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奼紫嫣紅的紅葉李,農村老農手把手教你種植,一分錢都不收

一、紅葉李基本信息

紅葉李屬於薔薇科李屬,別稱:紫葉李。觀葉類,是常用的庭院觀賞樹種。宜叢植與其綠葉樹相配,或列植於街道、花壇、建築物四周、公路兩側等。 植於廣場周邊、中央草坪。紅葉李耐汙染,生長期非常乾淨,生長時不產生垃圾。綠化效果明顯,種植當年就可以看見效果,成景週期短。

奼紫嫣紅的紅葉李,農村老農手把手教你種植,一分錢都不收


二、紅葉李形態特徵

紅葉李是落葉小喬木,高4~8m。樹冠多直立性長枝。樹皮紫灰色,幼枝、葉片、葉柄、花柄、萼、雌蕊及果實均呈暗紅色。單葉互生,葉卵形至倒卵形,長4.5~6cm,寬2~4cm,邊緣具重鋸齒,羽狀脈5~8對。3~4月花葉同放,花單生或2~3朵聚生,粉紅色。果期6~7月,核果扁球形,徑1~3cm,外面有溝槽。

三、紅葉李生長習性

喜光也稍耐陰,在庇廕時葉色不鮮豔。喜溫暖潤氣候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不耐嚴寒。對土壤要求不嚴,黏質土壤中也能生長,較耐溼,怕鹽鹼和窪澇。淺根性,生長勢強,萌性也強。對有害氣體有一定的抗性。

奼紫嫣紅的紅葉李,農村老農手把手教你種植,一分錢都不收


四、紅葉李幼苗繁育

嫁接繁育。北方多用山杏、山桃作砧木,南方多用梅、杏、李作砧木。播種砧木,先用溫水浸泡山桃種子24~48h 使其充分吸水,使種子溼度達60%以上。選排水良好、不幹燥背風處挖坑80~100cm。按種子重量的4倍均勻混拌60%混度的乾淨溼沙,將種沙混合好後填入坑中,鋪到距土面20cm時,用溼土將坑填滿,使其略高於土面,防止雨水漏入。沙藏100~120天,當有20%~30%種子發芽時及時播種。播種前。最好在上1年秋季結合深翻施入腐熟有機糞肥400kg/畝,灌透凍水,翌年早春土壤開化後,耙平作床,床高10cm、寬50cm,床距40cm。3月播種播種前在床面中間按溝距30cm開10cm深的播種溝,施入二銨5kg/畝作底肥,澆水後按10~15cm的株距點播,覆土2~3cm,鋪好地膜。在地膜表面每隔2~3m從中央橫向壓好土帶,使地膜化整為零。10~15天出苗,及時將苗上方地膜開一適度小孔通風逐步煉苗。苗木生長正常後,將其從地膜中放出,並在根部培土保墒。生長期間每15天葉面噴施1次0.3%磷鉀肥,及時防治病蟲害。當苗木達到30cm高時摘心。8月中旬多數苗木直徑達到0.8~1cm時嫁接。接穗從健壯無病蟲的優良品種上選枝芽充實飽滿的1年生外圍枝,用“T”字形芽接。嫁接是在距接穗芽上方0.5cm下刀,斜向上由淺向深推,深達木質部的1/3,當芽接刀接近橫切口時順勢上撬,取下盾形芽片。在砧木近地面10cm處選一光滑處下刀,先橫切一刀,在背面向下切成“T”字形撬開皮層,迅速把芽片插入,使芽片上頂端與砧木切口粘緊,用塑料膜條纏嚴包緊。如砧木過粗,可接在就近側枝上。嫁接後在接芽上10cm處剪斷,及時進行抹芽。接後15天,接芽新鮮葉柄一觸即掉,表示已成活,25天就可將塑料帶拆除。對未成活的及時補接,在來年開春回縮砧木枝條,促進接芽萌發,最後在距離接芽1.5cm處剪除砧木。

五、紅葉李大苗栽培

11月下旬移栽,移栽前在主枝的中部進行中短截並及時塗漆,疏除側枝並保留一些輔養枝。起苗前1周澆1次透水,起苗時按地徑的4~5倍挖土球,儘量少傷根,用手鋸鋸斷粗大根,用硫黃粉和生根劑按1:1.5的比例調成糊狀,抹在傷口處,並用紗布將傷口綁紮好。土球挖好後用草繩綁紮好。起苗前15天按比土球直徑大30cm挖種植穴,將表土和底土分開放,並攤開晾曬,清除乾淨土中的磚頭、瓦塊等雜質。穴底鋪20cm厚腐熟發酵的麥糠並拌入殺蟲劑。麥糠上鋪15cm厚的表土,用腳踩實。種植土拌入適量的腐熟圈肥。苗木起好後及時把苗木按照原來的朝向放到種植穴中央,然後填土。先填表土,後填底土,種植深度與原種植深度一致。填完土分層踏實,立即澆足澆透定根水,5天以後浸第2次水,待表土幹後及時培土30~40cm踩實封堰。一般冬季對主幹分枝點以下用10:1:40:1生石灰、硫黃、水、食鹽配製的塗白劑塗白。如天氣寒冷,則應採取樹體纏乾等措施。翌年早春時澆返青水、及時抹除花芽和一些葉芽。

奼紫嫣紅的紅葉李,農村老農手把手教你種植,一分錢都不收


六、紅葉李病蟲害防治

紅葉李主要病害有

1、流膠病。流膠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枝、主幹被害後病部稍隆起,並流出樹膠,雨後或灌溉後流膠加重。膠體失水乾燥後變為紅褐色至茶褐色堅硬塊狀物。流膠處多時,致樹勢衰弱,甚至造成枝幹枯死,果實染病後,有黃褐色膠體溢出果面,病部硬化,後期龜裂,商品價值降低。對已發病的樹體,可不定期刮除流膠部位,塗抹消毒殺菌劑,如硫酸銅、 石硫合劑等,能有效減緩流膠病的發生,並防止其他病菌侵染。在開花前刮除膠體,再用50%退菌特300倍液、1%硫酸銅液等塗抹。生長期噴灑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3-4次,每15天一次。

2、細菌性穿孔病。 主要危害葉片,亦侵染枝梢和果實,葉被害產生圓形、近圓形不規則形紅褐色斑,後病部乾枯脫落,形成穿孔。枝梢染病形成春季潰瘍斑和夏季潰瘍斑。果實染病產生近圓形褐色至暗褐色斑,中央稍凹陷。細菌性穿孔病防治方法是於發病初期噴施15%鏈黴素可溼性粉劑或95%多菌靈5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噴3〜4次,或春季發芽前噴施1 : 1 : 100等量式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消滅菌源。

3、白粉病。危害紅葉李、李等的葉片。受害株的葉面上生白粉狀黴層。預防控制措施: 發病初期噴灑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或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等。

4、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1:100波爾多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紅葉李主要蟲害有

1、蟎類害蟲用73%克蟎特乳液1200倍液加以防治。

2、紅蜘蛛用40%三 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3、介殼蟲、葉跳蟬用10%吡蟲啉1500倍液噴 殺。

4、黃刺蛾、布袋蛾,被孵幼蟲在寄主葉背群集啃食葉肉,形成白色圓形半透明小斑,幾日後小斑連成大斑,大齡幼蟲將葉食成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吃光。毒毛刺入痛癢,極擾民。用Bt乳劑1000倍液噴殺。

5、蚜蟲,成蟲群集於葉片背面刺吸汁液,致被害葉面失綠並向背面縱卷,卷葉內有白色蠟粉。嚴重時葉片提前脫落,嫩梢乾枯,亦誘發煤汙病。選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


奼紫嫣紅的紅葉李,農村老農手把手教你種植,一分錢都不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