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首詩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李清照,絕不

原創首發牢騷:這首詞的作者不可能是李清照

查詢資料時,偶然間看到一首古體詩。作者竟然是李清照,只看第一句便疑惑叢生,看到第二句便搖頭不止,看到第三句就義憤填膺,也懶得看第四句生怕自己會被氣到吐血。如此低劣之作,怎麼可能出自李清照之手?現將全詩錄下: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首詩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李清照,絕不

如此庸俗爆表之作,竟然被安利到李清照頭上,簡直是一種侮辱!然而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網上竟然有這首破詩的賞析文章!高傲無塵的李清照倘若泉下有知,不會氣昏才怪。

無知後輩如小可,暫替那些膚淺之人向您磕個頭道個歉,這幫二貨實在不懂得詩詞之妙,以劣俗為工拙,耽誤您賞花喝酒打馬了!

按網上所說,此詩最妙之處便在於重字,用了許多“花”字,估計作者天真地以為李清照《聲聲慢》的疊字,以及《清平樂》(年年雪裡)的重複用“梅花”看似尋常,應用簡單,便如蠢驢一般地以為只要重字便會有意想不到的奇妙之效。當然,理由如貪官的藉口一般也是現成的,君不見林黛玉那首《秋窗風雨夕》也是用了許多個“秋”字麼?

無知,不是自嗨的理由!

自以為是的螻蟻永遠不懂得傲然如許的鯤鵬。

這首詩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李清照,絕不

說到詩中用數字,不得不說杜牧,正如說到重複用字,不得不說李商隱一般。李商隱詩中的所有重複用字或用詞,細品之下都極為嚴苛。不僅是聲律的切換(小可稱之為詩詞和聲),更有意義上的差異。比如巴山夜雨第一個是寫實,第二個卻是寫虛。比如一寸相思一寸思,更是虛實之間任意切換,形成一個意象的N次方。

我們再看這首破詩!

第一句花開花落,如此平凡的四個字在古詩詞中的出現幾率不超過四十次,為何?因為太俗,在五字七字為主的詩詞中,四字佔比過大,只能做為鋪勢或者渲染,相當於一個副詞而已。

假如第一句的俗是為了鋪墊,好比元好問的“白白紅紅小樹花”,或者是王熙鳳的“一夜北風緊”,那麼便要求第二句能夠實現逆轉,與首句形成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從而將詩中的餘味瞬間拔高,讓人眼前一亮。最不濟也得在尾句中力挽狂瀾,比如鄭板橋的“飛入梅花都不見”,比如朱元璋的“掃盡殘星與曉月”,然而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可遇不可求。

這首詩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李清照,絕不

而這一首破詩第二句竟然還是俗到骨子裡“花謝為誰開”,尾句更是膚淺到令人髮指“花謝為誰悲?”

三個花開,兩個花謝,三個花悲,如此重複用字,簡直是詩詞初入門都都羞於應用的表達方式。

此詩中有花悲,花淚,花哭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試問,悲,淚,哭,豈不是一個意思?有必要第一句說CUP,第二句說中央處理器,第三句說I79500麼?

從李清照聲聲慢之後,古人輕易不敢用超過兩組以上的疊詞,因為不論如何用,都淪於惡俗,疊得越多越俗,不免流於文字遊戲。比如元朝有一個叫喬吉的人寫了一首《天淨沙》全詞是“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被後人評為“醜態百出!”

不論是疊字還是重字,古人的標準就是“無斧鑿之痕”即自然,不牽強,不做作,不強求之意。這只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就是疊字和重字之間要有層次,有深淺,有虛實。

回頭再看這首破詩!顯然是某個不知所謂的作者故意要玩重字,故意把花字用得儘可能得多,可惜多得如夏天的蚊子,或者河邊的雜草,甚至是感冒流出的鼻涕。

這首詩的作者絕不可能是李清照,絕不

李清照流傳下來的詩詞不過五十餘首,無一首重複,不論是重複自己,還是重複前人,就連創作風格,表達技巧,修辭方式,音韻組合,都沒有重複之處。

古往今來,在詩詞作品中能做到如此驕傲的人,李清照是唯一一人!

所以,拜託阿貓阿狗們,哪怕要假借李清照之名傳詩,也請作者先摸到詩詞的門檻再說!否則徒增笑柄,何苦來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