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麼啤酒比較好喝?

張春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啤酒好像就是那種“淡如水”、“沒啥意思”的酒,其實啤酒的風格種類並不比白酒遜色。甚至因為啤酒的適口性要比烈性酒更好,所以啤酒的風格其實有數十種至多(保守估計有個60多種吧),但是由於成本考慮的原因,我們以前喝到的那種大規模出產的工業啤酒只是其中一種啤酒的風格,算是“美式工業拉格”吧。這種啤酒基本上就倆特點:成本低和難喝,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啤酒不好喝的原因,那麼這次我們就分享一些我覺得比較好喝的啤酒給大家。

上圖只是表明“啤酒的世界”還是有著巨大的空間可以去嘗試和探索的,我們經常喝的國內的工業啤酒只是眾多啤酒風格中的一種而已,下面分享幾種我覺得很好喝的啤酒風格。

【修道院啤酒】

由於我的精釀啤酒“入坑”就是一瓶羅斯福10號,所以我現在對於各種修道院啤酒還是情有獨鍾。

修道院啤酒顧名思義就是修道院內的僧侶、修行者釀造的啤酒,一般情況下有3個規定:

  1. 啤酒的釀造廠必須要在修道院內部;
  2. 釀造過程中僧侶必須在酒廠的決策和生產上發揮作用;
  3. 售賣啤酒所得利潤需要用於社會活動和支持修道院所用。

因為這些有點“奇葩”的要求,所以全世界只有11家修道院符合標準,其中6家在比利時,2家在荷蘭,其餘3家分別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意大利。

所以修道院啤酒還多少有點小噱頭和神秘感似得,但是其實這個啤酒風格並不差,甚至是很受歡迎。正統修道院啤酒都是採用上層發酵的工藝,原料基本就是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一般相對酒精濃度和原麥汁濃度都較高。比如我“入坑”的羅斯福10號的原麥汁濃度有20°p,酒精度數也有11.3度,一般差不多1瓶就有一點點微醺、兩瓶就喝的剛剛好。算一種滋味異常醇厚的啤酒,喝進去有著豐富的口感和焦糖風味,但是最後會“升起”一個好似魚鉤一般的酒精刺激感覺,讓你明顯的知道手中這瓶啤酒跟其他的不一樣。

【世濤啤酒】

這是我除了修道院啤酒風格之外,比較喜歡的另外一個口味。同樣是採取上層發酵的工藝,但是有趣的是世濤啤酒會添加深色烘烤的大麥芽、沒發芽的大麥和結晶麥芽之類的來釀製,所以就造就了世濤啤酒黝黑的酒色,口味一般帶有咖啡或者焦油的味道,泡沫口感如同奶油一般。世濤最便宜方便的入門酒應該就是健力士了,就是那個最初是因為在酒館裡吹牛打賭而最初做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的公司,除此之外還有釀酒狗的“黑心牛奶噴射機”,再進一步還有左手出品的牛奶世濤,口味夠重的朋友還可以選擇分水嶺和創始者出品的一些帝國世濤。(很多啤酒的名字都比較奇怪,甚至有的很中二,習慣了就好了)

至於最近幾年大火的各種IPA(印度淡色艾爾)其實也很好,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年紀大了吧,總感覺不夠醇厚,而且有些IPA的苦味偏銳利了,太突兀。不過喜歡風格綺麗多變的朋友可以找些IPA來試試看,美式的角頭鯊系列、日式的常陸野貓頭鷹、國產的跳東湖等等都不錯。

其實大家也不必過分糾結啤酒的牌子和風格,只要挑選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至少都能買到比較真材實料的啤酒,至於口味和風格可以慢慢嘗試,總能找到合適你的:

  1. 首先看配料表,如果有澱粉、大米、玉米、酒花浸膏這些東西,這個啤酒基本上好不到哪裡去,因為這些物質本就不是用來釀啤酒的,它們的出現基本上就是為了降低成本而已;
  2. 其次看原麥汁濃度,並不是原麥汁濃度高的啤酒就一定好喝,但是原麥汁濃度低的啤酒大多數都不怎麼樣。這個道理很簡單,原麥汁濃度低除了用便宜配料糊弄之外,那就只能是兌水了,這也是為啥很多工業啤酒被人們戲稱為“水啤”的一個原因;
  3. 最後就是夠不夠新鮮,啤酒這個東西除了上述的兩條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關鍵因素,那就是很多啤酒都是越新鮮的越好喝。比如我家現在冰箱裡還有的泰山原漿7天鮮活,雖然配料不是很優秀,而且酒精度數和原麥汁濃度也不高,但是勝在它夠新鮮,單這一點就比大多數保質期動輒1年半載以上的工業啤酒在口感滋味上要強不少。

其他的例如苦度、色度等參數都不著急,等你入了這個“坑”,慢慢的就都瞭解了。最後呼籲大家啤酒雖好,但是也不要過量,炎炎夏日來兩杯解個渴、消個暑就行了。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