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夷陵之戰劉備氣勢洶洶怎麼就失敗了,原因是什麼?

兔牙傳說


劉備氣勢洶洶地發動伐吳的戰爭,為什麼會失敗,有以下幾點:一,在夷陵之戰時,劉備有點被前期的勝利衝昏頭腦,對自己估計過高,有些飄飄然。他顛沛流離半生,諸葛亮到了他身邊之後,劉備擁有了兩川之地,打敗曹操,夷陵之戰前期又把孫權的東吳打得閉門不出,劉備這時候很驕傲,連諸葛亮的話都聽不進去。所謂驕兵必敗。

二,劉備發動的這場戰爭,不得人心。蜀軍出發前,眾臣就反對伐吳。孫權兩次求和,答應把荊州還給劉備,把殺死張飛的範疆、張達交給劉備處置,縛還降將,送還孫夫人。蜀國眾臣苦苦請柬,求劉備答應孫權的求和。但是劉備不同意,發誓要殺了孫權,再滅了曹魏。

三,劉備滅東吳、殺孫權、滅曹魏的戰略意圖,有些不現實,有點操之過急。三國時期,曹魏和東吳的國力都超過了蜀國,三國中蜀國最弱,逼急了,曹丕和孫權如果再次聯手,劉備會輸得更慘,曹魏這邊怕的是諸葛亮,所以曹魏暫時還在坐山觀虎鬥,東吳和蜀國拼個你死活,曹魏最樂意。驕傲、憤怒的劉備這時候管不了那麼多。

四,劉備沒有想到的是,東吳竟然冒出一個名不經傳的陸遜。陸遜接任東吳的大都督,劉備沒把他放在眼裡。更讓劉備沒想到的是,劉備每天派士兵去罵陣,年輕的陸遜竟那麼沉穩,面對蜀國士兵的百般辱罵,可以充耳不聞。

五,劉備勞師遠頓,巴不得快速推進戰事,陸遜堅守不出,拖垮了蜀軍的銳氣。劉備氣勢洶洶,陸遜卻不理,加上蜀軍的文臣武將出發前就反對伐吳,孫權求和,蜀國眾臣更是苦苦請柬,反對繼續作戰。所以劉備發動的這場戰爭,並不得人心,所以士氣並不高昂,再加上東吳閉門不出,蜀國軍心更是懈怠。

六,東吳幾個月不出戰,拖到了天氣炎熱的夏天,酷暑難耐,長江中下游正是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的地帶,這樣的天氣,在野外作戰,那是異常艱難。所以,蜀軍也就顧不了什麼兵家大忌了,先對抗酷暑炎熱的天氣要緊。所以蜀軍在山林紮營。山林紮營,最怕的就是火攻。陸遜一看機會來了,火攻計劃立刻進行。蜀軍大敗。

綜上所述,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犯了至少六次兵家大忌。

一,《孫子兵法•計謀篇第一》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劉備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都不利,這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

二,《孫子兵法•作戰篇第二》說: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

劉備勞師遠頓,曠日持久,“久則鈍兵挫銳”。這也是劉備失敗的原因之一。

三,《孫子兵法•作戰篇第二》說:故殺敵者,怒也;……孫權兩次求和,蜀軍已沒有了怒氣,所以,蜀軍士氣不高。火攻後,蜀兵死者無數,很多蜀兵投降東吳。

四,《孫子兵法•謀攻篇第三》說: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者,每戰必殆。

劉備對陸遜毫無所知,盲目樂觀,孫權看過陸遜的作戰計劃,稱陸遜為異人,劉備卻不在乎他。這說明劉備在瞭解敵情方面,功夫做得不夠,不知彼,必然導致失敗。

五,《孫子兵法•九變篇第八》說:合軍聚合,圮地無舍,……。圮地無舍,意思就是:在山林、險阻、水草雜生的地方,不要紮營駐軍。劉備在山林七百里連營,就是犯了這條兵家大忌。

六,《孫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說: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戰,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劉備發動伐吳戰爭,起因是失了荊州,孫權殺了關羽。當孫權求和,答應歸還荊州,縛還降將,送回孫夫人時,當時呂蒙已死,從國家利益方面,沒有多大的必要發動戰爭,能兵不血刃重新擁有荊州,是最大的國家利益,想要一舉滅了東吳和曹魏,時機還不成熟。所以,劉備發動伐吳戰爭,只剩下個人恩怨。這種情況下,發動戰爭,對國家利益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孫權第二次求和的時候,蜀軍眾臣苦苦請柬劉備罷兵休戰時,劉備如果能順坡下驢,罷兵退軍,蜀軍的聲威大震,荊州又得到了,這對蜀國有利而無害。

所以劉備因怒而興師,不考慮國家利益,這也犯了兵家大忌。

劉備犯了這麼多兵家大忌,所以敗得這麼慘,敗得這麼徹底。








牡丹梅花鑫森淼


公元221年,在關羽死後約兩年,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並奪回荊州,劉備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求和不成,一面向曹魏稱臣求和解決後顧之憂,一面任命陸遜領軍應戰。陸遜與劉備相持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蜀漢幾乎全軍覆沒,精銳盡喪,自此完全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劉備逃回白帝后一病不起,最終亡故。

大部分人從小深受《三國演義》影響,對作為正統的蜀漢充滿哀嘆與惋惜,每每閱讀於此,總是暢想蜀漢該如何如何獲勝,但自年齡日長,接觸正史後,才曉得,雖然夷陵之戰劉備氣勢洶洶,但卻註定了這場戰爭蜀漢必敗。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細細分析。

劉備不顧一切攻打東吳,除了急於復仇,奪回荊州外,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更是一場堵上一切的豪賭。

關羽與劉備情同手足,按《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如今關羽被殺,劉備不但失去了最親密的兄弟,還失去了蜀漢唯一一位能夠單獨鎮守並具有帥才的將領。此外,荊州被奪,諸葛亮《隆中對》自漢中,荊州兩地夾擊曹魏的戰略構想自此擱淺。要知道此時漢中自兩漢以來地質變化極大,從漢中進攻雍涼關中的難度更大,萬難再重現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度成倉”的情形,失去了荊州這個天下之腹,失去了直搗曹魏政治中心許昌戰略要地,也失去了漢中-上庸-荊州這一進可攻退可守的完美戰線,如不將荊州奪回,劉備不但將失去奪取天下的可能,更是隻能困守蜀漢,等待中原恢復後也是難逃滅亡的結局。另外,荊州是劉備的大本營,也是劉備的人才庫,劉備在此經營多年,手下眾多文臣武將,如諸葛亮,魏延,黃忠,蔣琬等等都是屬於荊州派,而劉備的統治之基便是荊州派,作為客軍為了維持統治,劉備不得不以荊州派打壓益州士族,失去了荊州,失去了根基,劉備再益州的統治將極其不穩,大部分荊州派也將人心浮動,迫切希望奪回荊州。失去兄弟,失去大將,失去進取天下的可能,失去根基和人才庫,劉備迫切的希望打敗東吳奪回荊州,此時難免心情急切,心浮氣躁,急於求成,這也為後面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另外對比兩軍實力,蜀漢在6萬左右,東吳軍力差不多,兩者實力相差不大,而蜀漢更是深入吳境,戰線拉得極長,崇山峻嶺間補給很難供應,而東吳則主場作戰,以逸待勞,再加上劉備輕視東吳主帥陸遜,以後世角度來看陸遜足智多謀,能征善戰,是少有的良將,此消彼長之下,蜀軍焉能不敗,劉備焉能不敗?

其實,劉備還是知道以自己此時的實力不足以吞併或者說大敗東吳,他寄希望的是曹丕能夠出兵,要知道曹魏在荊州,淮南兩線布有重兵,荊州兵團,淮南兵團就像兩把利劍懸於東吳頭上,只是沒想到的是,孫權居然能夠臉皮厚到為了解除曹魏壓力,舔著臉向曹魏稱臣,要知道此時劉備,曹丕已稱帝,孫權還只是名義上曹魏的吳侯,可想而知他有多憋屈。而曹丕更是因為剛稱帝國內局勢不穩,再加上不想蜀漢佔便宜,居然按兵不動,錯失良機。失去了曹魏這一潛在的外援,以劉備的實力想擊敗集中力量對付自己的東吳,是萬萬不可能的,這也算是劉備的一個失敗的原因吧。

綜上所述,劉備在實力,在心態,在外援,在能力上,在天時地利上對東吳並不佔優,儘管看起來伐吳浩浩蕩蕩氣勢洶洶,失敗也是註定的。


夢語獨斷


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最終以劉備慘敗告終,那麼為何氣勢洶洶的劉備會失敗呢,個人認為此戰劉備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決策失誤導致放棄水陸並進,舍船就步,還有就是陸遜是智勇雙全的帥才,劉備卻沒有重視。

夷陵之戰的背景

劉備打贏漢中之戰後,蜀漢基本完成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設想,形勢一片大好,但緊接著關羽失荊州,蜀漢遭到重創,不僅失去了上將關羽,更重要的事丟失了門戶荊州,劉備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因此在稱帝后馬上發兵東吳,夷陵之戰爆發。

我們知道這一次“老炮兒”劉備遭遇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不僅沒有奪回荊州,更是損兵折將,國力再一次遭到重創,劉備也因此頹廢,不久便鬱鬱而終。

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傅子》

那麼身經百戰,氣勢洶洶的劉備為何會遭此慘敗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劉備放棄了水陸並進的戰略,舍船就步

劉備率領眾將伐吳,開始頻頻得勝,但大軍到達夷陵後,卻突然放棄水陸並進的勢頭,棄船就步,劉備親自率領大軍挺進猇亭與陸遜相持,之後更是在密林中建立營寨。

而我們通過陸遜的話可以得知,東吳忌憚的正是水陸並進的蜀漢大軍,而劉備放棄水軍無疑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三國志》

陸遜是智勇兼備的帥才,但劉備卻沒有重視

陸遜雖然是文武雙全的一位帥才,但當時的他還是籍籍無名,在劉備看來乃黃口孺子,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此時的劉備犯了當時關羽一樣的錯誤,沒有足夠重視陸遜,而在多次挑釁未果後,被陸遜看出破綻,一戰功成。

兩人第一次交鋒是劉備派吳班帶數千人在平地結營,自己帶兵埋伏于山谷之中,要是碰到一般人可能會上當,但陸遜沒有,劉備只能尷尬的自己走出來了。

漢主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吳將帥皆欲擊之,陸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漢主知其計不行,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資治通鑑》

而就在陸遜堅守不戰的策略下,隨著時間的流逝,作為主攻方的劉備大軍欲戰不得,疲弊不堪,而劉備因為輕視陸遜,連營七百里,而正是這一舉動被曹丕吐槽劉備不會打仗。

而陸遜之後又派兵攻打劉備軍營,試探了一把,找到了破蜀之法,於是便用火攻一舉大敗劉備。

總結:綜上所述,氣勢洶洶的劉備之所以敗給東吳陸遜,是因為其戰略決策失誤,放棄了水軍,加上輕視陸遜,犯了大意的毛病,而陸遜作為一位優秀的帥才當然不會放過如此良機。而其結果就是成就了陸遜威名,而劉備則名聲掃地。


臨石觀海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東漢末年,群雄奮起,各地方勢力相繼起義,企圖在亂世中分杯羹!而在這相互吞併的戰爭中,“官渡之戰”使的曹操一舉掃除了袁氏集團,奠定了北方勢力。“赤壁之戰”又最終導致了三國鼎足之局。而作為劉備大規模的復仇之作——“夷陵之戰”,則讓剛成立的蜀國政權風雨飄搖,獲勝的吳國也是大傷元氣,雙方罷兵言合,一如既往的雙方協作抵抗曹魏。也是通過此戰後,三國之間終於有了相對的安寧。

夷陵之戰的導火索:

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派呂蒙襲取了荊州,此一恨也!帳下將領捉住關羽,繼而殺之,此二恨也!

想想當初的同生共生,一幕幕真情實感,令人心碎。創業之初的艱難,關羽一直陪伴在左右,風裡來,火裡去,親如兄弟!根基站穩了,最好的兄弟卻被他人斬了首,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

在稱帝后的這一年,聯同張飛兩路分兵,浩浩蕩蕩奪荊州,替關羽報此血仇。而張飛因在前進的途中,心思悲痛,辱罵暴打將領,反被手下趁夜割了頭。

張飛的死,更讓劉備痛苦萬分,歸根究底都因東吳而起。劉備誓要血賤江東,決一雌雄爭一高低。

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

面對劉備的怒火氣焰,孫權派人求和修好,備不允准。孫權只能被迫應戰,令陸遜為總指揮,開赴前線備戰。

吳軍眾將堅持一戰,被陸遜勸止。言道:蜀軍氣勢正旺,應避其鋒芒。在加上以高攻低,水陸並進,全面進軍,吳軍處於下風,討不到任何便宜。吳能誘敵深入,伺機決戰。眾將心悅誠服,依言退避。

因吳軍一直在打消耗戰,不正面對決。而在吳軍頑強的抵禦下,又不能進,只能紮營於深山中,屯兵綿延幾百裡,相持不下。

而這場戰爭從正月開始,直至六月。整整快半年無果。軍士將領也深覺疲憊,全軍陷入僵局,進退兩難。在加上南方的六月,天氣酷熱難當,水土多有不服。江中士兵也棄船上岸避暑。這也免除了陸遜當時擔心的水陸多點進攻的憂慮。

從出兵到相持,蜀軍暴露的敗跡越來越明顯。興怒之師,缺乏冷靜應對!在面對誘敵之計,吳軍沉著冷靜,按兵不動。劉備心焦亂麻,又無計可施,缺少臨場應變能力。

兵家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長久的互耗相持,磨的蜀軍是軍心煥散,慵懶倦身。而這所有的一切,陸遜都觀在眼中,即將反攻的時刻終於快到了。

夷陵之戰,陸遜戰勝的原因:

以逸待勞的陸遜,眼看著蜀軍地形不利,軍心鬆散,長久的被動防禦,終於等來反擊的時候。

於是制定了阻斷蜀軍退路,切斷糧草接應,實施火攻突襲的作戰方針。

瞅準了時機,在深夜悶熱的夜晚,蜀軍鬆懈無防的夜晚。命令士兵各帶乾草,硫磺等易燃之物。放火攻營,多點開花,鼓聲大震的同時,劉備軍中慌亂不迭,爭相撤逃。

這真是前有奇襲,後有阻截廝殺。劉備是潰不成軍,一路敗逃,直至白帝城。

陸遜的勝利在於,臨危不亂,面對氣勢洶洶的劉備,選擇隱忍退讓。察天時,觀地利,有一個全盤的遠見方針計劃。善於抓住時機,看準弱點,因情而定,因勢而變。

有耐心,不急不燥尋找機會。在眾軍不理解的情況下,節節退守,沉著安撫軍心。面對劉備的陰謀,不為所動,始終保存著正面決戰的大兵力,致使劉備分兵陰謀破裂。

面對一路敗逃的劉備,並未像蜀軍似的一味深入,還考慮到魏國的威脅,急時的返軍固守。在軍事素養上,陸遜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

夷陵之戰,對兩國的影響:

對蜀國來說:剛成立的穩定政權,經此一戰後,全軍幾乎覆沒,大大削弱了勞動力生產力。國內也動盪不堪。職掌大權的諸葛亮,花了太多的時間用來平亂,及恢復國內經濟。

也使得匡漢的理想不得不推遲,振興民生,重組軍隊,休生養息乃第一要務。

對吳國來說:勝利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蜀國面臨的問題,吳也是一樣。

還要應付魏,時不時的來犯。耗不起,也打不起。同樣只能把精力放在治理國內民生,提高生產力上。

作為隔岸觀火的魏國來說,兵強馬壯,國富民強,與任何一國開戰都夠資本。正因如此,吳蜀雖說仇深似海,也只能摒棄前嫌,一如既往的言和抵禦強大的魏國。三國之間,也都有了短暫的安定對峙局面。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題主你好,劉備在前期氣勢洶,但是他在這次戰役上我覺得有以下6個方面,導致了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

1.利慾薰心,他急於奪回荊州五郡。關羽襄樊戰役失敗後,吳國奪回荊州南部,關羽本人也在臨沮被俘後被處決。劉備與關羽之間的兄弟情誼比君臣之間的兄弟情誼更為重要。即使這是為關羽報仇的口號,也說不過去過去。關羽是誰?是蜀國官員而已。因為一個官員破壞聯盟友誼。這是一個私人方面。荊州對蜀很重要。當時是借的,就像借款,既然是借款,就必須有還款期,這是借款關係的基本常識。不過,劉備佔領漢中後,實力有所增強,他不打算把荊州送回東吳。吳國武力奪取此地,吳國也想生存,這是這個沒有辦法的事情。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這也可以說是失敗的開始。沒有開始,就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

2.戰士們疲憊不堪,戰鬥力嚴重下降,戰鬥效果不理想。劉備在這裡沒有充分理解士兵的感受。大部分士兵是劉備從荊州帶到益州的。在益州和漢中打仗多年後,他們顯然很累了。蜀軍的士兵們厭倦了戰爭。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為關羽報仇。他們對於報仇沒有太多意願這是個人恩怨。他們被迫跟著劉備去打仗。在這樣的心理狀況下,戰鬥力比吳軍差得多。

3.內部成員未能統一戰線。關羽被殺時,劉備曾計劃進攻吳,但在趙雲、諸葛亮等的勸阻下,劉備沒有出兵。劉備要考慮大家和自己站在對立面的原因的,也要考慮一意孤行的後果。劉備完全拒絕了內部成員的意見,用權力控制。最後,劉備只能獨自行動。由於時間不夠,劉備甚至沒有組建參謀團。帶個黃權還要防禦魏國偷襲,這仗打的本身就很困難。更何況,前線戰場處處被封鎖?

4.輕視對手,過於自信,不分析敵人將軍的實力,對敵人的防禦能力不足。劉備在進入吳國邊界時,順利攻佔了幾個要塞,有點自大,驕兵必敗嘛。陸遜來到戰場上,劉備應該想到當時陸遜參與了對荊州的突襲,但他並沒有重視陸遜。劉備和關羽的心態是一樣的。他認為吳除了周瑜沒有人,吳也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按照這種心態,不可能勝利的。而且,陸遜的軍隊大約有五萬人,和蜀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沒有差距,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

5.戰況惡化,行動方式未能改變,部隊部署未能及時調整。在蜀軍攻打夷陵前夕,參事馬良看到陸遜不是戰敗撤退,而是把蜀軍引誘到吳國腹地。劉備對此完全否認。劉備的想法是陸遜被打的無力還擊才會逃跑退出了。陸遜退到夷陵以後,就不再退了。劉備認為陸遜是不敢退了,因為過了夷陵就是長江防線。經過幾個月的僵持。吳軍沒有開戰,蜀軍也不能繼續推進。這時劉備還不想改變戰術。這樣,吳軍就有時間準備反攻了。陸遜在積極考慮如何應對,改變作戰部署。

6.部隊的分散,兵營的錯誤部署,導致蜀軍進入了一個萬劫不復之地。劉備在夷陵地區幾個月沒有前進。當時,蜀軍並沒有開始進攻吳國。夏天在35度的高溫天氣下,劉備分兵到各地區的山林區,紮營圍攻吳軍。以自己為首的主力進入山林區避暑,打算與吳軍長期作戰,但他沒有考慮進山林的後果。吳軍一發動進攻,劉備就沒時間集中兵力反擊。如果樹林裡用火呢?這些劉備都沒有考慮到。如果他有顧慮,他會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顯然,陸遜的軍隊是有準備的。當陸遜發現蜀軍已經進入森林,他已經準備好了進攻的計劃,陸遜用火攻燒燬了蜀軍的主要營房。事實上,向敵人放火檔次最低,但效果最好。蜀軍的避火場面也是混亂的,不是有序的避火。曹丕聽說劉備是這樣作戰的,就指出了不利的一面,根本沒有幾百裡結營作戰的道理。


有李行天下


夷陵之戰的起因從歷史書籍上看主要是劉備為二弟關羽復仇,但從劉備這個人的性格特點而言,他做事謹慎不可能衝動的舉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主要還是為統一大業而為之。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東吳主將為陸遜,歷史有名的火燒連營就發生在此戰之中,表面看主要是劉備一方用兵失誤造成的。在兩軍僵持不下的階段把永軍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準備秋後再發起進攻,給了陸遜有機可乘。但實際的情況還是龐大的蜀漢軍隊補給線出了問題。沒有強大的水軍,後方的物資補給和兵員的補充更全部依賴長江的情況下,故而劉備不得不把賭注全押在陸戰上。

反過來孫吳依靠強大的水軍,隨時能夠威脅蜀漢的後方和補給線,完全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能夠從容的先擇決戰的時機和地點。

所以正是由於上述原因東吳完全掌握主動權,劉備也是被迫將水軍當陸軍使用,劉備的失敗也是時間的問題。兵家有句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勤保障對於戰爭勝負的關鍵作用。

綜上所述劉備失敗的原因1、後勤出問題2、保障後勤的水軍太弱,不是東吳的對手3、其次才是排兵佈陣的失誤。





小雨衣褲


劉備以替關羽復仇為藉口,調發10萬大軍,傾國進擊東吳,欲奪回荊州,消滅孫權,從而導致了夷陵大戰。

東吳面對蜀漢的優勢之軍,大膽實施戰略退卻,揮師急退600裡,把難以展開兵力的峽谷山區讓給了蜀軍,使蜀軍趑趄顛簸在崇山峻嶺之中,從江北轉至江南,又從江南轉至江北,疲憊不堪,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以致在東吳一擊之下,迅即兵敗山倒,全軍覆沒。

劉備在夷陵戰役中戰敗的主要原因是:

戰略方針的失誤

在魏、蜀、吳三方複雜的鬥爭中,聯吳抗曹,本是諸葛亮為蜀漢制定的基本戰略方針。弱小的蜀漢,也只有嚴格恪守這一方針,才能生存於曹魏和東吳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並逐漸求得自己的發展,但做為蜀漢的最高決策者劉備,卻對此缺乏清醒的認識。當初關羽由於破壞了這一方針招致了兵敗身亡,丟失荊州的下場。劉備非但不去冷靜地分析形勢,權衡利弊,彌合這一方針的裂痕,反而一再拒絕東吳遣使修好,聯合抗曹的建議,置長遠戰略利益和主要敵人於不顧,怒而興師,致使自己一敗塗地。相形之下,孫權則勝其一籌,他在決心抗擊劉備的同時,主動向曹魏請降稱臣,使自己避免了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專力對蜀,在劣勢中脫出了被動地位,為戰勝劉備。創造了基本戰略條件。

指揮決策的不當

夷陵戰役中,蜀軍的作戰指揮,有許多失誤之處,然而致命的要害則是蜀軍以10萬之眾,行進於沿江的高山峻嶺之間,既難以展開兵力,又無法機動進退,且連營700裡,兵力分散到難以令人置信的程度,實為古代戰爭史上罕見的笨拙之舉。當魏文帝曹丕得知這一情況後,便恥笑劉備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這樣的作戰部署,攻則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守則無法形成深溝高壘的堅固防禦。故而當遭到東吳軍攻擊之時,首尾不能相救,任其剪裁切割,10萬大軍未做有組織的抵抗,便冰消瓦解。

犯了“怒而興師”的兵家大忌

怒不興師,所以歷來為兵家信守,是因為盛怒之下,往往失去理智的控制,導出不計後果的盲目行動,置國家命運於孤注一擲的危險境地。關羽的兵敗被殺和荊州的丟失,雖說對蜀漢是一個重大的挫折,但並非致命的一擊,劉備此時如若以大局為重,慎重地思考對策,選擇戰略上的有利時機,或徐圖緩進,或先聯合東吳擊滅曹魏,均有可供選擇的多種穩妥之策。但劉備聽不進群臣的勸告,急不可待地發兵東進。因而,當劉備戰敗之後,諸葛亮嘆息道:“法正如果在世,必定能夠阻止主上東行;就是東征,也不致慘敗到如此地步。”

缺乏戰將謀臣的輔佐

劉備東征之時,軍師諸葛亮被留守成都,謀士法正、龐統等人早已死去;他的猛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等有的亡故,有的也未隨軍出征,趙雲只為後軍將軍。因此,儘管劉備曾身經百戰,但內無運籌帷幄之士,外無威鎮三軍的將帥,不能不是其失敗的重要因素。然而東吳的情況則大大不同,既有孫權、陸遜這樣的統帥,又有潘璋、朱然、徐盛、諸葛瑾、韓當、孫桓等優秀將領,劉備諸將自然難以與之匹敵。


多爾袞愛新覺羅


在歷史的長河中,百餘年的三國曆史是最為耀眼的一段時期,不只是三國出現了許多名垂青史的人物,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亂世中的三國,出現了許多經典的戰役。比如官渡之戰,梟雄曹操憑此戰擊潰強敵,從而一統北方;再比如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僅憑藉著數萬精兵,便戰勝了強大的曹軍,促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被稱之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偏安西南一隅的蜀漢昭烈帝劉備,舉全國之兵對東吳發動的一場為關羽報仇的戰役。這場戰役雙方都投入了全部國力,劉備旨在滅吳,而孫權在求和不成後,便下決定心派年輕的陸遜掛帥應戰劉備大軍。這場戰役,最終在東吳陸遜的出色指揮下,皇叔劉備敗的十分慘烈,幾乎全軍覆沒。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那麼,這場由劉備辛辛苦苦發動的滅吳之戰,為什麼會敗的這麼慘烈呢?這場戰爭又改變了什麼?

在大軍伐吳前,劉備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稱帝建立蜀漢,延續大漢王朝;第二件事就是動員全國軍事力量籌劃伐吳,其目的就是滅吳為關羽報仇。可能很多人覺得,劉備之所以不顧丞相諸葛亮以及趙雲的勸阻執意興兵伐吳,其目的僅僅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外,那就大錯特錯了。當時的劉備,可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奪回戰略要地荊州。荊州市蜀國的門戶,是蜀國可以直接出兵一統天下的戰略要地。荊州的丟失,直接導致了北伐困難係數的提高,這一點可參考後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之戰。

因此,不論是從私人感情還是國家政策來看,劉備都咽不下這個窩囊氣。作為劉邦的後人,漢室後裔,蜀漢皇帝,他內心那顆流著大漢先烈的血,告知他必須要興兵伐吳,不光是奪回荊州這麼簡單,如果順利的話則一舉滅掉東吳,為之後的一統天下打下紮實的基礎。所以,經過自己一番深思熟慮後,劉備最終舉全國之力,還是對東吳孫權開戰了。

不管怎麼說,劉備還是經過充分地準備,率數萬大軍踏上了伐吳的征程。當時兩國的國界已移到巫山附近,此次伐吳,劉備所帶的武將和謀臣如下:大都督馮習,大將軍吳班,前部統帥為張南,一同前往的還有鎮北將軍黃權和關羽之子關興。謀士主要由馬良、尚書令劉巴等。面對殺氣騰騰地蜀軍,孫權在求和無望的前提下,拜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帥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計五萬士兵開赴前線,抵禦劉備大軍。

再看劉備這邊,雖說此次出征沒有帶名將趙雲和馬超,但還是靠著吳班、馮習等將,於戰爭的初期,將駐守宜都的東吳陸遜打得大敗,致其連退有千里之遠。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這才利用地形安營紮寨,轉入了戰略防禦態勢。公元222年,劉備大軍在猇亭建立了大本營。面對吳軍扼守要地、堅守不出的情況,劉備縱使百般挑戰,即便就連孫權的親侄子孫桓被困,吳軍諸將紛紛請戰救援,陸遜也不為所動,毅然堅守夷道,以待時機。

從正月到六月,兩軍相持不決,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圖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就這樣被陸遜化解了。六月江南,正是酷暑時節,天氣非常炎熱。面對炎熱的高溫天,蜀軍將士逐漸失去了鬥志,為了躲避高溫,劉備無可奈何之好下令全軍將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待到秋後氣溫涼爽時再發動進攻。而陸遜則迅速抓住戰機,認為此時反攻時機已然成熟,於是在徵得孫權同意後,用一把火大敗劉備大軍。

此戰,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鎮北將軍黃權不得已投降了曹魏,劉備僅率少數人馬狼狽逃回白帝城。次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重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夷陵之戰終以劉備的慘敗、東吳的勝利而結束。劉備之所以慘敗,原因大體有以下幾點。

一、戰場佈局

在兩軍相持不下的時候,面對堅守不出的吳軍,再加上為了躲避高溫,劉備竟然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的深山密林裡,設立了幾十個營寨,連綿七百里。雖說紮營的地方是高處,有著一定的地理優勢,但是紮營的地方是雜草叢生,容易被火攻。就連曹丕得知蜀軍的紮營方式後,向大臣說道劉備畢竟不懂軍法,劉備必備東吳所敗。果不其然,劉備的這個破綻被陸遜看穿,陸遜僅用了一把火便打敗了劉備。

二、三國形式

劉備伐吳是在稱帝后,此時的曹丕早已稱帝,三足鼎立的形式已經形成。作為劉備的頭號敵人,兵強馬壯的曹魏時刻在虎視眈眈的盯著弱小的蜀國。為了伐吳大業不出意外,劉備在興兵前曾派遣使者出使魏國,目的就是講和。另一方面,東吳在戰爭初期也因為擔心兩面受敵,便派使者出使曹魏,向曹魏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三方都是各懷鬼胎,曹丕則是選擇觀望。但為了防範魏國,蜀國把伐吳將軍裡最優秀的黃權安置在了長江北邊,目的就是防範曹魏乘機襲擊。本來所帶的大將就不夠優秀,還要避免兩線作戰,所以在形式上說,劉備的幾率很小。

三、感情用事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不考慮劉備、關羽的兄弟情誼,大家都知道,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是被世人稱讚的一段佳話。在關羽被東吳從背後捅刀子殺害後,劉備的怒氣一直沒有減少。他恨孫權的背信棄義,怒呂蒙的小人行徑。但此時的劉備不再是一個皇叔的角色,他是蜀漢的皇帝,身上有著光復漢室的重任,他不應該喪失了頭腦,不聽諸葛亮和趙雲的勸阻,不顧一切為兄弟去報仇。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冷靜,自然也會錯失了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劉備“以怒興師”,恃強冒進,犯了兵家之大忌。正是在這樣的情景下,劉備焉能不敗。

夷陵之戰結束後,新建的蜀漢受到重創、不僅損失了大量的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軍陣亡。在劉備死後,蜀漢境內叛亂四起,國力大受影響。反觀吳國這邊,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自身損失也是不小。為了共同抗擊魏國,兩國再次修好,三國局勢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對峙態勢。






一位愛電影的職工


蜀章武元年(221年)五月,即皇帝位不足月餘的劉備,就要出征東吳為關羽報仇。蜀國群臣都認為操之過急,且蜀漢的主要對手是曹魏而非東吳,不該與東吳開戰。可是劉備一意孤行,最終與東吳爆發了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其它兩次分別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真切的影響到了蜀漢的國運,劉備更是狼狽逃回白帝城託孤,還是在諸葛亮執政期間恢復了和東吳的聯盟,並使三國鼎立維持了四十多年。

劉備一意孤行想要出征東吳,並不是簡單的為二弟報仇,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拿回荊州。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人反對,趙雲就說: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但是劉備是不僅不予理睬,反而將勸說他的廣漢處士秦宓下獄,徹底嚇得群臣不敢再勸諫。諸葛亮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發聲,可能是因為他希望奪回荊州,以便繼續走隆中對的路線;也可能是覺得自己勸說沒有作用;再陰險點認為是諸葛亮怕劉備懷疑他和東吳的關係,畢竟與東吳同盟就是他兄弟牽的線。

不管怎麼說,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4萬大軍東征,遣將軍吳班、馮羽攻破吳軍佔領的巫縣(今重慶巫山縣)。與此同時,東吳推出的大都督陸遜率軍抵達夷陵。劉備率軍進至夷陵後,雙方僵持了半年之久。在摸清蜀漢的套路後,陸遜主動出擊火燒連營,最終迫使劉備夜遁,一路丟盔棄甲跑回白帝城。

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劉備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從時間上講他太著急了,四月稱帝,五月就想攻吳,他當時最主要的應該是處理內政,而不是急於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趙雲站出來反對,劉備竟然就不帶他玩了。雖然三弟張飛肯定是原因,可惜還沒出徵就被弄死了。在進軍過程中,黃權提出願做先驅探路,劉備反而將其調離前線改任鎮北將軍。劉備之後又做出了棄船登陸、設置聯營的騷操作,完全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有種不管不顧的感覺。

對於劉備這麼急躁的表現,曹魏侍中劉曄說:

“蜀雖狹弱,而劉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簡單說,劉備這麼急,一是為了示威,而是為了表示自己是仁厚之主,不忘同生同死的誓言。

從成都到夷陵,多崇山峻嶺,進軍困難,劉備棄船登陸,就是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這樣一來將士疲憊,糧草供應也不濟。

在夷陵之戰敗後,因黃權在江北,回蜀漢的路又被切斷,又不肯降吳,於是歸順了曹魏。這是有人勸說劉備殺了黃權家人,劉備被衝昏的頭腦已經清醒過來,他說: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黃權家人)如初。”

可見,劉備也意識到自己不聽黃權的意見是錯誤的了。

除了上述的原因,蜀漢的兵力不如東吳,劉備也沒帶什麼將才。關羽、張飛、黃忠都沒了,馬超鎮守西羌,魏延鎮守漢中,趙雲則因為勸諫不成,讓其督江州擔任接應,所以劉備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鎮北將軍黃權,而且黃權也是文士,並不是衝鋒陷陣的。就這樣,還因為要探路而被劉備調離。

總結:劉備之所以在夷陵之戰大敗,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急功冒進、棄船登陸等一系列的瞎操作,但也有客觀的原因,比如兵力不足、將才太少和後勤補給困難等等。總之以事後者的角度說,劉備還真不應該打這麼一仗,特別是在張飛突然被殺的不利情形下,給人一種強行再來一次的感覺,反而不美。


邯鄲醉


戲說歷史,我是遊子dream。

引言

眾所周知,關羽失荊州兵敗被殺,未過多久劉備便在成都稱帝,自立漢中王。僅僅數月時間,就集結了五萬軍隊,準備討伐東吳。

夷陵之戰的由來

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屬於大規模戰役,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防禦成功的戰役。為了給被東吳所害的關羽報仇,剛稱帝三個月的劉備集結大軍,揮師東下,欲滅東吳。孫權得知後,求和未成,便做了兩方面打算:

1、向曹魏稱臣,免去後顧之憂

2、任命陸遜擔任都督率兵與蜀軍對抗

起初,劉備大軍一路過關斬將,打得東吳軍隊節節敗退,眼看就要直搗黃龍,蜀軍將士各個心潮澎湃,劉備更是覺得東吳無大將。然而事與願違,中途出來個陸遜,阻斷了蜀軍前進的道路。這一相持就是大半年,即便劉備多次挑戰,陸遜就是閉門不出。面對高溫環境的惡劣,糧食的短缺,蜀軍將士們都已精疲力盡,無心再戰。

劉備犯了兵家大忌,導致夷陵之戰慘敗

劉備見狀,便將兵力分散到各區域的叢林裡,形成對吳軍的包圍趨勢,其則親率主力軍進入山林地區避暑,準備長期作戰的計劃。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此佈局正中陸遜下懷。叢林之處,兵力分散,一把火攻,蜀軍慘敗。此戰是繼關羽失荊州後,蜀漢面臨的又一大損失。劉備也因此戰病死白帝城。

總結

夷陵之敗源於劉備的剛愎自用,出征前軍師諸葛亮及大將趙雲就曾力諫,不宜出兵,可劉備固執己見,不聽勸阻。後因打了幾場勝仗便輕視東吳兵將,最終又做出錯誤決斷,吳軍火燒連營,致使蜀軍夷陵之戰大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