舞校”記憶


在2012年前的上海人記憶裡,在延安西路與虹橋路相交處的延虹綠地旁的那扇大門,是一個讓人途經時會不自覺多看兩眼的地方。那些身材挺拔、外形俊美的青年男女每天進出其間,是虹橋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有熟諳者會為懵懂路人解惑:“這裡是舞校,他們都是跳舞蹈的。”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回溯歷史,1960年3月18日,上海市舞蹈學校在石門一路333號正式成立。1961年11月,建校只有一年多的上海市舞蹈學校從市中心臨時校舍搬遷至虹橋路1674號(即虹橋路1650號),開啟了這一塊地與舞蹈藝術的情緣。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白毛女》劇組的演員們在排練


1979年6月,在上海市舞蹈學校《白毛女》劇組和《長征組舞》劇組的基礎之上,分別成立了上海芭蕾舞團和上海歌舞團。大院內的格局成了“兩團一校”,而老上海依舊習慣將它們稱為“舞校”。汪齊鳳、辛麗麗、譚元元、黃豆豆等一批閃亮的名字從這兒傳向全世界。


無圍牆、全開放的舞蹈中心


作為上海“十二五”期間的重點文化項目,2016年10月1日,舞蹈中心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俯瞰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舞蹈中心整體以舞蹈為元素,四棟主體建築仿若舞動的“四小天鵝”,從上至下俯瞰,又宛如一隻美麗的蝴蝶。其中兩棟建築分別是一個座席數多達1074座的大劇場和一個291座的實驗劇場。淺黃色、淡灰色的陶土板外牆錯落有致,魚鱗狀的雙曲面鋁板猶如流動的飄帶,將舞蹈中心大劇場勾勒得別樣生動。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大劇場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實驗劇場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旋轉樓梯


走進舞蹈中心大劇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旋轉樓梯。雖是輕鋼結構,卻“鋼”中有柔。旋轉樓梯借鑑舞蹈經典的旋轉元素,彷彿一道藍色的飄帶,與穹頂相連。而穹頂的設計也仿若舞者裙襬,層疊相交,飄逸靈動。

另外兩棟建築則是上海市舞蹈學校、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以及新遷入的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的教學、排練場所。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排練廳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排練廳走廊


草地、大樹、噴泉和六棟市級優秀保護建築的老洋房點綴其間,環境優美如斯的舞蹈中心卻一改當年“舞校”時代重樓深鎖的神秘,徹底向市民開放,連圍牆都不立,與隔壁的延虹綠地連成一片,吸引大量市民觀光打卡,也成為附近晨練、夜跑者的最愛。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教學區域


和舞者、大師邂逅


舞蹈中心的六幢歷史保護建築也是大有來頭的。其中,最東側的B號樓,為民國時期中山陵的設計師呂彥直的好友兼合夥人黃檀甫所有。最南側的C號樓則曾是王星記扇莊所在,梅蘭芳《貴妃醉酒》用的扇子,便是扇莊女主人所做。靠西面的D號、E號兩棟樓,曾經的戶主是民國時期捲菸大王丁厚卿。而最北側的A號、F號兩棟樓是孔祥熙家族的西郊別墅,孔家的兩位小姐就曾住在裡面。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舞蹈家搖籃石刻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芭蕾女孩雕塑


如今這些小樓都經過精心整修,連周邊的大樹都基本按“原樹原址”的模式復栽。流連徜徉其間,還有一個隱性福利會被好運者撞上。


“兩團兩院”將名家工作室、創作中心都放在了這些小樓中。因此,那些大師、舞者的身影經常會出現在小樓周圍,舞蹈愛好者有了和“愛豆”擦身而過的機會。如果到孔家小樓所在的舞蹈沙龍喝杯咖啡,更是有大概率與舞者們共享午後那寫意的陽光。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連建築的設計都融入了“舞蹈元素”!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地址:虹橋路1650號

交通:地鐵10號線水城路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